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2019-02-03许辉
许辉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从基础工作不到位、预算管理不深入、资金投放不合理三个方面,对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风险防范;风险管理
在市场全面发展及事业单位体系改革深化的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逐渐繁琐。即便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发展中,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给社会群众公益服务,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不以盈利为主,自身具备较强的公益性。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发展过程中,诸多业务活动实施需要得到充足资金支持。要想实现资金科学应用,提升资金应用效率,减少财务风险出现,加强财务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的意义
为了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应保证资金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让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建设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快速发展,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不断展现[1]。例如,一些行政事業单位没有给予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高度注重,在资金应用上缺少合理性,导致单位资金大量消耗。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结合资金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从根源上防止财务风险出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
(一)基础工作不到位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把工作重心放在业务管理上,对财务管理工作关注力度不高,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部分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将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提升到对应高度。其次,财务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多,没有根据财务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仅仅停留在基础核算上,阻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缺乏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没有对单位财务工作中潜在风险因素具体核查和评估,无法从根源上防范财务风险,引发诸多财务问题。
(二)预算管理不深入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而预算管理则是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算管理质量将会给财务管理质量带来影响,并且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运营发展。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存在预算管理执行和单位业务标准相偏离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单位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在预算编制上,没有按照业务要求进行,只是根据以往预算管理经验进行编制,没有把现代化预算编制方式融入其中,造成预算和实际之间有所差异,影响工作效果[2]。其次,在预算执行环节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应用中缺少对经费的科学管理,存在诸多预算外支出现象,一些费用应用和单位业务实施没有直接关联,出现经费私自占用、挪用现象。
(三)资金投放不合理
在新形势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开展将会面临各种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仅产生于财务活动中,同时也涉及了单位各个方面,尤其是经费应用和资金投放方面,应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高度注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即便不以盈利为发展目标,但是在社会效益上一般会给予充分关注。在此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资金投放和效益产出失衡,例如部分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比较理想,投放的资金成本比较多,但是服务质量没有跟随提高而升高。导致该现象的因素有两点,一个是单位经费应用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没有注重服务质量提高,另一个是单位财务审计比较注重经费应用的合理性,忽略经费应用产生的效益,导致资金应用不规范。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要想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做好财务基础工作,从思想意识上给予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高度注重,定期在单位内部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单位职工思想意识,给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支持。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强化财务风险防范管理意识,明确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在单位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并带领单位所有职工一同参与到风险防范控制活动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3]。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随着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过程中,应该对人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进行考核,真正做到专人专岗,定期对单位现有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将财务风险把控在合理范畴内。最后,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根据各个业务要求,科学建设财务管理机制,并通过体系规范财务工作,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目标。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所有财务活动的落实,从根源上都是给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服务,所以不可将财务独立划分到业务之外,应从财业融合角度入手,强化财务和业务管理,防止两者分离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在落实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时,从全面预算管理角度入手,从预算编制和执行两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在编制预算管理方案时,应结合单位业务和年度运营目标,让预算编制覆盖于单位各个方面,要求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带动其他部门参与其中,在各个部门的配合下,保证预算编制方案的全面性和专业性,降低预算和实际之间的偏差,促进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完成。其次,在预算执行环节中,应根据预算编制方案进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及时找出预算执行问题,通过修改预算管理目标,减少不必要问题出现,引导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三)合理把控资金投放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要想防范财务风险,关键就是科学控制经费应用效益。首先,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重新调整单位财务审计内容。在以往审计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采取自查、自评等方式对财务情况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方式不但无法保证财务审计的公正性,同时也不能发挥财务审计应有价值。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引进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单位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将效益产出融入到审计管理范畴中。其次,单位需要确定效益审计工作要点,在进行效益审计过程中,应将其渗透到各个业务活动中,从业务完成、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展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投放和效益产出情况[4]。最后,适当改革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方式,从过程审计方面入手,采取阶段性调查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效益产出情况进行考核,防止单位资产大量消耗,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效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其运营发展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各种风险问题。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及时找出行政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并采取合理的防范管理对策,将其控制适当范围内,降低风险给行政事业单位运营发展带来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种类和防范对策上也会存在差异,各个单位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设定风险防范和管理对策,减少财务风险出现,给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俊燕.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J].会计师,2018 (19):43-44.
[2]朱海凡.基于财务风险管理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J].财会学习,2018 (28):240-241.
[3]付小琳.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知识经济,2018 (17):58-59.
[4]周宁.信息化背景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 (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