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财务管理策略研究
2019-02-03张静
张静
摘 要:因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运用可有效处理多项财务问题,所以深入探究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财务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述PPP模式于城市轨道交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策略,旨在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财务管理
0 引言
因PPP管理模式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建设以及运营维护等诸多方面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当前诸多城市在实施轨道交通方面均呈现出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财务问题。因此,各地政府应该积极的将PPP管理模式运用于轨道交通的财务管理之中,则势必能帮助各地区解决好轨道交通的财务管理问题,以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助力。
1 PPP 模式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虽使得我国各地的经济规模与投资总量均有了明显增加,但同时让私人与民营资本变得更为闲散。对此,若能基于PPP模式将闲置的私人及民营资本集中到一起,则势必能撬动更大的资金量,从而让地方的财政压力得到缓解[1]。与此同时,因资本的聚集也将让诸多管理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便捷,继而可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当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也便能对周边经济的发动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
1.2 能够更好地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
因实施PPP模式能让更加专业的公司来履行部分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投资经营活动,如此一来,政府将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并将精力放到长远发展的谋划工作中去,这对城市及地区的发展而言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2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
对任何性质的企业而言,资金便等同于人体的血液,若无血液的支持,则人亦无法存活。因此,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及管理,最重要的事项均应集中在资金管理之上。然而,就PPP模式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而言,大多数城市的运用过程均存在不少问题,而因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工期的进度与质量,也对社会民生带来了诸多不便[2]。因此,针对PPP模式的合理运用,首要任务便是要理清PPP项目公司与建设方以及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及时解决资金使用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其次是在项目资金的拨付方面,此前存在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严谨以及资金预算缺乏合理性的现象均应将之杜绝,以免衍生出更严重的问题,诸如工程款越权审批、人工费随意拨付等。
2.2 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体制
工程预算仅是财务预算的组成部分之一,故其涵盖面也无法与财务预算相比肩。因此,PPP模式的具体实施亦应以财务预算为基础,并涵盖工程项目的人、事、物以及资金等全部内容。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部分PPP项目实施过程并未能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而项目的收入及支出也未能列入到预算管理之中,这便极易导致工程成本的无故增加,继而让原本利润便不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面临无钱可赚的境地,这样则难以吸引更多资金的加入。
2.3 项目所需要资金的成本过高
如果地方的财力紧张且政府拥有过高的负债,则势必会产生更多不必要的资金成本支出,继而导致项目的资金成本增加。同时,在城市轨道交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采取PPP模式的时候尚未将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权、责、利进行合理界定,不利于吸引更多私人、民营乃至外商资本的加入[3]。虽然吸引了一部分社会资本的加入,而政府也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样则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2.4 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对财务管理工作而言,最关注的是财务风险控制环节。因PPP模式的实施使得项目资金直接由项目公司进行管理,政府可介入的监管与参与空间均极为有限,所以需要政府及项目公司对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估与防范,如材料供应商可能无法及时提供材料而导致工期延续、施工方或分包方确定不当而导致工期不能按时完成甚至烂尾等,以及少数建设与投资单位还可能贪图价格低廉的材料而将采购业务或工程承包给一些资质水平不济的公司。这不仅容易导致工期被延误,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政府方面也可能出现部分违约行为,如现阶段部分地方政府便有一些盲目扩建的行为,这便使得社会资本不再对政府给予信任[4]。此外,部分项目根本不适合采用PPP管理策略,但仍旧强制采取PPP模式,而强制采用PPP模式也未能在前期做好风险预测,过程不做好风险控制,以致项目运营后期呈现严重亏损而致使资金链紧张。最后,当项目建成时,政府也可能因无力拨付工程款而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现象。
2.5 施工阶段融资风险
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尚未得到信托类及资产证券化的支持,故也使得融资渠道显得较为狭窄,而在无法保证足够融资量的前提下,融资环节也将会有更多的風险聚集,继而也将因融资结构不合理而严重增加挤兑风险发生率。其中,在当前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融资过程中,如果来自于银行的贷款资金占大约总资金的70%,而有7%~10%的资金是出自于政府部门,还有一部分资金是来源于外资的投入或者债权[45]。这样银行贷款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便占据了大量的资金。此时,如果相关的业主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便会让资金风险直接转嫁到政府单位,从而引发融资风险。
3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财务管理策略
3.1 强化项目资金的管理
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有序开展,则必然要对项目资金的管理给予足够重视。对此,针对展开合作的施工方,政府方面需务必对其资信履约情况予以全面调查,以确保参与合作对象具有较强的管理权限自我约束能力,如此既能为之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又能为城市营造一个平等的市场环境。同时,为避免出现诸多的风险事故,有关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政府方面有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项目的融资业务,对项目融资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予以明确,以此方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信用违约的风险,避免出现资金无端浪费的现象。
3.2 构建健全的财务预算体制
PPP模式于城市轨道交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最值得关注的核心内容便是全面预算管理。而所谓的全面预算管理,则除了包含科学预测项目成本外,诸如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成本监督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成本核算均是全面预算管理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而言,最主要的费用集中在材料、人工、机械以及能源方面。故对上述建设环节积极展开全面预算管理应当是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关键手段,继而方能达到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益的目的。
3.3 提升项目资金管理效率
确保对项目自身的有效管理是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最重要的基础。尤其是对闲置资金而言,更需确保其运用的合理性,以此方能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当然,要想切实达到以上目标,关键要在工程前期予以合理预测,尤其是与资金使用相涉及的各环节,更要对资金使用的具体状况予以全面评估,要能准确区分哪些项目支出必然且必要,而哪些项目支出则可避免。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在项目不违规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赊购的形式来支付材料与机械使用等费用。以此方能保证理想的资金使用效力,继而促使资金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3.4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PPP融资项目的开展过程若能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则会使政府应承担的风险得到明显减轻。且相较于国有资本,因民营资本通常为个人所属,故其也将对项目的建设效益更为看重,继而想尽一切方法去提升项目开展效率,亦确保项目建设能尽量缩短来达到降低项目运作成本的目的。与此同时,考虑到如今的状况时,大部分政府单位并不会自主承担起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修建任务,而是将其外包给私人投资者,而对于私人投资者的建设过程,政府则给予适当的补偿,具体的补偿方式则以推出相关政策来实现,这样的举措实则亦是为了将风险分摊到更多的主体上,以此将有利于PPP項目更好的建设。
3.5 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
政府公共部门要想与社会资本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便必然要基于双方平等的原则。任何不平等的合作关系均不可能得到长久的维系,更遑论对PPP模式的合理运用。而在我国尚未引进PPP概念时,BOT是我国运用最普遍的模式,而相较于PPP模式,虽两者均有成功及失败之案例,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导致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均是公平原则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如合作双方因未能处于同一地位而使得合同的更改往往均需得到一方许可。这便必然会触及到另一方的利益,而在双方无法坦诚相见的情况下,也将导致双方在项目建设中无法取得相应的效果。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首要之务便是要双方坦诚相待,这样才能够让民营资本获得预期的经济利益,有效构建平等的关系,从而确保合作目标顺利进行。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虽可极大缓解城市居民的出行压力,但因项目本身具有投资回收期长以及收益低等特征而会让政府承受较大的财政压力。对此,为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则有关项目的实施过程政府可积极采取PPP模式来管理财务,以此在保障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继而切实解决投资、融资、运营等各方面的财务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超众.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8,150(24):145.
[2]孟然.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城市轨道交通集团企业为例[J].经贸实践,2018,No.231(13):119.
[3]刘丹.PPP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财务应用与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5(6):120-121.
[4]张瑶瑶.地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其措施[J].财会学习,2019,22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