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骞:拒做虎妈,让女儿在快乐中“疯”长
2019-02-06王丽
王丽
做丁克15年,41岁才当妈
70后王小骞和谭江海,既是北广播音系同学,也是山东老乡,两人在校園里就相恋了。1999年8月,二人结婚。当时没有奢华的婚礼,只是把双方父母接来一起吃了顿饭。
婚后,王小骞和丈夫租住在北京电视台后面一个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直到2007年,他们才在单位附近买了一套房。眼看昔日的同学、朋友都有了孩子,这夫妻俩却不急不躁。因为两人都是央视主持人,平时工作非常忙。王小骞主持的《每日佳艺》《正大综艺》等节目颇受观众喜爱,谭江海上班第二年就获得了全国百优主持人光荣称号,他主持的《档案》口碑也非常好。两人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如果在当时选择生小孩的话,很难保证自己会给宝宝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加上谭江海是一位丁克主义者,王小骞就同意了丈夫的选择。
谭江海觉得这样挺好,甚至发誓不生孩子。他还不无担忧地对妻子说:“养孩子责任太大,万一教育不好学坏了,孩子吸毒、偷东西了怎么办,到时候父母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啊?咱们两人过,不是挺好的吗?你非弄个外人来做什么?”王小骞听到这里一愣,他竟将孩子定义为“外人”?面对谭江海如此态度,她知道,他是真的不想要孩子。
于是,生小孩这件事情就被两个人耽误了。其实王小骞心里也清楚,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谭江海想享受当下美好的生活,活得轻松点。但孩子的到来就真的会让生活变得更糟糕吗?
就这样,夫妻俩做了15年“丁克”后,王小骞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非常羡慕,就试探着对谭江海说:“其实孩子学不学好得看父母的教育和造化;但将来我们两个必定会有一个人先死。要是你先死了,剩下我一个孤老太太,孑然一身,那种凄凉晚景,我受不了。”
王小骞密集的“死”字戳痛了谭江海。那夜谈话之后,他们决定还是要个孩子!因为不知不觉中,王小骞已经到了40岁。可她真正开始备孕才发现,高龄的她想怀孕是那么的难。为此,王小骞分别做了三个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输卵管造影术,观察宫腔内环境的微创全麻手术。那段时间,她甚至以为自己已经生不了孩子了。
其实,谭江海比谁都清楚,身为主持人的妻子,一年四季都得穿着单薄的礼服、踩着高跟鞋,身体经受了太多的考验。他怕生孩子,同样也是因为爱妻子、心疼妻子。
经过一系列磨难,2014年4月22日,一个漂亮的女婴降生了,手术台上的王小骞关注着孩子的每一项指标,哭声响亮——有自主呼吸;色泽红润——不缺氧;肌张力良好,一切一切都好,满分。“孩子,你真争气!”王小骞是笑着被推出手术室的,眼角挂着还未干的喜悦泪珠。
王小骞给女儿取名早早,那个曾坚定做丁克的谭江海,如心肝宝贝般将她捧在手心。为了早早的生活起居有保障,王小骞请来了育婴师,自己则适当减少工作量。谭江海也做了工作的调整,尽量抽出时间多陪女儿。
拒做“虎妈”,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品性
王小骞庆幸自己做母亲的时候,心理已经成熟了,无论是见识还是知识结构、学习能力都有好的基础。“宝贝,今天给你唱两首新歌,《虫儿飞》和《捉泥鳅》。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她美滋滋地给女儿唱起了歌,女儿很高兴,听着听着就甜甜地睡着了。
在与早早的相处中,王小骞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她想成为女儿日后良性的参照。一岁后,早早就表现出强烈的能听懂话的迹象。有一次垒积木的时候,她很急躁,还扔积木,大声哭。王小骞就耐心劝慰女儿说:“宝贝,不要着急,慢慢来!”妈妈的微笑和轻风细雨般的语调,真的使早早安静了下来。接着,在妈妈引导下,小家伙又开始尝试着垒起小屋来,后来还真的成功了!王小骞由此认识到,在孩子面前,家长的一举一动就是示范。未来她想成为的样子,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女儿2岁时,王小骞经常在与她的游戏中学牛叫学狗爬;吐舌狂喘,告诉早早这是狗狗在利用舌头散热;她还趴伏在地扮大马,女儿跨上自己的后背扬鞭大笑。王小骞沉醉其中,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时下,不少妈妈都把培养“神童”作为目标,孩子很小就被硬逼着学奥数、钢琴、绘画等等,完全不顾他们的压力和反抗情绪。王小骞和老公却拒做“虎爸狼妈”,他们并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须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却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有着好品性的人。为此,夫妻俩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王小骞认为劳动是最好的教育!因为如今的孩子除了忙着写作业,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双手似乎只用来写字和操作键盘,其原始的劳动功能正在一步步退化,不少孩子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妈宝”。王小骞坚信,一个人手脚勤了,脑子才会勤。她想到一个简单粗笨的办法:让女儿干活,在劳动中成长。
王小骞家的饭菜通常比较清淡,但总是色泽鲜艳。只要不出差,她每天都会为家人制作营养丰富、富有创意的午餐。除了考虑营养的合理搭配之外,更给孩子的日常生活添加情趣。有趣的是,她还常常邀请女儿做自己的帮手,有意引导早早洗菜,擀饺子皮等,虽然小家伙像做游戏一样,很多时候是帮倒忙,但却对做饭产生了兴趣。后来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活,她就会冲进来抢着扫地、抹桌子。
一次,全家人郊游到农场玩,早早还学着爸妈的样子,踮起脚摘下一个红彤彤的西红柿,放进篮子里。王小骞鼓励地点点头,女儿仿佛发现了什么乐趣,不一会儿就摘了小半篮。接着他们又去摘草莓,后来妈妈挑了其中最大的那个洗干净递给她,笑眯眯地说:“你尝尝,是不是比平时吃的草莓甜得多。”早早甩甩酸疼的胳膊接过来,咬了一口,香甜的草莓汁流到舌尖,赶忙兴奋地点点头。那一晚,女儿还学会了自己洗澡。
每天在家里,王小骞都会有意给早早安排不同的活,不会的让她自己去学,比如洗碗等,完成任务后,会适当奖励零用钱。就这样,女儿在劳动中尝到了收获的快乐,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用双手挣来的。朋友到家里做客时,见4岁的早早竟能像模像样地干家务,颇感惊讶,就问王小骞教育的秘诀。她笑着说:“我的办法很简单,让孩子流汗干活,并且让她体会到劳动的价值!”
除了劳动,王小骞还重视从家庭出发培养女儿的环保意识。她和丈夫每天都会一丝不苟地把垃圾按规定进行分類。让孩子明白,垃圾分类不仅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更能减少环境污染,为我们生活的地球减负。同时,他们还从小教育早早,不能随地乱扔垃圾。
一次,全家和朋友一起到北京郊外登一座小山。从山脚走到半山腰共花了1个多小时。一到半山腰,大家都停下来休息,朋友的孩子拿出水瓶一下子把水瓶中的水喝光之后,随手把空瓶子往山坡下一扔。瓶子顺着山坡滚下了二三十米远,早早却主动走下山坡把空瓶子捡起来。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不爱惜环境的行为。正是有这样的妈妈,早早从小养成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懂得“要尽量在生活中减少废弃物”的道理。
让女儿身心健康地快乐“疯”长
当然,和许多妈妈一样,王小骞也因为孩子有坏习惯和女儿发生过“大战”的情况。比如,早上小家伙要去幼儿园了,总爱磨蹭,刷着牙又去干别的了,王小骞是急性子,做事向来风风火火,再加上着急上班,所以她会非常着急,甚至因此与女儿“吵架”。经过几次这样的冲突后,王小骞总结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第一,征求意见,跟孩子商量着来,语气要温和而坚定;第二,跟孩子讲这样冲突的坏结果是什么,可能性都有哪些;第三,教给她一些改变坏习惯的具体方法,比如如何科学安排时间。如果做得好,就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这办法还真管用,不到一个月,女儿做事就变得利索起来,而且时间安排井井有条。王小骞说:“孩子有了坏习惯,单靠批评和讲道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实培养好习惯是个专业的技术活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和同龄小伙伴发生冲突的情况在所难免,甚至是经常出现的。一次,早早和邻居家的一个小妹妹玩,小姑娘因想要早早的玩具而争抢,并生气地咬了早早一口,早早顿时疼得大哭。这时王小骞马上过来询问:“早早你的手疼吗?让妈妈看一下。这么深的牙印,一定很疼吧。妹妹抢你的东西,还咬你,你一定很生气吧。”早早点头。她把女儿抱到膝上坐好,又接着说:“看到你受伤妈妈很心疼,但是你没有反击去咬或者打妹妹,妈妈觉得你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很棒。”女儿顿时不哭了,还露出了笑容。后来那个小女孩也走过来向早早道歉说:“对不起!姐姐,我不该咬你。”就这样,俩孩子马上又玩成了一团。
还有一次,王小骞去幼儿园接孩子,发现早早脸蛋上被咬了一个又圆又紫的大牙印儿,她大吃一惊,忙问怎么回事儿。原来,午睡时早早和一个小男孩的床挨得很近,两个小孩都没睡觉,就闹着玩儿。其间,小男孩不小心就下嘴咬了她一下。王小骞问女儿:你被咬了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早早却懂事地说:“小朋友们都在睡觉,怕影响别人。”妈妈听后点了点头。
尽管看到孩子受伤十分心疼,但王小骞并没有第一时间插手干预和指责,而是相信和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她认为,作为家长,要尽量地不去插手,要相信孩子有解决矛盾的能力。“事实上,经过家长的冷静处理,孩子的自尊心也得到了保护,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王小骞说,针对孩子与人发生冲突的问题,有的家长给出的锦囊妙计往往是无效的,比如有家长教孩子:“不要欺负人,但有人打你,坚决打回去!”其实这样做是对孩子的误导,甚至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环境,他们面对的人不一样,照搬所谓的“锦囊妙计”,会产生不良后果。
妈妈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这一条——面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马虎、不敷衍,这是王小骞给自己定的规矩。尽管平时她每天都很忙,除了主持在全国收视率很高的《交换空间》节目,要管理家庭琐事之外,还要接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更有趣的是,王小骞还把不少时间花在并不特别擅长的体育运动上,她和早早一起滑冰,一起去体育场,一星期至少出两次大汗。让早早快乐“疯”长,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她也陪着小家伙一起成长。
如今,早早已经5岁了,小姑娘健康活泼,顺利入托,妈妈成了她崇拜的偶像。尤其在待人接物上,跟母亲学得很“老练”,即使和陌生的孩子第一次见面,她也会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然后很快就能和小朋友欢快地玩在一起,显示出惊人的社交能力。
2019年春天,王小骞和丈夫谭江海参加了亲子育儿类节目《全能爸妈》,讲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家庭故事和独门教育秘籍,一下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说起带孩子,谭江海在现场懊悔不已,自曝粗心大意。他说:“孩子刚过一岁生日,正是站不稳也走不稳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在家荡秋千,平时都系安全带,就有那么一次图省事,没系安全带,孩子荡秋千正高兴时,电话响了,我就回身接了一下电话,没想到孩子一下子就从秋千上翻出来,一脑袋磕在了地上,把嘴给磕了个大口子。当时,孩子就号啕大哭,把我吓坏了,赶紧把孩子送到了儿童医院,因为孩子实在是太小了,需要用布条把她整个脑袋捆住才能缝针,当时可把我心疼坏了。我十分清楚妻子王小骞没有当场爆发,这已经是用了极大的忍耐力,也十分感谢妻子的宽容。”这次意外发生之后,谭江海称自己是“吃一堑长一智”,从此带孩子更是格外小心,生怕孩子再出状况。
在王小骞看来,作为一名妈妈,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语文、数学这些知识老师可以教会,但女儿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都需要父母去教她。
她认为,孩子身心的健康是起码的,也是最关键的。让女儿可以没有障碍地和别人交流,对任何事情都以开朗活泼的态度处理,这种性格的培养对她一生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