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型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02-03陈新拓赖承钺佘佳袁一斌
陈新拓 赖承钺 佘佳 袁一斌
摘 要:本文选择成都市作为讨论对象,分析了大型城市中水环境污染现状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结合新时期国家对水污染防治和地方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城市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建议包括:构建统一协调的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方案调度和反馈机制;建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机制;构建技术先进、手段有效的决策支撑体系;加强宣传引导及執法力度等,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大型城市;水环境污染;水污染防治;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
0 前言
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2],关系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4]。新时代环境下,国家不断推进城市水污染的防治并提出新的目标要求。成都市作为我国西南特大城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承担的污染防治压力更为突出,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 调查和研究内容
1.1 水环境状况
地表水方面:成都市内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基本完成,除部分支流外,均已消除劣Ⅴ类水体;地下水方面: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监测点位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工作推进情况:至调查结束,全市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68.2%;城市建成区实现了住建部规定的“初见成效”目标;地级、县城、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100%、100%、98.1%。
1.2 水污染防治工作
成都市为实现水环境污染防治达标,自2016年开始,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1.2.1 控制污染排放
工业: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涉及炼钢、炼铁、建材、造纸等行业;二是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市域内工业园区已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
城镇生活:完成中心城区污水厂扩能提标改造,推进县城污水厂扩能提标,城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86.5%、69%;开展城区雨污分流及排水管网整治;推进污泥处置,全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率达到100%。
农业农村: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等;开展化肥农药减量控害,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水保建设,持续保水保土和净水。
1.2.2 推动绿色经济
从产业机构、空间布局、循环发展等方面开展:淘汰钢铁、纺织、造纸、水泥等重污染行业;实施城市湿地、河道、湖泊沿线违规醒目建筑拆除工作;取水许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均实行公开透明;促进再生水利用。
1.2.3 保护水资源
控制用水总量: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提高用水效率:一是抓好工业节水,二是加强城镇节水,三是发展农业节水;完成重要水功能区设立,建立水质达标评价体系。
1.2.4 强化科技支撑
开展技术攻关治理重污染河段;多方交流合作建设专业人才和专家队伍;培育环保产业,提高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
1.2.5 发挥市场机制
一是水价改革,执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二是税收改革,如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企业免征、减征所得税;三是多元融资,专项用于流域水生态治理;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提高水效;五是绿色信贷,对产能过剩企业实施名单制和信贷限额管理,加大对节能减排、环保项目的支持;六是开展水环境治理奖惩,促进各地方政府的水环境治理工作。
1.2.6 严格环境执法
完善法规标准,严格执行《四川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加大执法力度,保障群众环境权益;提升监管水平,新建监测站(点),优化完善全市水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管能力,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现重点流域的在线监测全覆盖。
1.2.7 加强环境管理
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将治污责任落实到汇水范围内排污单位,明确达标时限;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大污染物总量减排力度;严格环境风险控制,建立成都市环境应急体系和流域跨界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合作机制;推行排污许可,对全市火电、造纸等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1.2.8 保障水生态安全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防治地下水污染,启动全市市域范围内地下水动态监测;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严格保护生态敏感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区域良好水体,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机制;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启动成都市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工作;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各责任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和污染排口截污治理工作;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任务和灌区水利设施网络现代化改造;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打击禁渔期发生的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等。
1.2.9 公众和社会监督
定期公布区(市)县水环境状况,向社会公开“成都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水厂出厂水质、城市水龙头水质卫生监测结果;依法公布成都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废水污染源排放超标情况;加强社会监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行政执法监督,对全市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随机抽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构建全民行动格局,运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3 存在的问题
1.3.1 个别重污染流域改善不明显
此次调查的25个未达到考核目标要求的断面中,有16个位于小流域,占比64%,总磷浓度较高是突出问题;个别流域水环境质量不升反降,主要原因是沿线乡镇无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导致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加之农村面源污染亦未得到有效治理,导致个别断面的化学需氧量、总磷浓度过高,短期治理效果不明显。
1.3.2 地下水污染防治不够深入
成都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尚停留于初期的地下水动态监测阶段,未进行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摸不清家底,未能也尚不具备全面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基础条件。纳入国家和省考核地20个下水的监测点位中,有10个点位水质较基准年下降,按时达到考核目标的难度较大。
1.3.3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截至調查结束,全市已完成16个省级及以上的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通水运行的目标任务。但新近规划和建设的工业开发区,污水是通过设置污水应急处理设施,对园区企业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不彻底,应急处理设施的处理规模和运行稳定性存在风险。
1.3.4 污水处理收集和处理设施仍需完善
部分污水管网带压、建设滞后问题突出,生活污水收集水平低;个别区县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小流域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配套管网不到位以及漏损严重,导致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部分老旧小区污水直排现象突出。
1.3.5 水污染防治管控技术相对落后
尚缺乏信息齐备的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准确的水环境预测系统和能够快速响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仅靠人力的分析和调度,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水环境形势,不能实现精细化管控。
2 结论及建议
中国城市建设举世瞩目,但也付出了很多牺牲环境的代价,新时期形势下提升环境质量刻不容缓,这方面并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对成都市的调查和研究,本文提出大型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构建统一协调的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通过出台各类政策文件进行制度设计,充分借助文件的支撑,构建统一的管理机制,将成都市水污染防治与河长制工作相融合。
2.2 建立常态化的方案调度和反馈机制
在报送水污染防治推进情况的基础上,加强重点工作的专项调度机制,可建立会商制度,打通信息的反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2.3 建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机制
进一步深化目前已建立的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形势迫切的河流流域建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机制,每月召开工作部署,并着手建立专家团队和行政决策组,统筹管理、精准施策,打好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2.4 构建技术先进、手段有效的决策体系
完善城市水质水量自动监测体系,充分运用已建成的水质自动站,积极协调整合下河排污口在线监控数据,形成城市水污染防治的骨干监测网络,充分整合到环保大数据决策平台,做好“河长制”精准治污以及水质考核、生态扣缴、环保科研、应急预警、预测预报等工作。
2.5 加强宣传引导力度
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积极倡导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广泛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正面宣传,总结经验表彰优秀,不断传递正能量。充分利用好环保曝光台,解决一批顽疾硬骨头,占领舆论高地,做到舆情稳定、水质持续改善。
综上,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社会法制、经济、道德、科技水平进步的过程。应遵循科学和务实态度,以及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将该工作进行到底,同时这也将对我国乃至其他国家存在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实际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建梅.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06):28-29.
[2]张文松.从管制到合作:环境法合作原则下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01):49-57.
[3]胡进军.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2):57-58.
[4]杨超.论新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有效机制的构建[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09):30-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