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诗中的草意象
2019-02-03姚可欣
姚可欣
[摘要]“草”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在陶诗中反复出现,这毫无疑问地说明了它在陶渊明的心中是非同寻常的。我认为陶诗中的“草”不仅仅只是陶渊明耕种园居时所见所及之物,它几乎贯穿了陶渊明诗歌始终,全面地展现了诗人尊重自我、追求自由的隐居境况;高洁坚贞、豁达豪放的人格魅力;悠闲恬淡、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和其独特的生命意识。它在陶渊明诗歌中所传达出一定的内涵和寓意,对于展现陶渊明的品格性情、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 键 词]陶渊明;隐士;意象;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早就出现了草的身影,如《诗经》以草起兴: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从屈原《楚辞》里的香草美人,到后来王维、孟浩然的以草寄情。草本无情,但诗人有情,在诗人的笔下,草被赋予了无比丰富的意蕴,“草”意象背后有着诗人们暗涌的情感与意识。
但在陶诗中“草”是一个非常普遍却又不引人注目的意象,似乎陶公的诗被拿出来讨论之时总是离不开“酒”,避免不了地与“菊”“柳”“松”等意象挂钩,但却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个在陶诗中随处可见的“草”。实际上“草”的出现次数不比“菊”“柳”等意象少,甚至还要更多。在《陶渊明诗选》所涉及的一百首诗中,明确出现“草”的诗就有十五首。
而何以人们如此“无视”它呢?“草”看似平凡却又在陶诗中反复出现,显而易见,草在诗人心中是占据了一席之地的。我认为陶诗中的“草”对于展现陶渊明的品格性情、思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里我将从五个方面对陶渊明诗中草意象进行分析:
一、“草”既是具体的又是理念的
陶诗的一大特点就是日常生活化,他的诗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没有情节的曲折,他是透过普普通通随处可见之景及物来写他的情与心。
陶诗中的意象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息息相关。他诗中“草”意象不仅是陶渊明诗中之象,更是他的眼中之景,心中之象。他对于人生的独特体验自然地渗透进了这些意象之中,故而使得他的诗歌清新而不失淳厚,自然而不乏蕴藉,深刻却不呆板。他笔下的草就和他诗中常常出现的松、菊、鸟一样,看似寻常实已非寻常之物,它既是客观的、具体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陶诗中的草除了纯粹作为现实自然环境的点缀,被用来描写田园景象和反映耕种之难,还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和诗人所想表达的意向与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享受等。
二、用“草”表现悲凉伤感的情绪
以“草”象抒“愁”意的草意象,自形成以来逐渐发展定型为离别相思的审美符号,为历代文人所常用。借草抒情在不同诗人笔下,表现总是多姿多彩的。常用的是一种移情的手法,即将主观感情外化到客观事物上。实为人悲、人伤心,诗人却说是草悲、草伤心,这样就显得更为灵动含蓄。
陶渊明在《拟挽歌辞》从死者本身的角度出发来设想人离世的主客观情感,其中就有借荒草以哀景写哀,表达感伤的情绪。草在渲染悲哀气氛中的作用极强,因而在挽歌、怀古诗中,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意象。如《拟挽歌辞》其二中的“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和其三中的“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以“悲草”写“悲情”的主题十分明显。野草的荒野漫长、枯萎衰败预示着人烟稀少与自然衰落,其内在表现性与人抑郁、痛苦的情感结构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陶诗中的荒草与悲伤忧愁自然而然地便联系到了一起,从而达到情景相融的艺术效果。草本无情人却有情,因而小草亦被赋予了人格。
三、以草反映诗人现实处境与不苟于黑暗的高洁品质
《饮酒·其十六》中“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的意思是:房屋破败,悲风交作,荒草掩没前院庭。这句诗不只是单纯描写了陶渊明所处的饥寒困境,它还与诗上句“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相承,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表现出了诗人宁受冻挨饿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真性情。我认为这其中的“弊庐”“悲风”“荒草”也同樣是对现实官场的黑暗污浊的影射,诗人处于其中但却仿佛与其格格不入,诗人追求真善美,人格强健,个性鲜明,故而魅力无边。此外还有《归园田居·其五》中的“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一句是说诗人怀着失意的心情独自扶杖经过草木丛生的崎岖隐僻的山路回家了。其中的“榛曲”便是草木丛生、曲折幽僻的道路。
《归园田居·其二》中“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的“草”又不同于《饮酒·其十六》中的“荒草”。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这里的草应是表现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所以,从此诗中“披草共来往”和“但话桑麻长”来看诗人与乡邻的关系友好而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渊明弃官归隐之真正原因,本非仕途之达与不达,而是感愤于政治社会黑暗。这两种草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但反映的却同是诗人安于田园的现实处境和不愿被黑暗同化的高尚品格。
四、借“草”凸显其悠闲自然的生活态度
大多数的古典诗歌不会在一首诗里出现重复的词语。可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中,四句诗有三句提到了“草”。陶渊明打破了这框,这固然是诗人率性自然的性格使然,但如此反复地提到“草”,至少说明这里的草深深吸引了诗人的注意。诗的重点好像是在写种豆的辛苦,借以表达“但使愿无违”的生活态度。但是细读细品以后会发现,似乎草给诗人的印象不比豆子差。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的“盛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荒秽”——田中杂草,和“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中的“长草”。细细品读“盛草”“荒秽”和“长草”这三草,诗人用“盛”“长”来形容草茂盛到把豆苗遮蔽成稀稀疏疏几棵,这让我们感觉到诗人并没有像普通农夫那样为庄稼不好而焦虑着急,我们能够体味出的是一种调侃式的无奈和乐趣。陶渊明在意的并不全是耕种的结果,而是这个过程所能带给自身的感悟和体验。诗人并没有只把草当草,草在这里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象征的意义,这首诗很质朴,且质朴到了几近直白的地步,可诗意和情趣却是盎然,平淡之中见神奇。他的生活中也无处不是这些草,草早已成为他的田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面上看它们都是诗人在辞官归园耕种后所见之景和田居时所遇到的困难。但实际上通读整首诗我们并没有从诗中读出诗人的挫折感、疲惫感和耕种不顺的烦闷之情,相反,它透露出的是一种诗意的田园气息,表现出的是诗人旷达悠然之感和对田园生活的享受。在《咏贫士七首·其六》中的“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同样也可以体会出,陶渊明是将草与田园生活合一的。诗人借草来展现出了最真实的田园生活——被草色包围着的。
五、借草展现其独特的生命意识
草常被用来寄托生命短促的无可奈何的慨叹。有时以花草起兴,却表现出珍惜青春、积极处世的思想。如白居易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不同于此,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三》中两句“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则是借草木衬出人生易逝的悲哀。诗前半部以草木比兴,说人事之盛衰也如同草木。后半部则感叹人生不如草木,草木秋谢春生,而人死却不能复生。因此诗人深深地眷念着青春时代的美好时光。尽管同样是借草抒发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力的感叹,陶渊明却有着不同的立足点,他也肯定了草的意象代表了一种生命的坚强,但他却是借草的生命之盛来反衬出人的生命之脆弱,从而呼吁人们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陶诗的语言平淡自然中又可见绮丽与警策,而他的诗中所用的草意象也正是和他的诗一样,朴素却又有着巨大的张力。草意象贯穿了陶渊明诗歌始终,全面地展现了诗人的现实处境、高洁坚贞的人格、悠闲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其独特的生命意识。陶渊明将其诗中所蕴含着情感与自然草色巧妙融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合一的境界。伟人总把复杂之事容易化,而庸人喜把容易之事复杂化。正如一养生专家说:一切的功能饮料都不如白开水。我想这应该就是草意象在陶诗中处处可见却又不引人注意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邬树乙.简论陶渊明诗中的作物意象[J].大众文艺,2012(13):165-166.
[2]张海滨.论陶渊明诗中的菊花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75-76.
[3]张原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6):32-33.
[4]叶帮义.试论陶渊明诗赋中的浪漫情境[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4-51.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