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优化思索
2019-02-06许莉娟
许莉娟
摘 要: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方式是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方式,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之后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还能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只是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提问教学环节比较薄弱,主要围绕这一问题来探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自主思考;教学优化
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比较精彩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合理设计课堂问题,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动力,还能让学生在有效的启发与引导下开拓自己的学习思路,甚至可以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学会运用现有知识来解决学习问题。如今,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合理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
一、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效果的关键因素
新课改与数学课程标准都着重强调了“问题”在数学研究与探索方面的重要性,学生必须要围绕问题来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其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的问题意识。以往不少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摆在重要的位置,却疏忽了教师自己的问题意识,导致现在开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問没能获得应有的成效[1]。
教师的“问题意识”实际上决定着课堂教学中“问题引领”与“问题驱动”的实现,也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则必须要面对以下一些重要的问题:(1)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2)教师如何在正确解析手中教材与学生学情的情况下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问题?(3)教师如何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上述问题是否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尤其是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培养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并思考教师如何才可以真正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数学教师问题意识薄弱情况下的教学现状
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中,不少小学数学教师都走进了误区,即教师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之上。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落实过程中,教师更是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但是相对的是,教师却没能意识到问题意识薄弱而引起的教学问题。有些教师即便是认真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过程,也还是没能从自己的身上发现问题,而是始终围绕学生来找出教学问题。因此,数学教师问题意识薄弱的问题已经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关注自己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所设计的课堂问题没能满足现代化教学对教师课堂提问能力提出的要求。例如教师在问题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容易走进这样的误区:只要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都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但现实是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水准,那么会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丧失探究兴趣。例如浅层化的数学问题并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长期下来,会消磨学生的问题探究兴趣。
其次,有的小学数学教师缺乏自主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教师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实际上是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能力本身就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能力。若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力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发展速度,则很难通过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最后,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缺乏良好的问题意识,发挥不出问题引领和问题驱动的作用。这样的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很难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围绕教师有效的课堂问题来进行教学互动。课堂提问环节实际上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有效过程,而教师的问题意识与这一师生互动效果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有的教师的问题意识薄弱,则会限制这一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效果。
由此看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教师问题意识这一因素在课堂提问教学环节产生的影响,进而围绕实际的教学问题来探索有效的对策。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优化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要正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师疏忽了自身的“问题意识”这一问题,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进而积极地改善这一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切实优化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教学环节,保障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价值。
(一)教师要自主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
当前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对“问题意识”的解读不够全面,将过多的关注放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却疏忽了教师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其课堂提问教学环节没能获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2]。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如果缺乏良好的问题意识,那么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就很难契合实际的教学要求,很难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会限制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积极自主地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从多个方面考虑如何合理优化课堂提问方式。
首先,教师要学会从提问的明确性入手,设计出明确又具体的课堂问题,避免问题的模糊性而误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其次,教师要保障课堂提问的思考性,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此,教师可以抓住知识的关键点、疑难点、思维转折点等方面合理地设计具有思考性的课堂问题。然后,教师要注重灵活地设计课堂问题,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积极性。再者,教师要关注课堂提问的多向性,避免单向性的问题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这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使其学会站在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注重保证课堂提问的逻辑性。例如,教师要善于设计由浅入深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在紧紧相扣的提问下逐渐深入地提高自己的知识理解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提出具有逻辑性的教学问题:(1)在两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计算推导实验过程中,你们可以观察到哪些不同的实验现象?(2)从实验结果中,你们可以发现什么知识规律?(3)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由此可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从教材与学生学情出发设计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是影响课堂提问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还需要关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学会探索如何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3]。其中,针对性的课堂问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又深入地探究课堂教学知识,而具有实效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现有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探索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合理地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要将2个完全一样的斜三角形来进行几何组合,那么你们能够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它是平行四边形吗?该如何计算這一拼组之后的图形面积?”这些问题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与针对性,能够让学生直接走进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方面的学习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此外,课堂教学问题的实效性也是教师要尤为关注的内容,即要求教师将符合实效性要求的社会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比如在“梯形的面积”这一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实效性的课堂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如果工人要对一个梯形的水泥框架注满水泥,那么请问所需的水泥面积为多少?”这一课堂问题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课堂,凸显了数学教学问题的实效性这一特点,让学生能够走进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中有效地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这一课堂提问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教师要善于提出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学科的知识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只是在以往数学课堂上,不少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缺乏探究性,渐渐消磨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而如今新课改已经很明确地指出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围绕探究性的问题来设计课堂问题,显然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问题的探究活动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4]。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吗?其实一张常见的A4纸张的厚度达到0.08毫米,而将这张纸对折1次之后,其厚度就是原来厚度的倍数,即此时厚度为0.16毫米,那么你们是否知道对折100次,这张纸的厚度可以达到多少?”
这一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同时也将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了起来。尤其是当学生知道将那样的白纸对折100次之后,它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高的时候,学生的探究欲望无疑就更强了,他们会更愿意为了破解这个奥秘而积极地参与进来,进行自主操作,迫切地想验证数学问题的结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并且使其在积极自主的探究过程中有效锻炼自身的问题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更要注重教师自身问题意识的培养。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自主提高教师应有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依托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来合理设计问题,也要注重通过有效的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多元化、有效性的课堂问题引导下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君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63.
[2]杜守英.解读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55.
[3]张广余,石建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43-144.
[4]付长征.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学周刊,2018(22):40-4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