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南方情节的无奈与迷茫

2019-02-03张潇艺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张潇艺

摘  要:福克纳是一名优秀的美国小说家,由于根深蒂固的南方生活经历和情结,即使美国内战之后也无法释怀对南方生活的回忆与向往,面对统一后的美国社会,作者生活在适应、迷茫与无奈之中,通过《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主人公和情結,我们依稀能够看到作者的这种无奈和迷茫,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思考角度,通过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任务和情结分析,来阐释美国内战过后失败的南方人这种群体性的回忆、适应与无奈抉择。

关键词:小说主人公;南方情结;迷茫与无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1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这篇小说反映了美国内战南北统一后的南方和北方地区精神层面分裂状态下的部分人的无奈与迷茫,特别是在战争中失败后的南方地区,很多人讨厌北方和北方人,南北方之间存在严重的隔阂和偏见。这期间美国南方出了很多作家、诗人和戏剧家,特别是很多南方的批评家,在很多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对南部美国原有生活方式的眷恋和不舍,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对北方文化的偏见与矛盾。

一、作者的生活背景与南方情结

在美国内战后的很多年时间里,南方人一直承受着内战失败带来的痛苦和压力,这种痛苦与南方曾经的荣誉和幸福之间的巨大反差,让很多南方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中的作者、诗人等从更深层次理性分析南方和北方之间的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将问题看得更加透彻,作为南方美国人,他们热爱南方,热爱南方的人民和文化传统,即使这种传统并不民主或者科学,他们极度憎恨资本主义的物质主义,试图在迷茫中重新找回南方的价值观来抵御资本主义物质的侵袭,并在更多时候将南方描述成是一片幸福的乐土,极力宣传南方的繁荣过去和快乐的生活。这种现象在南方出生的作家当中普遍存在,在福克纳的作品中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福克纳在南方文艺复兴时期是做杰出的作家,长期的南方生活经历,使福克纳对南方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南方曾经的价值观也有着高度认同,同时,他对南方制度和文化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明确表达了批评和批判,如过时的努力制度和种族歧视等问题。正因为如此,也有很多喜欢奴隶制的南方人对他怀有敌意。但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南方人,福克纳又受到了南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较大影响,使他在作品中虚构了一个“Yaknapatawpha”,他在这个虚构的地方生动展现了一幅美国南方的画卷,去展示他心目中的美丽南方。

二、小说中主要人物设定的象征意义

1、艾米丽—象征没落的南方文明

美国南方在内战中失败,这样的结果使长期处于种族优越的南方人无法接受现实,在生活中充满对北方文化和北方人的敌视与偏见,而主人公艾米丽就被当作是南方“贵族”的象征,她也是南方转型时期典型南方人的代表。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做出了让南方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因为她爱上了一个北方人——荷默时,镇上的人对她很失望并且认为她堕落了,她的父亲也极力反对他们的恋爱,她父亲死后,她感觉她的世界没有了支柱,所以艾米丽才会不愿也不能面对父亲的死亡。福克纳赋予艾米丽坚强高傲的性格,表现了他对南方旧传统的一种眷恋。

2、荷默—象征北方文化的冲击

北方战胜南方后的美国,南方受到了北方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巨大冲击,这种冲击让美国南方人愤恨和痛苦,又无力反抗,苦苦挣扎,在无奈和迷茫中会议南方曾经的繁荣。以艾米丽为代表的南方贵族和既得利益者固守着南方的传统道德文化,时刻提防北方的侵害。可笑的是旧传统的化身艾米丽却爱上了一个典型的北方佬荷默,荷默对艾米丽的吸引是落后南方传统被新兴北方文明打败的表现。艾米丽盼望与荷默结婚,而荷默喜欢享受自由,不愿受到婚姻的束缚,所以在与艾米丽交往不久后就抛弃了她。他们无疾而终的恋爱表现了南北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3、黑人托比—象征南方奴隶制

黑奴托比虽然文中着墨不多,却是烘托主题的重要因素。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服侍艾米丽,年复一年,直到变得步履蹒跚。当市议员们来找艾米丽缴税时,托比接待了他们且在艾米丽的命令下赶他们出去。同时,托比作为艾米丽的保护人一共出现了六次。福克纳通过托比表现了一个可怜、善良的黑人形象,表现了他对南方奴隶制下受迫害的黑人的同情。在艾米丽去世后,他就没有了再存在的必要,因此,人们看见“他穿过屋子,走出后门,从此就不见踪影了”。他的消失表明奴隶制、旧秩序的结束是不可避免的。

三、小说情结与结局的深层含义

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艾米丽是南方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她的父亲更是南方文化的底线,因此,艾米丽爱上北方佬的故事情节导致所有南方美国人都无法接受,当艾米丽却不顾一切地要和这个北方佬荷马结婚时,却发现这个北方佬并没有此打算;最后,艾米丽杀死了他的爱人,并把他的尸体保存起来与外面世界隔绝一直到死都呆在自己的房子里。这个情节与结局恰恰说明了南北方冲突的不可调和性,在南方传统价值被北方文明冲击下发生的抵抗、无奈与无助的南方人的悲惨心态,也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的同情,对北方人的痛恨等矛盾心理。

参考文献:

[1]Richard King., A Southern Renaissance, (Oxford Univ Press,1980), P7.

[2]王道水. 象征手法在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运用[J]. 邵阳学院学报,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