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对策研究

2019-02-05王升平黄韵芝

时代汽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双主校企育人

王升平 黄韵芝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4

1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及我校实践

德国在《中国职业教育观察报告》中以“脱离目标:中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掣肘中国成为工业强国”为题,指出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软肋,分析认为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依然存在着质量不高和吸引力差等问题,并将主要原因归咎于以企业为主的社会其他各方参与度不够[1]。美国也在报告《中国制造的挑战》指出:中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关系脆弱、中国职教教师缺乏企业经验和有效更新企业经验的途径等问题。面对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国家领导层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教育部从2014年到2018年相继发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的决定》、《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广和全面实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进产教协同育人[2],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与单一口手相授、以一个师傅为中心的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则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现形式,其本质区别在于传统学徒制以师傅或企业为本位,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育人,核心内容是“工学交替、双师培养、校企联合、岗位成才”。

时不我待,现代学徒制在全国职业院校迅速展开,目前已进行了前后三批的试点,各种问题、对策、经验总结、探索研究已出现在一些文献中。我校汽车专业经过17级、18级、19级现代学徒制班的逐步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及运行机制,但部分制度仍然缺失,机制落实难以到位,创新点和新的问题都有出现[3]。由于汽车职业教育有近10个专业,作为后市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面对的服务型4S店与生产型车企无论是规模还是岗位,都相差甚大,但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原则上都一样,具有可参照性和复制性。

2 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的构建

2.1 育人机制的工作原则

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四位一体”(如图1)的通力合作、分工协同,即“政府引导、协会指导、学校主导、校企主体”的工作原则。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全盘制定和推动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行业协会在现代人才培养中的协调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人才需求具有最直观的洞察和把控,学校负责承担职业教育和基础技能训练,企业则承担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实训实习,学生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

2.2 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基于学校人才培养规律和企业人才岗位成长过程构建专业课程线和职业能力线“双线”架构,其中专业课程线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应用课程→综合应用课程,而职业能力线为:职业认知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职场综合应用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学期,构建了“双线三阶递进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基本能力;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专项技能等专项能力;第三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着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分段式交替实施的教学组织模式,既符合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岗位成长需求,是校企 双主体育人的有效载体,如图2。

经过校企双方科学系统的课程开发,最终形成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拓展课程等组成的课程体系。另外,紧跟汽车新技术市场发展潮流,可对课程体系及时调整,突出汽车技术发展和实际运用的实用性。

2.3 管理体系、制度体系的构建

试点实施,管理制度必先行。首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与工作小组,校企之间、校企生之间都需要签订相关协议,明晰各方的责权利,初步形成学校主导、校企互利、双层运行、协议约束、动态协调的运作机制,如图3所示;然后,建立主要的、迫切的规章制度,再在运行中不断补充、完善各种制度,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三方协议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标准、实习手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学徒制班学生质量考核评价方案”等等,最后形成现代学徒制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体系。

2.4 “四双”硬体的构建

“四双”硬体的含义是指:办学双主体、学员双身份、教学双任务、育人双导师。这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核心要点,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如图4。第一,学校与企业都是办学的主体,双方签订办学协议,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承担教学、管理、经费投入等责任,是责任的主体、教学的主体、管理的主体、评价的主体;第二,学员与校企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同时成为学校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遵守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制度,享受学校和企业的相关待遇。第一年角色为学生/学习员工,第二年角色为学生/学徒员工,第三年角色为学生/合格员工;第三,教学双任务中,学习驱动下的工作,工作场景中的学习,相互交融。学校执行延伸到企业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学习任务,企业执行“师带徒”技能学习与岗位实践任务;第四,育人双导师,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担任文化及专业课导师,企业选拔业务骨干担任职业导师,共育行业人才。

3 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创新对策思考

现代学徒制在试点中的各种问题依然表现在法律制度欠缺、校企冷热不均、师资互缺等方面[3],实施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如何真正实现校企双元育人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起步较晚,虽然不能照搬德国的双元制,但也应吸取其精华,国家要逐步从宏观层面构建法律保障体系,确保校企双方有法可依。在法律制度框架下,权衡校企双方的利益,让企业从消极应对到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提升企业的产教融合度。如中山市今年在人才引进条例中,明确指出对于参加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每培养一名技能人才政府给予2000元补贴,无疑对企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实现学校“独人舞”教学模式向校企合作“双人舞”双育人模式彻底转变。

图3 校企双主体育人管理运行机制示意图

图4 四双硬体建构示意图

3.2 如何进行双导师团队建设

学校教师缺实践经验,企业师傅缺专业知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校企双方必须认真打造培养教学团队,研制双导师的遴选标准、制定双导师培育的内容、途径、管理方法,工作待遇和鼓励措施等。

3.3 如何选择合作企业

双主体育人的成败前提是对企业的选择。可从“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企业对学徒的培养能力、校企已开展的合作基础”四个方面进行挑选,只选对的,不选废的。首先,要考虑到企业能帮助学校培养人才,再到学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只有先考虑企业的“他赢”,才可能最终实现“共赢”。企业在薪资福利、职位晋升、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学徒要有吸引力。企业用于学徒培养的工位数、岗位学习的生产设备、企业师傅的数量与质量、企业原有培训体系与培训文化等都是选择需要考虑的条件。同时,还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他们协助认定企业是否具有举办学徒制的资质,并约束企业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与教育部门一道联合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约束校企保证培养质量。

3.4 如何增强学徒制培养吸引力

一方面实行政府购买,调动学校、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加强学徒制文化认知,推动“官本位”文化向“劳动光荣、技术技能光荣”的观念转变。另一方面,单独打通学徒制培养的中职向高职、高职向本科的上升通道,增强学徒制培养的吸引力。

4 结语

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育人”机制,其精髓归结为落实好“九共”策略:共建资源基地、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研课题项目、共编教材资料、共办培训竞赛、共享双赢利益、共记职教初心,共担育人使命。

猜你喜欢

双主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应发挥“双主”作用
“双主”教学方法在新装备教学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