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饮暴食”只为增肥救父

2019-02-02张荣谦范亚齐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路子骨髓小男孩

张荣谦 范亚齐

聚焦热点

10岁的路子宽的父亲路炎衡,7年前不幸患上白血病。几年来,路炎衡一直靠药物维持健康,但自2018年8月份以来,路炎衡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靠吃药已经无法缓解,只能靠输血维持,医生建议尽快进行骨髓移植。经过检查,全家人只有路子宽和路炎衡配型成功。面对这样的结果,路炎衡坚决不同意,不断地说要放弃治疗。“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能拖累他!”

但路子宽的态度和父亲正好相反,他一开始就很坚决。当听说要体重要达到一定标准自己才能作为提供者,他拍了拍胸脯说:“我一定会让自己胖起来的!”

当时,路子宽的体重只有60斤,距离捐献骨髓的要求至少还要再涨30斤。于是,从2019年3月開始,路子宽“增肥救父”,为骨髓移植做准备。一日三餐要吃到胃胀,临睡前还要再吃一碗泡面。路子宽每日“暴饮暴食”的动力就是早上称重,每增重一斤一两就距离救父亲近了一步。体重增长到穿不下衣服,再到走路时大腿根的肉被磨烂。最终,路子宽的体重达到了要求。

多维解读

1.爱是撑起家的基石。儿子的坚决,父亲的不同意,这父子俩为彼此考虑,使这个家庭无比温馨。一句“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能拖累他”,一句“我一定会让自己胖起来的”,让无数人动容。病痛固然可怕,但大爱无疆。当我们携手并行的时候,勇敢属于我们,快乐属于我们,胜利也将会属于我们!

2.儿子易得,孝心难得。路子宽增肥救父的故事让人看了潸然泪下。能够在父亲病危之际,不顾身体健康,增肥救父,路子宽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他点赞!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古有为母亲尝汤药,今有子宽增肥救父,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30斤,涨的不仅仅是体重,更是一颗跳动的孝顺之心。

3.苦难,让一个人的力量更强大。一个十岁小男孩,应该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现在却把重重的责任压在自己肩上。“暴饮暴食”不再是以贬义的形式来形容一个吃货小男孩,而是以赞扬的方式来支持一个救父的小男孩。体重增长到穿不上衣服,再到走路时大腿根的肉被磨烂。他以一种坚持不懈的毅力,为自己的父亲续命。“那些打不倒我们的都会使我们更强大。”路子宽正是这样。

青年视角

在这个人人以瘦为美的时代,这个小男孩却做着截然不同的事情。别人都在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变瘦变美,而这个男孩却在竭尽自己所能,增加自己的体重。一个10岁男孩,体重近一百斤,这样可能会被同龄孩子嘲笑。童言无忌,却也最伤人;而且过多的脂肪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些都是他这个年纪不该承受却不得不去承受的痛。

(作者:王越昕)

10岁小男孩路子宽为了给父亲移植骨髓,努力增加自己的体重。不禁让人感动,也很暖心,说明了孝并不分年龄大小。网上时不时会曝出孩子殴打父母,向父母要钱,让父母还债的新闻。看到这些新闻时,不禁让人心寒且愤怒,这些不肖子孙也受到了网友的指责,还有那些为人所不齿的“啃老族”。当今社会竞争压力确实很大,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一直向父母索取,应当学会自己努力!

(作者:马万里)

小男孩增肥救父反映出我国目前可供移植的骨髓之少,人们捐献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捐赠自己的器官呢?对未知的恐惧应该是其中的一大原因。当然,其中也不乏自私的原因。封建迷信,在一些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都不行,更何况是器官。再者,老一辈人认为,人死去的时候,若是身体上有什么残缺,下辈子也会残缺……我们不强求每个人都做到捐赠器官这么伟大的事情,只愿能在他人困难时伸出援手。

(作者:张瑞)

时评频道

如果将孝道置于它应然的状态来评价“增肥救父”,路子宽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任何人都有为父母挺身而出的责任。但是,舆论之所以被这个新闻打动,可能是因为这其中体现着一个孩子的担当、勇气与坦然面对生死的释然。“增肥救父”的路子宽承担了一个少年本不该承担的重担,但他勇敢地扛起担子,没有回头。

(摘自《新京报》2019年9月10日)

“我送给我爸的生日礼物是骨髓。”9日是路炎衡采骨髓的日子,同时也是他的生日。在无菌仓里的路炎衡含着泪,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儿子给了我一个珍贵无比的生日礼物……感谢儿子为我付出的一切。”子宽看了后,说:“我送给我爸的生日礼物是骨髓。”路炎衡可能不知道,子宽非常崇拜他。子宽眼里的爸爸,会骑摩托车,还会修很多东西。提起父亲,路子宽言语里满是骄傲。祝愿路爸爸早日康复,为路子宽的孝心点赞。

(摘自“澎湃新闻”2019年9月11日)

捐献骨髓不是动个手术就能完成的事,而需要漫长的准备。从2018年父亲身体状况恶化之后,路子宽就开始为这次骨髓移植做准备。这并不只是要多吃饭增重那么简单,还要跟着家人到各地奔波,做各种检查,以及需要克服一个未成年孩子面对未来的恐惧。一切好运,只在争取,所有的峰回路转,都是因为坚忍一心。未成年的路子宽,是以“小小男子汉”的责任感,让这个家庭重见光明。这样的力量,足以动人心魄。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9月11日)

教师观点

“增肥救父”小男孩儿何以走红?

近日,河南辉县小男孩路子宽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他为父治病增肥三十斤。这件事让大家颇为感动。增肥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路子宽的乐观开朗却让人感动。

为什么为父治病的常人之举会让大家如此感动?在网络发达和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我们对道德和温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是社会的诉求,更是人心的诉求。亲人间的相互救助是血脉相连,不可断绝的。但是我们的社会中也出现了为了利益而不惜破坏父子关系的诸多事件。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家和才能万事兴。那些为了利益而不惜破坏家庭的人,确实应该警醒。路子宽,一个10岁的小男孩,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家庭的温情是一个人前行最大的动力,也是我们最大的心理诉求。

路子宽最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他为父治病的选择,更是为父治病道路上的坚持。努力增肥,对于一个10岁的小男孩来说是个大挑战。而且路子宽的增肥不是常规的“暴饮暴食”,他需要有身体质量的要求。这就给他增肥道路设置了许多的困难。那句拍拍胸脯说的话真正践行起来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终于,他的体重增长到穿不上衣服,到走路时大腿根的肉被磨烂,再到体重达标。路子宽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他为父治病的决心有多大。每个人都曾下过决心,可是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的是坚持,需要的是毅力。这个10岁小男孩的自律和坚持,又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生活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苦难是打不倒坚强的人的,或许它能打倒躯体,却打不倒精神。路子宽的一举一动,都在朝父亲的病魔挥拳。他带动着我们,一起朝着困难挥拳。无独有偶,5年前,湖南浏阳的林辉武被检查出白血病,同样是他的儿子林为源站了出来。为了达到捐献骨髓的体重要求,从3月配型到7月,林为源保持着一天五顿饭的节奏,稳定地增加着体重。四个月的时间,他成功增重17斤。这些孩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责任与担当,什么叫作爱。面对苦难,他们没有放弃;面对挫折,他们选择迎难而上。他们值得我们点赞,他们当是我们新时代的“网红”!

“爱人者,人恒爱之。”打开爱心,传递温暖。路子宽的增肥行动既让我们感动,但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我们是否在爱的路上过于羸弱了呢?

猜你喜欢

路子骨髓小男孩
骨髓穿刺会大伤元气吗?
扶起小男孩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4
最后一个夜晚
小男孩
野路子背后
谁救了比丘国里的小男孩
Lexical Approach
裸露
敲骨吸髓,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