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意愿及其形成原因

2019-02-03王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文化

王琛

摘 要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们学习英语。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呈现出在书面考试中的优异成绩,这些考试多是以语法考察为基础的。在现实的交际中,中国学生口语表达却与书面成绩形成了很大的差距。在英语课堂中,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导致英语学习中口语技能无法有效长进。本文试图从交流意愿的角度以及中国文化社会背景的角度,来探寻导致口语表达现状的原因以及尝试探寻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增进学生的表达意愿。

关键词 交流意愿 文化 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交流意愿

交流意愿是指个体在可以交流的情况下选择交流,特别是谈话的形式的可能性的意愿。(McCroskey & Baer,1985)

个体交流意愿,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以及有其自身的特性。但也会被情景与环境所影响(McCroskey & Richmond, 1991)。

表达意愿的高低会影响关系的建立以及人际交往。高表达意愿会在大多数状况下使表达者受益,与之相反低表达意愿会挫伤人际社会化的交往。

Richmond更是指出,交流意愿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性格特质塔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交流意愿对个体的社会,教育,组织贡献大有裨益。

在交流意愿深层,受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影响。一是自我认知交流能力,另外一个是交流焦虑。

交流焦虑是指与真实交流或者预期交流相关的焦虑。

自我认知能力是指个体自身对其交流水平的衡量。

交流焦虑和自我认知交流能力是负相关的。

MacIntyre Noels(1997) 在交流意愿在二语学习的研究中,发现交流焦虑更容易出现在自我认知交流水平较低的群体中。这意味着那些对自身交流能力评价低的个体在交流中更容易焦虑,尽管在测量中其熟练程度并不与那些自我认知较高的受试者存在客观的差别。

那么自我认知的交流能力以及交流焦虑是怎样与中国社会文化相关的,笔者将在下一节探讨。

2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现状的文化溯源

英语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作为学习个体,学生缺乏与真是语言的环境的直接暴露。据估算,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大约占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如此大量的学习被认为会让学生在书面和口头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然而学生的成绩通常体现在词汇与语法方面。尽管这些学生可以在托福,GRE以及大学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却被合资企业的管理者抱怨不能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

这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去用英语口语训练,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中。再就是学生缺乏表达的意愿。我们主要就交流意愿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学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交流并不局限于二语学习的课堂。这种现象深深植根于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中。其具体体现在人际交往中的两个重要指导因素。

一,是他人主导。不同于个人主义,中国是公认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国家。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个体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形成对关系的认知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比如经常被提及的面子原则。

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来源于儒家思想。“仁”的组成是“二”和“人”他阐释了在他人面前,自己才存在。個人在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中才存在。学生在小时,由教师和家长教由其哪些行为才是合适的被赞许的。这样孩童长大后对于社会价值评判非常敏感。他们非常谨慎小心自己的言行以避免其不备认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经常考虑如下问题:(1)他人会怎么样想?(2)他人会如何评价;(3)他人会如何回应。

由于经常被这样的想法萦绕,在活动中,中国学生会对外部评价更在意。在二语的活动中,学生更在意自身言语行为带来的他人评价,而不是相对较少的关注自己语言活动的投入。

二,顺从的学习文化。对于权威的顺从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显著的特征。教师传统意义上扮演了权威的角色。对于经典的尊崇,在英语学习方面也有所体现,那就是对于规则的热爱,对于语法的热爱。一句话能被语法规则解释会带来极大的满足。

学生经常把他们的表达中的不流利归咎于对于语法的掌握不够牢固。

以上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追溯了学生不愿意在二语课堂交流,口语水平不如书面表达的原因。

3结论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英语,并且用英语交流的面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试着从交流意愿的角度来阐明,在构建真是人际关系过程中,交流意愿的重要性,并从儒家文化的角度来试图解释了中国学生不愿意在二语课堂中开口的原因,以供英语教师思考。

参考文献

[1] Ames, C. Classrooms: Goals, structur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 cational Psychology ,1992(84):261-271.

[2] McCroskey&J.A. Daly (eds)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J].Newbury Park, CA : Sage Publications, Inc.

[3] Wang,Y.Q.College English in China[J].English Today ,1999(57):45-51.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隐喻类型和功能分析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