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代人接力守护红军墓

2019-02-02沈卫东

党史纵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郑家红军

沈卫东

2009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结识了本文中的主人公郑为栋。通过交谈,我被郑家祖孙三代接力守护红军墓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想亲眼去看看,亲耳去聆听,亲身去体验这个普通的家庭所不为人知又感天动地的故事。于是,我踏上了山路,住进了郑为栋的父亲郑以清老人看山守墓的小屋,听他讲述红军墓和他们家三代人守墓的往事。

早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就播出了他们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护红军墓的故事,守墓老人郑学才被推选为央视“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23名候选人物之一。

笔者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来到了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长岭乡乌凤沟郑家老屋,郑学才之子郑以清告诉我:2002年洪学智将军回金寨探亲,深情地给红军墓题字:红军烈士墓。2008年9月,儿子郑为栋家庭被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军区政治部、安徽省妇联评为“情系国防好家庭”。2009年,郑以清自己被安徽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他说:“我们一家三代人守墓、护墓、修墓不图名不图利,没想到党和政府给我家这样多的荣誉。2002年,父亲临终前对我和我儿子说:‘我守了68年的红军墓,因为他们都是好人,是穷人的队伍,那年他们死得好惨,很多红军还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啊……”

红军血洒乌凤沟,少年含泪埋英烈

1934年11月初,中共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令红八十二师师长周世觉和皖西三路游击师师长高开文率领红军800多人,由苏区赤城熊家河一带去霍山、舒城、潜山地区开展游击活动。12月初,部队返回赤城地区,路经立煌县长山冲(今金寨县长岭乡境内)作短暂休整。少年郑学才看到借宿在他家的红军战士帮助家里砍柴、挑水、做农活,和蔼可亲,便也想当红军。红军见他年仅13岁,又是郑家世代单传,就没有批准他的请求。但是,幼小的郑学才心里已经把红军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这时,尾追而来的国民党第十一路军第六十五师第一九四旅第三八七团探知红军将途经乌凤沟返回根据地。12月2日,敌第三八七团连夜埋伏在乌凤沟的周围。第二天鸡叫头遍,红军离开长山冲,向乌凤沟前进,在乌凤沟两山之间突遭国民党军的伏击,伤亡惨重。上午10时许,红军转战至乌凤沟口,又遇反动民团黄英“老八团”的阻击。情急之下,周世觉令高开文率部突围,自己率领余部据守土地庙,等待天黑突围。结果,高开文等200余人突围成功,周世觉等600余名红军官兵壮烈牺牲,永远地留在了乌凤沟大山深处。

13岁的郑学才目睹了红军突围奋力拼杀的壮烈一幕。等到天黑敌人散去,郑学才喊来父亲及乡亲们,含泪将烈士们的遗体就近掩埋,在山坡松林中垒立起大小29座坟墓。由于当时怕被国民党发现没有立碑,细心的郑学才在每个墓前挖一条槽沟当作记号。以后的日子里,郑学才一边放羊一边捡来石块偷偷摸摸地垒砌红军坟。

长大后,郑学才除了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还念念不忘那些被他视为亲人的死难红军。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他都不忘修护红军墓。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喜极而泣的郑学才带着全家人和早已准备好的祭品、纸钱,来到红军墓前,倒上三盅老酒。全家人长跪在墓前,郑学才含泪告慰长眠在此的红军烈士:你们的血没有白流,革命胜利了。接着,他郑重地对身边妻儿说道:“家里分了田分了地,有了吃有了穿,可这些为我们流血牺牲的红军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有的还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啊,我不能让他们的尸骨没人管。我想把这些简易的红军墓打上石摆,让他们也能有好房子住!”

郑学才住到了离家不远的红军墓旁

不久,郑学才卷起铺盖,带着一盏马灯和一条大黄狗,在山坡上找了一处略显平整的地方,用松枝和茅草搭起一个窝棚。白天,他是修墓人,抡起大锤用钢钎开采石头,砌坟培土;夜里,他是守墓人,陪伴他的是一条狗和一盏马灯,还有400余名红军烈士的英灵。

长年累月,酷暑寒冬,郑学才守着一份清苦一份执著。晴天一身汗,雨里一身泥,辛苦劳累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吃完饭提着马灯又去守墓。老伴看着丈夫日见消瘦的身子骨,心疼地说道:“今晚就在家里好好睡个囫囵觉吧。”郑学才摇了摇头说:“我不放心啊!”

一天,郑学才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回家把牛放到山上,吃过早饭就开始了一天的修墓砌墓。当他把铁锤高高举起时,突然眼冒金花,大锤落在了腿上。郑学才两眼一黑,顿时失去了知觉,顺着山坡滚了下去,幸好被一棵歪脖子松树挡住,在离悬崖不到一尺的地方才停下。郑以清上山找牛时才发现悬崖边不省人事的父亲,将他背回家中。妻子看着老伴血肉模糊的身躯,心疼得说不出话来,眼泪簌簌地往下流。

郑学才醒来后看看家人,把目光落在了儿子身上。郑以清握着父亲满是老茧、冰冷的双手,喊道:“爸,你在家安心養好伤,今天我去修墓!”

就这样,两年多后,那大小29个土墓被砌成了简易石墓。红军墓修好后,郑学才白天种庄稼,夜晚住山上窝棚守墓。

按照山里的风俗,每年的春节和正月十五,郑学才一家人都像祭祖一样,来到红军墓前,过年烧上几张纸钱,叩上三个响头;正月十五送上一盏长明灯,让红军烈士在九泉之下也能享受到人间的欢乐。

清明节到了,全家人花费几天时间仔细捡扫墓地,清除杂草,给坟墓添上新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地处偏远的乌凤沟也未能幸免。郑学才被公社民兵指挥部按上了一个“以给烈士扫墓为名传播封建迷信”的罪名。之后,他白天由民兵看着参加改河造田,晚上学习“破四旧立四新”。郑学才想不明白,给红军烈士烧几个纸钱,磕几个头怎么就成了封建迷信?后来,时任金寨县县委书记的军代表、南京军区某团政委吕忠政来到长岭公社检查工作,听说山里有一户农家自发守护红军墓,就向公社干部提出要进行走访。公社干部只好如实汇报,说郑学才在劳动改造。这位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的老军人震怒了,指着民兵指挥部一帮人吼道:“你们这是在革谁的命?还有阶级感情吗?要是战争年代我早就把你们毙了!”

吕忠政立即带着警卫员找到工地上的郑学才,一把握住他的手,说道:“老郑,你受委屈了……”

在郑学才的带领下,吕忠政查看了每一座烈士墓,最后来到郑学才守墓住的窝棚里。这位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老军人再次握紧郑学才的双手,感叹道:“老区人民太朴实了!金寨县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十万英雄儿女。建设新中国,你们积极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良田十万亩,库区移民十万人。如今生存环境这样的恶劣,生活条件这样的艰苦,你心里还装着死去的先烈,我以一名老军人的名义向您敬礼!”

清明节是郑学才最忙的日子。乡里及周边乡镇的学生们,一批一批地来山上给先烈扫墓,郑学才既当“导游”又当“讲解员”,他一遍遍地把1934年那晚自己亲眼看见的那场惨烈场景讲述给孩子们听。到了午饭时分,拿出自己逢年过节都舍不得吃的熏肉、咸鸡免费招待扫墓的学生。

传承老人心愿,父子重修红军墓

渐渐地,郑学才老了。他从30岁在山上搭棚守墓,一直到72岁重病缠身才不得不离开朝夕相伴的红军墓。郑以清传承父亲心愿,继续上山守护红军墓。郑家老人的精神早已渗透了子孙的心灵,他们把红军墓里的400多名烈士当作与自己血肉相连的亲人。病床上,郑学才还惦记着红军墓,把儿子郑以清和16岁初中毕业的长孙郑为栋喊到身边,说:“我想把散落在几座山上的29座红军墓集中起来,今生可能是完不成了……”话没说完,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一时间,祖孙三代默默无语。因为对贫困县的贫困山民来说,要完成老人的这个心愿,比登天还难。一直低着头想心事的郑为栋缓慢地抬起头,目光深情而又坚定地看着爷爷,说道:“爷爷你等着,我到山外去打工,挣了钱重修红军墓。”

一个16岁的风华少年,本该是在校园里求知若渴的年龄,却带着全家人的心愿背井离乡。

送走了儿子,郑以清夫妇除了要侍奉年迈多病的父亲,还要操持一家老小的生计,剩余的时间就是替父守护红军墓。

一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风雨骤至,山洪暴发。住在窝棚里的郑以清从睡梦中被惊醒,他首先想到的是风雨中的红军墓不能被洪水冲塌。在狂风暴雨中,郑以清手里提着马灯,肩上扛着铁锹,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了几座山,查看每一座红军墓,疏通沟渠,修砌被水毁的墓穴一直到天亮。当郑以清疲惫地拖着满是伤痕的身子回到家中,妻子看到从风雨中归来的丈夫,扑倒在他的怀里失声痛哭。

山洪暴发,将郑以清家里的牛棚和关在里面的一头牛一头猪冲走。房屋后沿沟排水不畅,后墙根被雨水浸泡裂开了。郑以清安慰着极度伤心的妻子,说道:只要人好好的,东西没有了我们再制。

此时,郑以清的心情并不轻松,猪没了,一家老小年夜饭想吃一顿肉也没有了指望;牛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是几户农家共有的,还要赔偿别人家的损失。唯一让郑以清欣慰的是,那29座红军墓安然无恙。

郑为栋来到省城后,在一处小建筑工地找了一份搅拌混凝土的临时工。工地没有搅拌机,完全靠人工搅拌。正是盛夏,烈日如火,郑为栋和工友们不停地用铁锹搅拌着水泥和石子,挥汗如雨,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结出一层白白的盐霜。一天下来,身子就像散了架似的,皮肤晒脱了一层又一层。搅拌工人大多是新来的,因为太苦很少能坚持下来。而年仅16岁的郑为栋用一双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心中重修红军墓的心愿。

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是大别山人的禀性,少年郑为栋用自己的行为迎得了工友的信任,被推举为搅拌工领班。到了年终,老板以资金没到位为由,只发给工人回家路费。血气方刚的郑为栋代表工友据理力争,每人才带了1000元血汗钱回家过年。

过完春节,告别家人。郑为栋带着一帮工友来到了青岛市四方区一家砖窑。这家窑场因管理不善,资不抵债,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郑为栋找到窑场老板,老板审视着虎背熊腰、眉宇之间充满自信的年轻人,听郑为栋介绍自己的情况。郑为栋说:“家在安徽金寨县,出来打工挣钱就是想重修红军墓。”郑为栋接着提出自己的条件和承诺:“要保证打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要保证打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半年让砖厂扭亏为盈。”

听完郑为栋的自我介绍,老板满脸的吃惊和疑惑,却也欣赏小伙子的人品和志向。

郑为栋带着60多名工友和老板签订了合同。郑为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把工人、工时、工序安排得有条不紊。工人24小时三班倒,工人工资与产量挂钩,产量成倍往上翻,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大好形势,一个行将倒闭的砖窑场又重现生机,3个月实现了扭亏为盈。

到了岁末,老板把郑为栋喊到办公室说道:“通知大伙今晚聚餐,我要为大家送行,感谢你们辛苦劳动让砖窑场起死回生。”说完拿出一个2万元的红包递到郑为栋手中。加上平时积攒,这一年郑为栋带了3万元回家过年。

回到家,祖孙三代就开始着手修建第一座红军墓。

在郑家几十年无怨、无悔、无偿修护红军墓行为的感召下,乌凤沟乡亲们纷纷无偿出工出力。2002年春节过后,在郑学才一家的带领下,第一座烈士墓开始修建。村里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十二三岁的儿童都出了工,最多的一家半年共出了180个工。全村76人除去嗷嗷待哺的婴儿及生病老人外,68名村民全部上过工地。病痛中的郑学才虽然一个劲地埋怨自己老不中用了,仍叫孙子请来说书艺人在山崖下架了大鼓,唱《穆桂英挂帅》,为乡亲们呐喊助威。

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占地近700平方米的四阶拜台红军墓建好了。

2002年夏天,金寨籍开国上将洪学智返乡省亲,得知了郑家三代守护烈士墓的感人事迹。回到北京后,他手书“红军烈士墓”5个碑字,由中央军委办公厅用特快专递寄至金寨县委,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派专车把碑名底稿送到了郑学才手中。郑学才激动地告诉儿孙们:“我们郑家好大的面子啊,这几个字是无价国宝,你们得把它收藏得好好的,一般人不要给他看。”

2002年11月26日上午,寂静的乌凤沟大山里,天刚亮就响起了鞭炮声,金寨县武装部、宣传部的领导来了,山上山下1000多名乡亲像赶大集一样来看烈士墓。郑学才老人激动得一夜未眠,由孙子背着到镇上理了发,刮净了胡子,洗了澡,換上郑为栋从青岛买回来的新呢褂,由3个壮汉轮换背着来到墓前。老人看到主墓气派雄伟,墓碑上镌刻着洪学智将军题名的“红军烈士墓”五个大字,几十年梦想成真,禁不住双膝跪地号啕大哭:“先烈们,后人都来看你们来了,你们的血没有白流哇……”老人哽咽着告诉乡亲们,“这个墓中埋的红军最多,有180多人……”

第一座墓修好后不到5个月,郑学才的病情恶化,他让郑为栋背着到乡党委交完最后一次党费。这位牵挂着乌凤沟山坡上零星红军墓的老人,在得到孙子“一定会再修一座烈士墓,全力修好上山道路”的承诺后,与世长辞。

为了实现对爷爷临终前许下的诺言,郑为栋又踏上了打工修护第二座红军墓的艰辛历程。

这一年,郑以清因为操劳过度病倒了。为了不让在外打工的儿子牵挂,郑以清一直把自己的病情瞒着郑为栋,家里的农活全都由婆媳和女儿顶着。

2006年冬,郑家再次开始第二座红军墓的修建。第二座红军墓与第一座红军墓距离两公里,装殓所有散落的红军坟中200多位烈士的遗骨。郑为栋为修好第二座墓耗资2万多元。

2007年的清明节到了,郑以清、郑为栋父子像往常一样上山扫墓。父子二人跪在郑学才的墓前说:“您的最后一个心愿我们完成了,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听完郑家父子接力守护红军墓的故事,告别郑家老屋,郑以清、郑为栋父子把我一直送到红军墓前,并合影留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郑为栋的儿子又从父亲手中接过重任,继续守护红军墓。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郑家红军
半条红军被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坳
郑家彬 做演员,我希望独树一帜
与病魔抗争的“不倒翁”
十送红军
5年后,隐身等死的绝症好丈夫回到家门口(上)
5年后,隐身等死的绝症好丈夫回到家门口(下)
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