APP下载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

2019-02-07丁艺

互联网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公众

丁艺

随着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深入发展,电子政务在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应急职能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地位日益凸显。尤其实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来,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的核心,电子政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决策部署的关键环节,直接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有助于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网上办事,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最大程度的便利,为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电子政务领域同样取得了新成绩、新变化,出现了新趋势。

为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双轮驱动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

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纵观发达国家的数字政府战略与实践,都强调了以公众为中心建设数字化政府、转变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原则;强调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公众服务导向。在我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制度优势。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中更加需要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首先,要大力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数字化转型,把公众需求反映、社会预期关注、政务服务响应及时有效地整合到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上来。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进而广泛地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和政民互动的途径。

其次,持续提升社会公众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宽带网络普及率,解决公民或网民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技术门槛、资费限制。按照信息普惠目标,加强公众基本信息技能和网络安全培训,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改善日常生产生活,增强公众的网络空间生存和甄别能力。针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委托社会力量开展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技能培训,扩大其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范围。开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建立强大的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着力培养向上向善网上行为,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和法治网络活动。

第三,拓宽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服务的渠道和路径。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政府管理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行政审批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二)政府数字化转型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和任务,就是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也包括同步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在打造服务型政府过程中,通过数字治理、数字服务和数字创新方面引领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当前全球治理公认的高效模式和途径。

首先,数字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府基本职能数字化转型。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战略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基础上,地方政府重点要对依法履行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改进,尤其是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网络化和一体化建设。将数字化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众获取公共服务的优先方式。强化“数字政府即平台”的理念,提高政府数字服务效能,改善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其次,数字政府建设围绕数字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市场监管精确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在经济建设数字化改进上,增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实效性和系统性;在政治建设数字化改进上,应着力夯实党的全面领导下治国理政实践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依法维护公众基本权利和扩大公众有序政治参与。

在社会建设数字化改进上,增强多参与主体协同治理、网络可视化指挥和大数据分析。

在文化建设数字化改进上,强化互联网内容治理,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保护数字化改进上,增强全方位全过程的数据监管和数字治理,围绕大气、水、土壤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组网实时在线监测体系。

(三)数据将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关键基础设施

为有效应对信息时代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化引发的各种变革,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数字政府要把依法履行职能职责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管理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抓紧抓好。

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开放和信息服务的基础在于数据,加强基础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着力打造“数字基础+数字服务+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建成整体协同、运行高效、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数字政府。

首先,构建先进、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数据资源。数字政府的基石是数字基础,是以数字治理和数字流动为核心,建设全口径梳理、全活化归集、全精准管理、全过程评估、全方面使用的数据管控体系。

其次,构建先进、安全、可靠的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形成数字服务、数字协同、数字治理、数字发展四位一体的总体架构。注重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新业态发展对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和数字中国建设的能动作用。关注数据或数字化驱动的创新创造,完善政企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共参共治共建共享。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公众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我国县域电子政务工作的困境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