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阿里地区脱贫攻坚战的思路
2019-02-06李筝
摘要:近年来,阿里地区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作为高原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仍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增大,农牧民深度贫困人口多,因病因灾返贫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制约、人口分布不均、硬件设施薄弱等因素,也有农牧民综合能力不高、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为此,应瞄准靶点、精准发力,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扶贫合力;做到精准识别,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基层扶贫组织建设,配强扶贫干部队伍;实施整合资源做好“十项行动”;抓好问题整改,确保脱贫质量。
关键词: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3-0035-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这是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是我国向全世界所做的庄严宣言与承诺,也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各族人民群众日夜孜孜、顽强拼搏的奋斗目标。如今,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目标时间越来越近,脱贫攻坚已进入了决胜的关键阶段,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阿里地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和全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实干、精准施策、集中攻坚,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打赢打好阿里地区脱贫攻坚战。
一、阿里地区脱贫攻坚基本情况及特点分析
(一)阿里地区贫困现状和脱贫攻坚成效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因为自然条件严酷,地理位置偏僻,再加上草原退化、生态脆弱,集中连片贫困的发生率非常高。2017年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后,全地区净增贫困人口32户共1142人,全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还剩余4051户共13618人,其中2018年脱贫攻坚任务是2591户共8709人脱贫,48个贫困村(居)退出,噶尔、日土、普兰、札达4县脱贫摘帽。
经过前期大力开展扶贫工作,3年来阿里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健全,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渐渐转好,乡(镇)和行政村(居)公路通畅率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进一步缓解,边境小康村开工建设,古格遗址、札达土林、玛旁雍错等景点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2018全年,阿里地区就接待游客87.08万人次,旅游收入较往年呈现大幅度增长,并第一次突破10亿元的大关。
据了解查证,阿里地区深度贫困人口已经从2015年年底的6285户约2.29万人下降到2018年年末的1867户约6700余人,贫困发生率也从三年前的28.3%下降至8.3%。2017年阿里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0008元,较2015年增加了约2105元,2018年又较去年增加860元,约为10868元,三年年均增长幅度约为11.2%,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续保持在16%以上。3年来,全地区已有85个村(居委会)退出贫困村行列,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但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比重大、脱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等“硬骨头”仍然制约着阿里地区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二)阿里贫困特点
1.城乡收入差距增大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农牧民收入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长,农牧民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1%,达到了1312.95元,但是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990.91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较往年虽有所提高,但城乡贫富差距依然存在。
2.农牧民深度贫困人口多
国家统计局2017年10月数据显示,国家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4.5%,但阿里地区贫困发生率却高达1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是贫困高发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2018年人均年收入仅有7703元,远低于23821元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尤其是边境和人口密度小的区域贫困人口更多、贫困程度更深。
3.贫困人口存在新增和返贫现象
贫困人口不是一成不變的,呈现出流动性,一方面经过脱贫销号减少了贫困人口,另一方面,由于天灾人祸等不确定因素,非贫困户脱贫户新增为贫困户和脱贫户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阿里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严重,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生存环境艰辛等等,这给脱贫攻坚带来了难度,也给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到稳定脱贫。
(三)阿里地区精准脱贫的意义
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阿里地区更是要迈开步子大踏步向前走。针对农牧民致贫因素多、脱贫难度高等特点,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准识贫、精准扶贫,整合资源要素,精准制定接下来两年的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图、时间表,统筹各方力量、凝聚各界共识,全力实现阿里地区农牧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二、找准阿里地区农牧民致贫的原因
(一)外在条件
1.环境因素制约
阿里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低,土壤具有沙质性、低质性等特点,制约着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农牧民过度开垦放牧,进一步加剧了土壤流失和草原沙漠化、石漠化,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和农牧民过度开发之间的循环。
2.硬件设施薄弱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调研时指出,“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而阿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仍然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这不仅成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制约因素之一,使得贫困人口难以获得更好的脱贫致富机会,也影响着贫困人口脱贫质量和成效。
3.人口分布不均
阿里地区面积约3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1.9万人,农牧区农牧民群众占总人口比重约为90%以上。其居民以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但仅占全自治区藏族人口的2.76%,汉族人口较其他地区相比依然最少,仅占全自治区汉族人口的0.80%。广阔的地域,人口却极少,并且分布不均,在这个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耗费极大的成本。
(二)内在因素
1.农牧民综合能力不高
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文化教育水平落后同样不是社会主义,两者还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文化教育的落后,使得阿里农牧民综合能力不能达到脱贫致富的需求,有的农牧民缺乏获得一技之长的能力或者机会,有的农牧民缺乏发展生产的身体条件,导致这一部分贫困人口对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了局限性。
2.农牧民内生动力不足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阿里地区部分农牧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缺少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不利于农牧民自主脱贫,也造成了各类扶贫项目实施后,效益低、效果不明显。所以如何调动农牧区贫困人口主动性、积极性,让其明白脱贫致富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的道理尤为重要。
三、阿里地区脱贫攻坚要瞄准靶点、精准发力
只有找准贫困人口贫困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进行靶点“治疗”,确保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从而一举脱贫、稳定脱贫。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扶贫合力
阿里地区历来坚持中央统筹、自治区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及时抽调能力强、作风硬、素质高具有专业素养的扶贫干部,调整充实到地县乡三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三级扶贫力量中,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采用“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抓好分管领域,上下协调工作,形成各部门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做到精准识别,加强分类指导
坚持把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工作。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要求,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底数,逐村逐户完善基础数据,健全信息台账,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信息准确、数据统一。同时对精准识别贫困户信息做到精准化管理,建立地、县、乡、村、户五级精准扶贫工作台账,明晰扶贫对象分布状况、脱贫计划措施、产业发展规划和任务进度,确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内容、方向和目标,实行挂图作战、按图销号。
(三)加强基层扶贫组织建设,配强扶贫干部队伍
阿里地区历来牢固树立抓党建促脱贫的扶贫理念,夯实村(居)两委组织架构、乡镇党委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要配强扶贫干部,打造钢铁队伍。科学配备人员,将一批党性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年轻党员干部、优秀党员干部、军转干部和援藏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专职从事扶贫工作,并针对脱贫内容和目标,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专题培训,打造对群众有感情、脱贫攻坚有本事、做群众工作有办法的干部队伍。
(四)实施整合资源,开展“十项行动”
坚持多管齐下的原则,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援藏扶贫资金,指导各县强化资源配置、优化扶贫项目资金,做到项目资金集中向贫困乡(镇)、村(居)倾斜,着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
1.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行动。坚持因地制宜,依照产业扶贫兜底一批的目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地,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示范带动,确保人人有事干、能脱贫。结合坚持固边兴边、保民安民并重,大力实施4个边境县37个边境村的小康村建设项目,让边境群众扎根边境、守护边境的同时,能够脱贫奔小康。
2.大力实施易地搬迁行动。坚决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依托中心村、小城镇、国道省道、旅游景点沿线、产业园区和县城6类区域优势科学选址,筹集资金建设既符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避灾要求,又能满足安置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30个搬迁安置点,推动2225户8175人搬迁至狮泉河镇“康乐新居”安置点。同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配套项目的配套建设,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住的稳、脱真贫、真脱贫。
3.大力实施转移就业行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有效的脱贫手段。要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要求,坚持岗位开发、就业培训、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使得有能力、有条件的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就业供需平台,实现就业增收。
4.大力实施生态补偿行动。阿里地区具有生态脆弱性的特点,依托生态补偿兜底一批,建立健全生态岗位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把农牧民群众从草原利用者变成生态管护者,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实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5.大力实施教育扶贫行动。教育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大计,要积极落实教育“三包”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精准兑现教育资助金,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以及易地扶贫搬迁户两后生得到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再教育机会,不埋下致贫隐患。
6.大力实施社会兜底行动。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城镇农村低保金、特困金、医疗救助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孤儿集中供养资金等社会政策兜底,积极推进“两线合一”工作,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7.大力实施金融扶贫行动。特别是依托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较内地金融贷款利率低的特点,用足用活用好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建立健全专项金融扶贫机制,加大扶贫贴息贷款、边境小康村建设贷款、产业扶贫贷款等投放力度,为贫困人口脱贫“加油”助力。
8.大力实施医疗救助行动。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针对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和外出就医实际,推行“先診疗、后付费”的就医模式,并对往返路费、陪护费用进行补贴,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全面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农牧民高质量就近就医,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9.大力实施援藏扶贫行动。要深入贯彻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和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对口援藏的“两省三企”汇报衔接,将援藏资金80%用于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接落实好“两省三企”边境小康村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等援藏扶贫项目,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助推阿里脱贫攻坚工作。
10.大力实施结对帮扶行动。阿里地区要进一步健全并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力争实现141个村(居)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和派驻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帮助深度贫困农牧民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积极实施特色帮扶项目,做到群众不脱贫、结对帮扶同志不离场。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企业入住贫困地,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五)抓好问题整改,确保脱贫质量
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了4个个性问题和31个共性问题,这表明阿里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工作中还存在,而且还将存在产业项目效益发挥不明显等突出问题,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做到事前周密部署、严格督促,针对相关问题逐一科学研判,研究细化整改措施,制定任务分解表,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每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高脱贫攻坚质量。
参考文献:
[1]丰娜娜.西藏农牧区贫困现状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2).
[2]汪纯.西藏阿里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 确保完成任务[N].中国西藏新闻网,2018-04-02.
[3]周忠浩,孙继东,尼玛洛卓.西藏阿里典型耕地土壤的主要特征及其质量评价[J].山地学报,2006(10).
[4]汪纯.阿里力促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N].西藏日报,2019-04-07.
作者简介:李筝(1982—),女,汉族,西藏阿里地区人,中共阿里地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