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查真改,把满意写进群众心里

2019-02-05曾媛

当代党员 2019年22期
关键词:陈锋两江街道

曾媛

秋日的早晨伴着和煦的阳光,温暖而舒适。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社保大厅与洒进门的阳光一起,迎来了几位特殊的“提问者”。

“你在办理社保业务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吗?”

“你遇到什么生活难题了呢?”

……

边问边记录,边写边整改。

这些特殊的“提问者”是人和街道班子成员,通过轮流到社保大厅服务平台“坐班”的方式,面对面听取办事群众的意见建议,摸准群众和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在服务的最前沿察民情、解民忧。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人和街道坚持把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在真改实改上下功夫。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问题整改落实的重要标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

迈进群众门  走进群众心

2019年9月26日,一场“辉煌70载·盛世迎华诞”的文艺汇演在两江新区万紫山社区拉开帷幕。

开场舞《中国梦》谢幕后,居民王成亮将双手高举过头顶,热烈地鼓掌叫好。

从眼角余光中,王成亮看到了舞台旁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见收集点。

“为了更好地走进群众,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我们在活动现场设立了意见收集点,打开门去倾听群众的声音。”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锋说。

摆好意见收集點的指示牌,拉开椅子,翻开台账,打开笔帽……一切准备就绪。

今天是由人和街道党群办主任谭菊担任意见收集员,刚一坐下,就迎来了居民。

“我们小区晚上总有人打篮球到很晚,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休息……”

“请把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告诉我,我们将马上核实解决。”将相关信息记录在台账上后,谭菊放下笔,从衣服口袋里拿出手机,拨通了该社区负责人的电话,向他反映这一情况。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人和街道已开展9次征集意见活动,并在社区设立意见征集箱,收到居民意见建议187条,涵盖老旧小区改造、交通管理、物业改造、公共设施等各类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已整改落实57条。

“能解决的马上办,一时解决不了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整改落实时限,保证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件件整改落实到位,让群众及时感受到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效。”谭菊说道。

“以前我们通过社区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常规方式也能收集到一些意见,但是这样收集到的意见面比较窄。活动现场人比较多,用设立意见收集点的方式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陈锋感叹道,“毕竟,只有迈进群众门槛,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及时督促办理  把好事做好

2019年9月24日,第八届“魅力人和”群众文化活动打破了人和街道广场的宁静。

1000多名群众来到这里尽情感受活动的热情。

与大家的欢呼雀跃不同,居民何光会有着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

这位淳朴的妇女双手不停地摩擦着,在广场上来回踱步,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停在了主题教育意见征集点前。

“我有一件事,不知道可不可以说。”何光会的脸颊绯红,双手放进口袋又拿出来,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当然可以说,请讲。”担任意见收集员的陈锋说。

“我的老伴是一名退役军人,患脑梗死等疾病,终年卧病在床,随时需要照顾。而我经常要去附近的邮政储蓄银行取生活费,长期需要排很长的队,我担心老伴一个人在床上有突发状况,听说银行可以办理业务优先的退役军人服务卡,需要本人去,但我的老伴行动不便……”何光会的声音渐渐变得有些哽咽。

“那你给银行反映过相关情况吗?”陈锋问道。

“我理解,银行有银行的规矩,我在想是不是请人把我的老伴抬去银行,但是我又担心我老伴的身体吃不消。”何光会说。

听到这里,陈锋的眼里微微泛着泪光,望着眼前这个老实巴交的妇女,心里非常难过。

放下手中的笔,陈锋立马拿出手机,拨通了何光会所在的和睦路社区的电话,在向社区反映完这个事情后,陈锋立即又拨通了邮政储蓄银行所在地龙寿路社区的电话。

“这件事情请尽快落实,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告诉我……”陈锋在电话中嘱咐。

9月25日中午,在退役军人服务站、人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及银行多方联动配合下,何光会顺利完成服务卡的手续办理。

拿到退役军人服务卡的何光会不停地向工作人员道谢。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两江新区人和街道牢牢把握离群众最近、在群众家门口开展主题教育的特点,坚持开门搞教育,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对受理的问题按照规定认真研究办理、督促落实。

正如陈锋时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为什么好事做不好,因为脱离群众就解决不好群众的事!”

整治的是房屋  凝聚的是民心

9月12日凌晨5点,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的李阿姨端着自家的锅碗瓢盆准备下楼。

今天,一场由社区组织、群众自愿参与的“欢迎回家·百家宴”活动将在这里举行,李阿姨要提前下楼和其他居民一起包饺子。

两三个小时后,腊肉、排骨、土豆、饺子……数十张长桌上摆满了佳肴。

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很难让人想到前段时间,大家的脸上还满是忧愁。

墙面霉变、脱落,各类交错裸露的线缆,488套住房中有465套出现不同程度漏水。

“外头落大雨,屋头落小雨;上面上厕所,下面打撑花。”

“以前厨房、厕所漏水好严重哦,完全住不下去,我们有些邻居上厕所的时候都得打把伞。” 提起以前的居住环境,社区居民纷纷摇头。

这批于1992年建成的农转非安置房,为多层砖混盖板结构,建筑面积35966平方米,共计16栋27个单元579套房屋(含91个门市),涉及户籍人口1422人。

因建设早、规划差、标准低等因素,27年后,这里从原来人人向往的“新村”,变成了个个躲避的“老街”。

第二批主题教育中,邢家桥社区的居住环境问题,被两江新区列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决定全力推动解决。在安置房综合整治工程中,邢家桥社区将房屋外立面、厨厕整治、内墙装饰、电线更换纳入整治范围。

户均投入5万元的室内整治经费,让居民厨房厕所焕然一新,免费安装的抽油烟机、冷热水管、窗台贴砖等惠民举措更让群众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比才搬进来的时候还好”已成为群众的口头禅。整治后普遍提高的300-500元房屋租金,更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有了质的提升。

“真的没想到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70多岁的喻身庭逢人就不停地感叹。

“能换来群众的满意,再辛苦,也值了。”这是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凭借着更加牢固的为民服务初心,更加坚定的敢于担当精神,更加全面的担负使命能力,邢家桥社区在综合整治中,居民支持率一跃提升到了98.4%,既实现了“面子”的美化提升,也完成了“里子”的品质提升。

走进千家万户,只为能和群众更贴近;想尽千方百计,只为能帮群众排忧解难;说尽千言万语,只为消除群众的不理解;受尽千辛万苦,只为给群众一个更好的未来……在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道路上,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将继续永葆为民初心,勇担爱民使命!

猜你喜欢

陈锋两江街道
“重庆.两江之星”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
热闹的街道
医者颂
意外的“倾听”
热闹的街道
桂林市两江四湖规划布局研究与探讨
把握题型特征 灵动解题技能
街道等
跑了和尚也跑了庙
重庆两江新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