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03王明贤赵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改革

王明贤 赵雁

摘 要 电子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学习,还在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信息时代的公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很好的发挥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先阐述大数据内涵解读及现状,接着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措施,以便更好的调整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强化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大数据 电子信息技术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开始融入大数据技术,数据广泛應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在这样高科技的时代,大数据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对大数据的认识是与数据有关,并能够进行创新,大数据时代数量比较大,类型相对比价多,价值低,但是速度比较快,效率也箱相对较高,在这种背景之下,每个行业都会受到大数据的影响,教育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1大数据内涵解读及现状

对大数据内涵的认识不同的机构给出不同的解读,大多都是从基本特征着手对大数据的内涵进行解读。大数据表现的最为基本的特征是量,具有海量规模的数据。此外是表现在状态方面,大数据主要表现在动态变化,数据处于告诉增长。另外是具有差异性的特征,大数据分为很多类型,多样化的数据。大数据也存在管理方面的困难,为此,在对大数据进行管理时要注重对策略进行更新,超越传统信息处理模式。大数据还表现为价值密度比较低,也就是信息含金量并不高,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对大数据的内涵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国外一直是走在前面,大数据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对犯罪进行预测,研究疾病的发展发展规律,对选举结果进行预测,做好城市规划,对商品价格进行调整等。

2大数据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从原来的统一化教学开始转向多元化、专业化,很多职业院校在发展中对电子信息技术课程并不重视,认为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让学生打字、上网等,为此,课时安排的也就相对较少。由于对课程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对教学中投入的软硬件设施比较少,学生在学习中缺分基本的设备,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学生水平差异比较大

电子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开始开设,由于每个地区发展存在差异,在电子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来说,学生接触电子信息技术课程就会多一些,水平也就会高。而对于相对贫困的地区来说,电子信息技术课程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得不到很好的开设,学生的水平也就会略差。由于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2.2教学模式有待完善

在很多职业院校发展中,电子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是将理论和实践分开来上,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但是并没有及时的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到进行实践时往往会表现的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操作。这样在实践中教师还得给学生进行讲解操作,造成课堂时间的严重浪费。为此,在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制定更加合理的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3教学平台缺乏

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中所需要的平台不仅仅是硬件还包括配备的软件,就硬件来说,学校并没有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电子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很多职业院校发展中,由于对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经费,导致在教学时学生只能听教师讲解或者观看教师演示,自身并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此外,在软件方面,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之后,需要学生将完成的作业上传到的网上,但是这种网络的设置仅仅局限在内网进行访问,给学习的开展带来很大的不便。

2.4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当前在电子信息技技术教学中缺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当前主要采用上机或者笔试的方式,对于条件比较好的院校会采用上机的方式进行考核,条件比较差的学校直接采用笔试的方式,不管是上机还是笔试的形式,都不能很好的检验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为此,在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尽可能的增加过程性的测试,以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3大数据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策略

3.1根据学生基础开展教学,完善教学体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分层次的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措施,根据学生所存在的差异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从教学内容、形式以及作业布置等几个方面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可以选择走读或者设立学科教室等的措施。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导师制的形式,在作业布置方面也采用作业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层次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大数据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要注重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知识以形象的手段进行展示,为学生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还要能够纠正对电子信息技术课程的偏见,以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3.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平台

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构建更加全面完善的教学平台,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为学生实践提供操作的硬件设施,保障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以此更好的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完善软件设备,对网站进行完善,弥补原有网络的弊端,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利用自主时间进行知识学习,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拓宽教学实践,以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3.3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方位了解教学效果

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对学生是否系统掌握知识进行检验。不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测评,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检验,以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利用大数据的手段可以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数据主要包括每年的考试成绩,排名还出勤等情况。这些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教师也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就不能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对比和选拔。通过大数据数手段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解,对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进行记录,对学生课内课外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采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4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克服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存在差异比较大,教学模式有待完善,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借助大数据手段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此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平台,以此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蔡琳.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浅析基于云计算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8(12):137.

[2] 张乐橦.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251.

[3] 王童.大数据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8(03):68.

[4] 乔月音.大数据时代下电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22):127+146.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