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水稻苗情监测工作总结
2019-02-02杨世清
杨世清
摘要:介绍2018年休宁县水稻苗情监测情况,分析苗情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稻苗情监测工作的建议,为休宁县水稻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监测点;主要生育期;茎蘖数;叶面积指数
根据皖农办技函[2018\]30号文件《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安徽省水稻苗情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休宁县按照文件要求,积极开展2018年水稻苗情监测工作,按照苗情监测方案,认真、规范、科学监测,及时向省农委农技推广总站填报监测数据,上报应急调查情况和苗情监测报告,因时因田因苗适时提出田管意见,加大了对休宁县水稻生产的指导力度,为休宁县的水稻高产创建、超级稻示范推广、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18年共累计监测水稻苗情数据102点次,及时对各生育阶段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撰写了不同生育时期苗情监测、调研及应急调查等报告共13篇,圆满完成了各项监测任务,现就2018年度水稻苗情监测工作总结如下。
1水稻苗情监测开展情况
1.1监测点设置
根据2018年水稻苗情监测方案要求,休宁县6个中稻苗情监测点,结合休宁县水稻生产实际,在东临溪镇选取5位农户,6个田块,6个品种,进行苗情监测工作。监测点详情见表1。
休宁县的中稻播种时间一般都在4月底[CD1]5月初,移栽在5月下旬[CD1]6月初,为得是抽穗扬花期避开7月下旬和8月初的高温期,品种以两系杂交稻为主要栽培品种,两系品种米质优,出米率,产量高,越来越得到种植户的欢迎。
1.2监测点秧苗管护
6个点中4个是无盘旱育秧,这种育秧方式,是做秧床时施足基肥,出苗后不用施肥,只是做好病虫的防治即可,一个水直播点,这种方式,省略了移栽這一工序,关键点是大田前基肥深施,不可撒基肥做面肥,易损苗,大田做平整,撒籽要均匀,除草要在保秧苗的同时做到草尽。塑盘湿润育秧的基肥要撒在塑盘下的秧床上并与秧床泥浅混,塑盘孔里的泥要加到2/3后,才能播种,并播匀,不然每公顷的穴数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秧好一半稻,从2010年开始进行苗情监测以来,从农户的反映来看,无盘旱育秧是育秧方式中最简单最省事的育秧方式,省工省时省力省心。
1.3 监测点秧苗的病虫防治
几年来,秧苗期的稻蓟马危害较为严重,一般要求在出苗后二叶期左右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喷雾防治,移栽前7d用稻瘟灵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防治,带药下田,省了大田里打药的时间,药量,经济高效。
1.4秧苗素质考察
对6个品种进行移栽前的秧苗各项监测指标进行考察,指示见表2。
从表中看出,秧龄长的亿两优8号叶龄,苗高,苗干重都大于其它5个品种,2018年育秧季节由于雨水偏多,水育秧和直播田出芽率下降明显,好多田块缺秧严重,所以旱育秧的优势表现更为明显,而且还出现了旱育秧秧苗被别人拔走的现象。
1.5全县水稻前茬口及移栽类型
1.5.1休宁县2018年度水稻移栽类型
休宁县中稻面积15.8万hm2,人工移栽面积最大,抛栽面积次之,这是由于现在畜力翻耕和机械翻耕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从事翻耕农事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在农耕大忙时,就会造成翻耕质量下降,田间不平整,这样的大田人工移栽可以提高秧苗直立,而抛栽却由于田间不平整而造成雨天秧苗被拢堆在一起,从而影响移栽质量,更会影响后期的大田除草。
1.5.2休宁县2018年前茬口类型
从表5中看出休宁县中稻前茬口以空闲田为多,油菜面积仅为4.5万hm2,这几年,油菜根肿病的发病面积呈上升趋势,油菜苗很难保全保壮,再加春季雨水偏多,后期菌核病发生几率增大,造成油菜产量多年不增,成本大于收入,大幅降低农户积极性。
2移栽后的大田管理
2.1大田监测点肥水管理调查表
2.1.1监测点基础数据
移植大田后7d左右的时间,活棵后,对各监测点的大田穴数,公顷基本苗进行5点测量监测,制成上表数据。从上表看出,大田公顷穴数在1.5万左右,直播田是移植的2倍,而穴苗数一般在2个左右,基本苗最低的2.7万/hm2最高4.4万/hm2。
2.1.2监测点施肥及化除管理
在大田翻耕前每公顷撒入复合肥后深耕混合,一般移植7d,水稻返青后,施用分蘖肥进行除草剂施用,进行大田除草处理,施用期间保持田面水层3.33cm左右,这时必须注意,抛秧田块必须等稻苗直立活棵才能施用除草剂,不然水淹过心叶时施用会造成药害,这也是这几年旱育秧面积提高而抛秧面积下降的原因之一。经农户调查各监测点施肥时间和数量如下。
2.2 大田监测点病虫害防治调查表
按照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根据各监测点的田间病虫情进行针对性防治,通过对各农户的调查用药量和用药时间,形成上表和下表,一般在田间采集数据时也会根据各田块的不同病虫发生态势指导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休宁县的中稻一般大田防治4次,根据各田虫情适当增减药量。
3监测点数据常规采集与数据分析
3.1叶、蘖动态数据采集统计表
以基部第1节间伸长1~2cm时拔节为界,以前以5d为1次,以后7d为1次对6个监测点进行田间叶龄和茎蘖数据的采集。拔节前5d一片叶,分蘖快速攀升,拔节后7d 1片叶,分蘖快速下拉低,这与2018年的天气有很大的关系,拔节前,雨水不断,大田分蘖快速,而拔节后,近个把时间晴朗天气,利好于拔节后需要晒田控蘖的天气条件,无效分蘖快速消亡。
3.2监测点主要生育期与叶龄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在主要生育期对各监测点的叶龄茎蘖数进行采集,汇成上表。从此表可以看出水稻主要生育期生长态势与叶龄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水稻生长势的强与弱,以此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来均衡水稻生长。
3.3监测点主要生育期茎蘖数叶面积构成调查表
在拔节期表15、抽穗期表16、抽穗后20d表13对各监测点的株高、叶面积指数,总茎蘖数、平均单茎绿叶数、叶色比,及不同叶数的茎蘖进行数据采集汇总成此表,从此表的不同生育期的各项指标可以看到各个点水稻生长势,比如从拔节期里可以看出无效分蘖与有效分蘖的构成比例,可以对临界的茎蘖通过肥水管理促成为有效分蘖。
从始穗期的表16中,1叶,2叶的茎蘖全部死亡,而三叶期的也有成为有效穗的,叶面积指数也可看出水稻的后期长势预测,进而有针对性的保根护叶。
从抽穗后表17中的叶面积指数与前面的抽穗期指数相比,以此判断水稻后期长势及衰退情况,可以推断各监测点的水肥管理得当与否。以便具体指导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3.4监测点成熟期理论产量构成和产量表
在监测点收割前1~2d进行田间考种,并在农户收获后问询实际产量得出上表数据。
3.5休宁县水稻生产成本效益统计表
经过对全县15.8万hm2的水稻,不同的栽植方式的田块进行抽样调查及对水稻生产的物化成本及人畜劳力的成本核算,最后得出公顷收益为-177.5元。
4苗情监测工作的指导意义
4.1及时运用监测结果,科学指导水稻生产
通过开展苗情监测,准确掌握水稻生长发育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及时发布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因田因苗提出具体的田管措施,科学合里地指导水稻生产。
4.2有效地促进水稻种植关键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开展苗情监测工作,可以及时将无盘旱育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水稻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水稻减灾避灾等技术宣传和传播,指导农户生产,提高农户水稻生产种植水平。
4.3有利于促进农业项目的实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几年来,休宁县都在大力实施水稻高产创建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以及推广水稻良种良法等项目,苗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很好地与这些农业项目有机结合,苗情监测获取的数据积极为农业项目区及时指导水稻大田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理论科学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田间管理意见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地推动了农业项目的实施,做到了既完成水稻苗情监测任务又很好的服务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4.4有效地提升了农技人员为民服务的水平
水稻苗情监测工作需要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细细钻研,为广大农技人员施展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供了绝佳场所,让农技人员可以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5存在问题与建议
5.1加强对苗情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测水平
水稻监测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工作,要求監测人员业务能力强,必须加强对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建议省农委经常统一组织,对苗情监测员进行系统培训,规范苗情监测数据的调查、测定、填报和报告的写作,统一规范技术记载标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5.2进一步加大苗情监测的工作力度
水稻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农业生产措施,涉及到栽培、肥料、水浆管理、病虫防治等各个方面,建议将土壤商情监测和病虫情监测等有机的结合,统一纳入监测范围,加大苗情监测研究,工作探索和综合利用的力度。
5.3强化苗情监测工作与当地气象部门资料共享性
农业生产是露天作业,水稻生长的好坏都受到日照、雨水、温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制约,所有监测采集到的数据一定要跟当地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和参考,脱离了当地气象条件的农业生产分析是不全面的。建议农业部门要与气象部门联手,加强合作,气象部门要提供苗情监测有关的气象数据,共享气象资源。
5.4增加财政经费投入,加大苗情监测工作支持力度
开展苗情监测,是一项非常辛苦的野外田间工作,从水稻苗期到灌浆成熟期都要进行田间调查,工作跨度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定田、定点调查,采集报送数据。同时,由于监测手段较落后,监测数据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往往造成数据出现偏差,建议引进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以降低监测员的工作量和监测误差,提高苗情监测数据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