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黑白色彩解读《盘旋的鸦群》

2019-02-03刘媛媛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摘  要:黑岛传治笔尖直逼军国、帝国主义,反战思想体现得十分强烈,所以作品屡屡遭禁,被称为是“日本反战文学中一位质朴坚定的优秀革命家”[1]。作品往往以幽默的文笔来讲述悲剧,荒唐之余又有无尽的无奈与残酷。黑白是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本文试通过对黑白的解读来分析黑岛的《盘旋的鸦群》反战思想与写作手法。

关键词:盘旋的鸦群;西伯利亚出兵;反战文学;黑岛传治

作者简介:刘媛媛(1994-),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曲阜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日本战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2

黑岛传治于1898年出生于一个农半农半渔的贫苦家庭。1921年被征兵前往西伯利亚,这段经历也为其“西伯利亚作品群”提供了充足素材。1922年因肺病免除兵役,回国疗养创作,1927年脱离“普罗艺”,加入“劳艺”,继续用笔揭露着资产阶级的丑恶行径,于1943年病逝。以1919年到1922年的军队体验为素材创造的《军队日记》、《盘旋的鸦群》等被称为“西伯利亚作品群”。

1927年发表的《盘旋的鸦群》,以日本帝国主义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十月革命为题材。在西伯利亚东部,少佐马约尔因为嫉妒手下的士兵武石与松木与自己喜欢的女性佳丽亚交好,而派两人所在的连队前去执行危险的任务,整个连队因为少佐的一己私欲最终葬送在冰天雪地中,第二年冰雪融化之际,人们通过铺天盖地的乌鸦发现了埋在大雪之下士兵的尸体。

*先行研究

关于《盘旋的鸦群》的先行研究,大多站在死亡主题或士兵与当地人的关系角度,如郭跻将内地与死亡联系起来;程培裴指出士兵与当地女性“单恋”的关系;河内重雄以《盘旋的鸦群》为研究文本,分析了当地人与日军相互利用的关系。这些研究中并未提到作品中出现的黑白颜色。文中多处运用了黑色与白色,本文拟通过解读文中出现的黑白颜色来分析黑岛传治的反战思想。

1.美好的“白色”

白色往往给人天真干净、未被污染的感觉。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白色是一种神圣而纯洁的颜色,不论是古籍神话还是传统服饰中,日本文化中的白都是独特且极其重要的。

1.1家乡之白

白色在日本文化中有着吉祥的寓意。《古事记》中,“その坂の神、白き鹿になりて来立ちき”(那山之神,化为白鹿而来)“その所祭る神は、是白き石ぞ。”[2](那里祭祀之神,是白色的石头)等,将白色与吉兆相连接,表现了古来日本将白色与信仰与灵性结合在一起。“白”寓含光明,成为天与神性的象征色[3],是表达了人们美好期盼的颜色,文中吉田母亲为吉田做的护身符便表现了母亲对他的祝福。

“母亲给的护身符贴身带着。那是用白木棉缝制的,相当大的袋子。”

護身符的白色象征了内地亲人对士兵思念与祝福,也象征了士兵对家乡遥远的思念。吉田第二天要去执行非常危险的任务,所以在前一天打开了母亲给的护身符。护身符确实保佑了吉田免于死亡。吉田将护身符中的钱分给了武石等人,武石也正是因为这笔钱买了酒与食物去找佳利亚,间接代替了吉田的死亡。

黑谷一夫指出《军队日记》中在大正时期人们对战争的反感,根据高崎隆治的《戸田城聖の生きた時代》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参军者消极应战的态度。作品多处描写了士兵思念故乡的场景,以及与当地人和平的相处情景,对战争的场景却并未着墨太多。士兵将这种思乡之情与当地人相联系,这也体现了底层士兵们思念家乡、毫无战意的特点。

1.2纯洁之白

刘容(2005)指出,“日本是一个感情纤细深沉的民族,在传统审美意识中多以素色、无色为美。”[4]据《续日本纪》29-355中记载,“白色乃圣朝重光照临之符”。白色是圣洁的,美好的,代表着最初的颜色。白色最大的特点便是其包容性,“不会像其他颜色一样传达出令人先入为主的感觉……这与日本人崇尚自然的理念契合。”[5]作品中对当地人的描写也用了许多白色。

①“能隐约看见她被洗得发白的裙子。”

②“唇间的白牙……露出了纯白的牙齿……”

③“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幼年学校辍学的克里亚,穿着有白色简章的军服从窗帘的阴影处探出脸来。”

作品中的原住民呈现的是普通农民的形象,因此很容易唤起士兵的人性与对温情的渴求。克里亚还尚处在年幼阶段,并不知道战争的恐惧,白色的军服象征着作为一个普通男孩最单纯的思想。

黑岛传治在《反战文学论》中提出“战争是可怕的……这是从个人主义的立场来反对战争。”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批评中,一直存在着“将阶级性与个体人性作为完全对立的两个因素加以考虑的倾向,这是不利于阶级斗争的。”[6]从一个受害者的视角来看待战争,纵使可以获得巨大的共鸣,但却无法凝聚起更大的力量来改变。“穿着军服的劳动农民甘愿成为天皇地主资本阶级的肉弹……阻止阶级同胞的杀戮战争,要将矛头转向国内的杀戮者榨取者的帝国主义资本地主……”,而在本作品中,黑岛将西伯利亚的农民阶级呈现在大众视野,将两国的农民阶级放在同一立场,站在同为战争受害者的角度。

1.3神圣之白

在《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众神为了使世界重现光明,设法召唤天照大神,天照大神现身后众神便用白色称赞天照大神。日本国旗白色底色寓意纯洁,正义与神圣,可以说“白色是契合日本人文精神的颜色。”[7]作品中大雪贯穿始终,却在描写士兵死亡之时才用了白色作为修饰词。

①“到处都闪耀着白色的雪……一直到地平线,全是白雪。”

②“稀薄的白雾迫近整个旷野……白色的旷野上零散分布的黄色肉体,被逐渐掩埋。”

文中有一段描写了少校在白雪中的本部唱起军歌《夕阳红》,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日本太阳旗,以及高举日本国旗纷至沓来的日本统治阶级及士兵。甲午战争后,战争与媒体条件充足下,战争的“义战化”煽动了民众为国奋战的义务和责任,当兵已经开始具有了与爱国同等的意义。联合国军撤退以后,在印刷资本主义与国内政党的主导下,对西伯利亚的“侵略”行为被披上了圣战光环。“军队利用武士道和大和魂,对军人精神进行宣传,士兵一边接受着报效国恩的理念,一边被当作奴隶一般驱使。”[8]在这面旗帜的召唤下,士兵在苍茫的白色大地上徒劳死亡,尸体散落在大雪中,与暴行一并被掩埋在白色之中。而那面白色,仍代表着正义与无罪,继续将无知的士兵引领到战场。

2.丑恶的“黑色”

黑色通常被用于葬礼,也就总让人联想到死亡。从“白黒をつける(辨明是非)”、“黑星”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中的黑还有罪恶、失败的象征。

2.1染色之黑

①“军服染上了乌黑的血。”

②“护身符被污渍和汗染的又黑又臭……钱也被汗和污渍染黑了。”

③“到达对面的时候,完全成了一个黑和尚。”

④“被磨黑的高跟鞋……”

在战争中,无论生命与感情,都会在战争的阴霾之下失去尊严。在思念家乡时被无情射杀的士兵,鲜血因为环境而变得乌黑,象征着生命的丧失;饱含亲情缝制的护身符,因为战争的苦难而变得又脏又臭,象征着感情的丧失;经历过无数次的败退与迁移逐渐变得麻木,在战争的硝烟中被染黑的士兵,象征着尊严与自由的丧失;原本家境良好的佳利亚因为战争逃难到此处,只能穿着一双磨损得发黑的高跟鞋,象征着富足生活的丧失。原本的颜色在战争中被黑色覆盖,士兵和西伯利亚当地人来说,战争象征着被剥夺与丧失。

在日本文化中,黑色还象征着空虚,虚无的含义,在歌舞伎的一些表演中也是用黑色衣服表示“无”。“黑色……是一种背景色……不主张自己的颜色。因此,黑色可以映衬任何的颜色。”[9]通过被“染黑”的事物可以看到战争所带来的损失,从而能让更广大的民众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获得共鸣。

2.2不详之黑

黑色象征死亡,這种象征意义来自于神道教,在日本古代神话中,黑色的发音与黄泉相近,黑色被看作是黄泉的传讹,代表着死者的世界。例如一身漆黑的乌鸦在日本便象征着灾厄与不幸。而文章末尾用了多达12个黑色来描写鸦群,使黑白的对比更加强烈。

“黑色的鸦群在空中盘旋。”

神道教认为,“神是清净的,厌恶污秽。”日语中有“黑不净”之说,意为死亡的污秽,是不吉利的象征。而这种观念在明治时代发生了变化,明治政府把为国捐躯的人作为神来祭祀,大力提倡“为国战死不是污秽”。在死亡的士兵中,并非所有人都抱着“精忠报国”的思想,很多人都是被迫派往前线。然而这种真相却不会穿到国内亲人的耳边,因为他们的死被层层大雪所覆盖,死亡原因是一纸不知如何编写的报告书。造成士兵死亡的是战争无疑,然而发动战争的却并非是战争本身。正如战场之上的鸦群出现的地方必然会出现死亡,然而死亡并非是鸦群本身所导致的。鸦群只是将死亡暴露出来,其所代表的战争是充满死亡与恐惧的,战争带来的黑色压抑暴露的并不只是战争自身的残酷性,也包括发动战争以及掩盖战争实质的罪行。

3.结论

白色掩埋统治阶级的暴行,黑色只是将白色的虚伪与软弱暴露出来;黑色是战争所带来的悲剧,是现象,而白色才是战争悲剧的源泉,是本质。“最能代表大正时期‘反战文学的作品,非黑岛传治的西伯利亚文学作品系列莫属。”[10]在义战名下的报效国恩使得军国主义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将被扭曲的爱国精神附加到士兵身上。黑岛并未否认这种爱国情怀,而是认为这种爱国情怀是被利用的。他站在了农民阶级的立场,以受害者的角度描写了战争的非正义性,控诉了帝国主义掩盖事实和军国主义的暴行,将阶级立场与人道主义立场相结合,将两国的农民作为一种群体进行了刻画,在谴责日本统治者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黑岛传治对农民同胞的批判与启示。另一方面,虽然站在广大的农民阶级立场,但由于对战争中士兵的身份没有做到全面的认识,只是以受害者角度描写战争带来的悲剧,而对给被侵略国所造成的生死悲剧并未提及,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黑岛传治还是有着日本人反战思想特有的局限性。

注释:

[1][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李芒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二页。

[2]杨俏村,胡媛媛.谈日本色彩文化中的“白”[J].大众文艺.2008.145.

[3]增田美子.古代服饰的研究——从绳纹到奈良时代[M].东京:源流社,1995:193-256.

[4]刘容.从色彩审美意识比较中日民族性格[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2):43-46.

[5]刘蕙.日本的尚白文化[J].现代交际.2019年第7期:96-98.

[6]黒島伝治.武装せる市街[M].定本黒島伝治全集:第3巻.東京:勉誠出版,2001:145.209.

[7]同5.

[8]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9]王正春.日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与文化[J].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李光贞.中日两国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研究评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2卷第4期:38-51.

参考文献:

[1]河内重雄.黒島伝治「渦巻ける鳥の群れ」論-シベリアの現地民にとっての日本軍.

[2]增田美子.古代服饰的研究——从绳纹到奈良时代[M].东京:源流社,1995:193-256.

[3]李光贞.中日两国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研究评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2卷第4期: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