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课改为背景浅析小学篮球教学

2019-02-04王华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4期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对策

王华鹏

摘  要:在深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熟知,在教学期间,教师采取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就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来讲,体育教师也坚持这一理念,对教学模式予以创新和改进,希望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以新课改为背景,确定小学篮球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方案。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學篮球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074-02

小学生对于具有较强竞技性的篮球运动非常喜欢,篮球运动可以启发小学生的运动意识,促进小学生运动的协调性得以发展。但是现阶段,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将对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直接影响,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1],所以笔者确定本次研究课题,展开如下综述。

1  目前中小学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陈旧

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在体育教育上并未取得明显的成效,究其原因在于基层教育者对于改革的理解太过流于表面。更多的是力求达到一种欢快的、热闹的课堂氛围,而非从学生自主性出发,进行其主动性的调动。通过这种现象不难看到,其本质在于基层教育者的观念依旧是传统的。关于教学制度的改革大部分的指导都是来自理论层面,其中突出的体现为口号。如此指导无法明确指出改革的目标和意图,导致基层教育工作者无法领会改革的具体目标,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就形成了以上所述的现象。

1.2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应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依旧保持传统教学的机械性和被动性。课堂的教学任务主要以运动理论和球类运动的技术为主,教学重点为运动过程中的标准动作和技术理论知识,跳过对基本运动、健身等知识的普及,更不会涉及到健身相关的知识、习惯和意识的教授。对学生的健身指导作用基本可以忽略。

1.3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科学性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教授和体育竞技运动知识技能的传授。甚至将竞技运动中涉及到的规则套用到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活动项目中。竞技运动项目的规则是完全从竞技角度出发进行制定的,这些规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参与者的运动能力,从某种角度讲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这些规则对于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建设都不是好的选择,毕竟竞技和体育教学的目标相差甚远。将体育竞技应用在体育教育中会引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误解,片面地追求更高、更强的运动能力而忽略其基本的强健体魄、锻炼筋骨等功能,更会使原本体育能力较差的同学产生抵触心理。

1.4 教学方法僵化呆板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展开素质化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其自主学习。而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即“填鸭式”和“一刀切”。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进行无差别化教育。忽略学生独立性和区别性的后果就是学生成为老师教学工作的“容器”,无法孕育出具有不同特长、不同闪光点的学生。因此一定要杜绝传统模式的僵化教育,推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满足每位同学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完美地实现教育工作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移。

1.5 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进行评价时采用的划一化办法。这种办法主要以测试结果位参照,忽略每位学生在素质、身体、努力和进步幅度的不同。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个体差异,不仅结果不公正,而且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激励性完全丧失。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于体育教学的考核其实是一种反馈,一种学生的自我了解,然后根据结果的优缺进行下一步锻炼目标的定制和调整[2]。

2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篮球教学的策略

2.1 优化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要求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教学方式上需要摒弃传统的“遗传型”方式,采用探索型和发展型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将以老师为主导和过度要求对于体育系统知识掌握的现象完全取消。教育评价的改革要求将评价的重点由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转向“健康第一”。取消传统的重点进行技能教育和重视运动结果的观念。创建新的有益身心健康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裨益学生身心建设的新观念。

2.2 设定全新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不能只是理论空谈,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再辅以习惯和意识的培养。使每一位学生都正确的认识体育教育的重心,端正学习体育的态度,明白体育运动给身体带来的益处,树立可持续健身的观念,利用熟悉的方法进行多样化锻炼,并保证拥有独立进行体育运动的能力。取消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技术动作进行纠正、纠正再纠正的现象;取消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考核使用秒表、米尺等测量工具;使得体育教学真正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2.3 甄选有效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入手,改变原有的以竞技为主的格局,以学生情况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标准在于科学、层次化、差异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进行挑选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教材的编写,将繁冗的技术部分知识点进行简化,将纯竞技项目类和标准成人项目进行删减,引入适合学生参加的运动项目;第二个方面是以学生的身心特征为基础,进行运动规则的适当简化,还可以引入艺术类体育项目,根据地域的区别更可以添加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将具有地域性质的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是老师们备课时的难点。

2.4 科学优化教学方法

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入手,制定学生能够接受的合理教学内容,且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采取自评、同学间互评等方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获取成功的满足感。彻底取消“填鸭式”和“一刀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自主锻炼转变,消除传统教学留下的“要我学”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2.5 改革落后的考核方法

对体育学科成绩的考评,应该保证全面性和综合性。只看学生在考核时体现出的结果是无法体现综合水平的,还需要参考学生在平时课堂的表现以及努力的程度。多维度的考评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获得真实、合理的评价。通过考评可以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定制新一轮的运动计划,不仅可以获得满足感,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将自我评价加入考评系统,进行综合性、阶段性评价的模式,将考评内容变得公平、公正、可发展,且具有针对性和相对性,再加上评价体系的灵活化、多样化、人性化,才是真正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选择[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以及教学方法僵化和教学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教学观念入手予以优化,继而明确教学目标,有效甄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以此促进小学篮球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吴健.新课改下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策略[J].时代教育,2017(8):184.

[2] 李芬.新课改下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6):2.

[3] 刘上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南北桥, 2017(22):119.

猜你喜欢

新课改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