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学中微课教育模式应用研究
2019-02-01乔钰
乔钰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网络事业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等产生影响。尤其是我国教育事业,受到网络事业的影响,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化教育中,以此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我国会计专业教学中,运用微课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充分掌握专业会计知识,以此全面提升会计教学成效。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专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专业会计教学中微课教育模式的应用策略,以此提升我国会计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会计人员。
关键词:会计专业;微课教育;应用研究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网络技术影响,能够运用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如微课教育模式的产生,对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在专业会计教学中,应运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培养其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但目前大部分会计教育中依旧运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会计教学内容,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针对此种教育现状,在会计教育中能够应用微课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会计教学质量。
一、微课教育模式表现形式以及特点
(一)微课教育模式表现形式
微课教育模式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PPT式微课程,此种微课表现形式内容简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PPT作为载体,在其中展示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或者动画,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第二种,讲课式微课程,此种微课表现形式主要是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述,主要讲解重点内容。同时,在课中进行教学拍摄,在课后将教学视频发到网络中,使学生能够随时听讲,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种,情景剧式微课程,此种微课表现形式主要是教师与企业进行合作,对教材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并邀请专业的拍摄团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拍摄,经过剪辑最终形成完整的教育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二)微课教育模式特点
微课教育模式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是针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创造的全新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成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微课教育模式应用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具有四种特点。第一点,微课教育时间短,教学视频的制作仅是围绕重点知识进行讲解,视频时间最长不超过十分钟,以此节约大量课堂时间,使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第二点,微课教育模式内容精炼,微课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具有较强的教育针对性,使学生有效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印象。第三点,微课教育模式具有情境性,由于微课拍摄地点是真实场景,能够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从而对其进行教育,提升其学习效率。第四点,微课教育模式具有灵活性特点,只要有网络就能够反复播放教育视频,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会计专业应用微课教育模式优势
教育事业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因此,兴趣是最佳的教師。会计教学中,重视打好基础。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习兴趣,以此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其未来发展。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应用微课教育模式能够通过视频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扎实的掌握会计知识基础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会计重点知识学习的信心,使其能够快速提升会计知识掌握能力。
三、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方式
我国大部分会计教学中教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会计教学课堂中将自己作为教育主体,对学生进行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灌输,使学生难以理解本就枯燥的会计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略对学生开展实际操作训练教育,导致学生在未来进行实习时,难以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与实践操作结合,影响其未来发展。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未曾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姿态较高,使学生在学习中遇见困难时,难以与教师进行沟通,导致学生整体成绩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差。
(二)落后的教育理念
我国大部分教育都受到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会计专业教育也不例外。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都接受过应试教育模式,在其工作时,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教学理念较为落后,难以对学生开展现代化教育服务。因此,导致学生无法对企业发展前景难以进行有效预测,不利于未来的事业发展。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凭借成绩的高低判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成绩较差的学生难以建立学习自信。
(三)枯燥的教学环境
会计专业的学习本就是一项较为难以理解的科目,其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并要进行各种技能考试,对学生要求较高。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会计相关概念死记硬背,很少有教师能够对指导学生进行趣味背诵,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会计相关概念,此种枯燥的教育氛围,导致学生对会计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货币计量教学时,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概念,未曾通过实践锻炼加深学生知识印象,导致会计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利于培养优秀会计人才。
四、微课教育模式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策略
针对以上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行教育改革,利用微课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全面提升会计教学成效。微课教育模式应用会计教学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一)设计会计实训微课内容
会计专业教学应进行实训微课内容设计,针对会计实训教材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以此提升学生会计实训能力。会计实训能力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以及综合模拟实训。为有效的实现以上四方面的教育目标,微课教育内容设计中,应符合教材内容,并具有一定针对性,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专业会计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会计实训能力。在内容设计中,应注意合格的会计可以熟练掌握基础会计技能。并掌握不同工作岗位的技能,以此进行全面发展。因此,在微课内容设计中,应包含所有的会计实训技能,以此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提升学生学习会计兴趣,微课教育内容设计能够具有趣味性,通过实训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微课教育特点,提升会计教学效率。
(二)设计会计实训微课形式
会计实训形式的微课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PPT为教育载体,对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以及图像,使学生对会计实训产生全新的了解,以此有效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制作PPT时,应注意通过图片内容详细讲解会计实训基本技能,从而对学生进行专业会计教育。同时,在视频拍摄时,应注重实际操作的讲解,详细到每一步,在讲解实训重点内容时,应反复讲解,以此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印象。以此作为基础设计微课实训教育,将拍摄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中,为更多的会计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我国会计教学水平。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教育制作实训教育视频,在课前为学生播放,吸引学生进行会计学习。同时,教师在播放教学视频前,能够对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疑问进行观看视频,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会计专业的学习。之后,视频播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对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指点,不仅有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并且,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分组,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并进行小组比赛,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有效提升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使其产生属于自己的学习思维能力,以此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四)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技能
微课教育对教师要求较高,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以此制作专业的教学视频。因此,学校应对会计教师进行培养,使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并能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微课视频制作,有效提升其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技能。同时,教师在制作视频后,应对整节课的教育内容进行反思,不断完善会计教育,对学生提供专业会计教学服务。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仅增进师生关系,还有效促进学生进步。如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教育,在网络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此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会计教学成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育模式对我国会计专业教学产生一定影响,能够促进我国会计专业教学进步,提升教学水平。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广泛应用微课教育模式能够促进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对微课教育进行创新,改善其不足,使此种教育模式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现代化教育服务。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微课教育模式,提升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毕业后为我国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万华,郭军.基于微课教育的会计翻转课堂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学报,2018,31 (11):134-135.
[2]何庆芳.会计专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18 (05):216-217.
[3]刘震威.微课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的实用性研究[J].商业经济,2018 (04):172-174.
[4]李思瑾.基于微课教育分析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J].经贸实践,2017 (2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