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催生魅力数学课堂

2019-02-03钱静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学生

钱静

【摘   要】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致使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改重点倡导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召唤下,广大数学教师注重寻觅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搭建生活的桥梁,更好地打通感性到理性的通道,尽情地领略数学的魅力和精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学生

数学素有“科学的皇后”之称,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在很多学生的眼中,数学成了“抽象”“无味”的代名词,无法提及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是因为数学深奥、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内化和掌握新知,势必会影响学生知识建构的历程,时间长了,就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显然是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背离的。因此,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获取新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了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将遥不可及的数学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成长、发展,真正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一、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兴趣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以往的课堂中,很多教师无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知识面面俱到地讲解给学生,尽管讲得十分辛苦,但收效甚微,因为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大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他们才会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动力。

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一张生日party的图片,大家围着大蛋糕,唱着欢快的生日歌。这样的场景,立即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沉浸在幸福中。教师向学生问:“一般情况下,多长时间过一个生日?”“1年!”学生们说。教师接着说:“阳阳今年9岁,已经过了9个生日,而他的妈妈今年36岁,也是过了9个生日,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听后炸开了锅,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认为:妈妈36岁,应该过36个生日才对,现在妈妈过的生日居然和阳阳一样多,究竟什么原因?学生们想到是不是妈妈过生日的日子很特殊呢?那么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学生们兴趣满满地进入了新知的学习中。

上述案例,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富有趣味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新知学习充满了期待。可见,学生们在这样的状态中学习才是积极的、高效的。

二、运用生活素材,促进理解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难学,是因为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心智发展水平,都未达到教材相匹配的要求,致使他们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难以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来生活素材来帮忙,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更愿意接纳和理解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侧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师让学生准备了很多圆柱形包装盒。在新课中,教师让学生拿出圆柱形包装盒,动手探索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剪刀将纸质的包装盒,沿着高的方向剪开,然后展开,看展开图是什么图形。也有学生用纸将圆柱形包装盒裹一圈,去掉多余的部分,然后展开。学生们在操作中,发现无论是哪种操作,得到的圆柱侧面展开图都是长方形。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所得长方形和原来圆柱的关系,学生们发现所得长方形的长和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宽和圆柱的高相等,推导出侧面积计算公式为:底面周长×高。

上述案例,面对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教师没有全盘讲解,而是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在操作中得出了侧面积计算公式,使单调、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活力。

三、引入生活问题,实现活用

生活和数学有着广泛的链接和融合,培养学生的活学活用的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从“知识传递”转向“能力培养”,从“课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升华他们的认知,提升数学课堂的效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问题,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小数乘法后,教师为学生引入了这样的问题:五一节,小华和爸爸、妈妈开车外出游玩,将车开到了停车场,看到了停车场的收费办法:停车不超过2个小时,收费7元,超过2小时,每小时收1.5元(如不足1小时的,按照1小时算)。车在停车场停了6小时30分钟,大家帮助小华家计算一下,需要交多少停车费?很显然,这是一道富有现实性的问题,有学生想到了这样的算法:6小时30分钟=6.5小时,6.5-2=4.5(小时),4.5×1.5=6.75(元),7+6.75=13.75(元),显然这部分学生没有理解不足1小时当1小时计算,没有采用“进一法”的方法;也不理解“超过两小时,每小时收费1.5元”(6.5小时超过2小时,所以7元不该收)正确的算法应该是:6.5小时≈7(小时)。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相关的新知后,没有进行机械的计算练习,而是为学生引入了颇具现实性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将枯燥的数学问题熟悉化、直观化、形象化,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实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化落实到课堂教学实处,让学生经历深层、深刻、深入的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实现自由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德华.生活化教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19(22):107-108.

[2]鱼梅.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9(27):76.

[3]陈燕丽.借“生活”之力,舞“数学”之姿——浅析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9(26):14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