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筷子礼仪和文化

2019-02-03廖晗池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文化

廖晗池

摘  要:筷子起源于中国,后传到朝鲜,韩国,越南和日本等国,并在这些国家被广泛使用至今。本文先介绍中日两国筷子的起源,再谈两国文化对筷子发展的影响,和独特的筷子文化,最后介绍两国筷子礼仪和禁忌。

关键词:筷子起源;筷子礼仪;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2

一、中日筷子起源

筷子,在中日两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打磨、历练和演变,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筷子文化。

(一)中国筷子的起源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人发明煮食之时。刘云在《中国箸文化史》一书中指出:筷子的原型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在中国出现了。筷子最初在先秦时代被称为“梜”,在汉代被称为“箸”,明代开始才被称为“筷”。有学者认为热食是中国人发明筷子的主要诱因。从字形上分析,《诅楚文》中所书“箸”为,两只手各拿一棍,在一鼎状器物中翻动和夹取食物之形。由此可以推测,当时人们煮食物时,为方便在烫水中搅动食物,而用的树枝和木棍就是筷子的雏形。有时为了查看食物是否煮熟,也会夹起来品尝。由此逐渐演化成进食工具。

中国先民的饮食工具很多,如手、刀、叉、箸、匙等,但是中国发展“箸”而不是像西方用刀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喜欢聚餐,用刀叉容易产生误会,对王侯贵族来说,更是不敬。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影响,“箸”在餐桌上作为更文雅礼貌的工具,就这样被接受并广泛流行。

(二)日本筷子的起源

“筷子”用日语写作“箸”。日本筷子的起源时间大约是公元3世纪弥生时代末期。日本早期历史中,筷子顶端像镊子一样,是连在一起的,用于宗教仪式,并非正式的进餐工具。在日语读音中,“筷子”音同“桥”,说明作为祭祀用品的筷子充当了把人和神联系起来的桥梁。人与神各使用筷子的一端,象征着神与人同在。

把筷子作为餐具之前,日本人是用手抓取食物。公元6世纪以后,中日交流频繁,筷子传入日本,皇室贵族纷纷学习使用。到了八世纪筷子盛行起来,日本的普通家庭也渐渐改变手抓食物的进餐方式,改用筷子。

二、筷子的文化

筷子作为中日人民的重要饮食器具,经过千年岁月的浸染,蕴含了两国人民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民族特质。民族文化和精神赋予了筷子无穷的内涵,筷子也反映了各自的社会生活形式,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与筷子有关的文化。

(一)中国的筷子文化风俗

中国的筷子一般是木质的,长且粗,稳重大方,反映了中国人崇尚的踏实稳重的品质。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一家人围坐就餐,筷子长,不仅可以夹到远处的饭菜,还可以给别人夹菜、让菜以示友好热情。

从古至今,中国民间传说,民间风俗还有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筷子文化”。关于筷子的谜语,“兄弟双双,身子细长,只爱吃菜,不爱喝汤”“小足圆圆头四方,进进出出总成双。日里人捉两三次,夜里罚站到天亮”。民间谚语“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等。

如今的筷子,已经不只是一种餐具了,更作為一种载体,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情感。“筷”与“快”谐音,与快乐、顺利等吉利词汇相联系。把筷子作为礼物送人,对象不同寓意也就不一样。送新人,寓意快生贵子;送恋人,寓意成双成对;送朋友,寓意和睦相处;送老人,寓意快乐永久、福寿无疆;送孩子,寓意快长快长;送外国友人,寓意国际友谊源远流长。因此筷子也成为送礼佳品。

(二)日本的筷子文化风俗

中国人早在殷商时期就已使用筷子,但餐具一直以勺子为主,筷子为辅。元代以后才以筷子为主。在日本,吃饭时主要用筷子,很少用勺子。因此日本可以称得上是“全箸文化”。

日本筷子稍短,前端是尖头的圆锥形,尾端变得越来越细。因为日本人喜欢吃鱼,这样的筷子形状利于剔食鱼肉。日本人聚餐时采用分餐制,每人面前都有一套餐具,饭菜都被分成了小份,没有互相夹菜、让菜的习惯。因此筷子并不是太长。日本筷子短小,使人感受到日本人的自律,克己和安分。

日本民族精神中的严格克制也影响了筷子的发展。日本筷子种类繁多,可按性质、用途、材质进行分类。

按形状分有两口箸,片口箸。片口箸是指一头尖的箸,两头箸是指两头都尖的箸;按材质分有木箸、竹箸、漆箸、树脂箸、象牙箸等;按用途分有祭祀用筷子,饮食用筷子,烹饪用筷子等。烹饪料理的筷子较长,使用的“菜箸”和“鱼箸”长度约30cm至40cm。作为鸡肉和鱼肉的辅助筷和摆盘用。有腥味的鸡肉、鱼肉使用“鱼筷”来夹,蔬菜类使用“菜筷”,避免了串味。

日本文化影响着筷子的发展,赋予了筷子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筷子也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日本人一生的重要时刻紧密相关。

小孩出生后一百零一天开始让他吃饭,举行仪式“箸立”。在仪式中摆一个小碗和一双用柏木做的小筷子等物品,并向神灵供奉红豆饭和一条完整的鲤鱼,祝愿孩子一生丰衣足食,并且还要去神社参拜,神社会送给参拜者一双筷子叫做“初食箸”,有了这双筷子,孩子一生都会受到神灵的庇护。举行传统结婚仪式时,新郎新娘用筷子去夹点心,互相喂对方,祈求两人婚后衣食无忧。日本人在庆祝孩子入学,老人长寿时会赠送筷子以表心意。人死后葬礼上,逝者的子女用绑着脱脂棉的筷子,沾水去擦拭死者的双唇,意味着让死者享用人世间最后一滴水。进行火葬时,还会举行“扬骨”仪式,两人一组,各拿一个木制和竹制的“箸”,一起去夹尸骨放进骨灰盒里。

相传从前,人们在山上折树枝用来当筷子。人们认为筷子一旦用过,使用者的灵魂便附在上面,随便扔掉,会祸从天降,所以一定要折断使灵魂回到自己的身上。这种习俗如今也常见,一个人吃完盒饭后会随手把卫生筷子折断。

三、中日筷子礼仪

日本筷子文化来自中国,但在中国筷子文化基础上,日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筷子文化。因此,中日筷子礼仪文化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别。

(一)中日筷子礼仪差异

1.筷子的摆放。在中国是纵向摆放筷子,置于碗碟右侧的筷托上,方便取筷。在日本,筷子横向摆放,置于用餐人的前方。因为日语“刺”与“指”同音。如果将筷子指向对面的人的话,不礼貌,所以日本的筷子是横着摆放的。

2.取菜。在日本,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筷子从盘子里取菜,被认为不卫生,但在中国可以这样。

3.吃菜。在日本一般不能不停地吃菜,应该一口菜一口米饭交替着吃。

4.在日本,不能用筷子相互传递食物,或用长短和材质不同的两根筷子进餐。这是因为日本人只有在收捡骨灰时,才用长短和材质不一样的筷子传递遗骨。

(二)中日筷子礼仪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如果筷子使用方式不对,会给一起用餐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了解筷子的礼仪很有必要,用筷子取餐用餐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不要品尝筷子。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它,不要长时间把筷子含在嘴里。

2.不要挥舞筷子。与人交谈时,应放下筷子,不可用筷子敲击碗盘,指点他人,或者拿着筷子停在空中,随意舞动。

3.不要举着筷子胡乱翻动菜品,或者在菜品间来回游移。

4.不跨放筷子。当暂时不用筷子时,可将它放在筷托上,或支放在自己所用的碗碟的边缘,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更不要把它放在公用的碗盘上。

5.不插放筷子。使用筷子时,切记不可把筷子插在饭里,因为给灵位上供时才这样做。

四、结语

通过对中日两国筷子起源和发展的梳理及文化内涵的介绍,由此可知,筷子的出现和流行既是餐具的演变过程,也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了解中日筷子礼仪和文化的不同,感受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这一过程。即使是两根小小的棍状物的发展演变,也承载着民族文化,彰显着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刘云.中国箸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李庆祥.日本的箸与文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94-97.

[3]零月莹. 浅谈筷子文化[A].社会科学论,2012.

[4]王松華.从筷子使用礼仪看中日文化差异[J].飞天,2010(20):81-82.

[5]张明坤.中日两国筷子文化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2019(4):80-81.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