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与分层级相结合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研究
2019-02-01陈永利
陈永利
摘要: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公立医院要制定内部考核评价办法,综合考虑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因素,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薪酬挂钩。在整个医疗活动中,护士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护士绩效管理是医院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因其所在科室在全院医疗工作中的特殊地位而显得更加重要,制定工作量核算与分层级管理相结合的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奖励方案,既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又是对其高质量、高效能工作的肯定,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要求。
关键词:工作量;分层级;手术室护士;绩效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有关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在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内容方面,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要制定内部考核评价办法,综合考虑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因素,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薪酬挂钩。”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院的绩效管理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医院管理和绩效考核,在医院内部薪酬体系上,要求“公立医院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自主进行收入分配,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人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整个医疗活动中,护士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医院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中,护士绩效考核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医院里,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与全院手术科室相联系,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因所在科室在全院医疗工作中的特殊地位而显得更加重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奖励方案,既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又是对其高质量、高效能工作的肯定。
一、依据制度概念
(一)医院工作量的涵义
医院工作量包括门急诊人次、出院病人数、手术人次等主要指标,是反映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和辛苦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医院中病人流量的指标,而科室的工作量,则反映医院中病人的流向。一方面,工作量为医院带来所期待的病人流量和流向,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可供持续发展的财务支持;另一方面,工作量反映了医院(学科)的人气,人气会增加品牌的厚爱。工作量是医院绩效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概念
护士分層级管理是指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后,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分层次使用。分别设立各层次考核标准,其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
二、基础数据准备
(一)层级系数
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职称、工作年限、学历水平等实行分层级管理,共分五个层级,系数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0.7、N1级熟练护士0.9、N2级初级责任护士1.1、N3级高级责任护士1.2、N4级专科护士1.3。辅助护士为非一线工作人员,不入层级。
(二)岗位系数
1.科护士长:主持科室全面工作,管理岗位,系数1.3。
2.副护士长:分管科室部分管理工作,管理岗位,系数1.2。
3.责任护士组长:三个条件全部符合,系数1.2。
(1)定科5年以上,N2级以上;
(2)专科带教老师;
(3)负责科室的科研、品管圈等工作的开展。
4.责任护士:共分六个岗位
(1)责任护士ⅠA:新入科、未准入;带教或指导完成各专业(除心外)Ⅰ—Ⅱ级手术巡回、器护工作,有学习笔记;层级N0。
(2)责任护士ⅠB:准入、定科已满半年未满1年;带教完成各专业(除心外)Ⅲ级手术巡回、器护工作,有学习笔记;独立巡回、器护各专业Ⅰ—Ⅱ级手术(除心外),有考核成绩及手术记录;层级N1,系数0.3。
(3)责任护士ⅡA:准入、定科已满1年未满2年;带教完成各专业(除心外)Ⅳ级手术巡回、器护工作,有学习笔记;独立巡回、器护各专业Ⅰ—Ⅲ级手术(除心外),有考核成绩及手术记录;层级N1第一年,系数0.7。
(4)责任护士ⅡB:准入、定科已满2年未满3年;带教完成心外器护工作,有学习笔记;独立巡回、器护各专业Ⅰ—Ⅲ级手术(除心外),有考核成绩及手术记录;层级N1第二年,系数0.8。
(5)责任护士Ⅲ:准入,定科已满3年未满5年;带教完成心外巡回工作,有学习笔记;独立巡回、器护专业Ⅰ—Ⅲ级手术(除心外),有考核成绩及手术记录;层级N1第三年,系数0.9。
(6)责任护士Ⅳ:准入、定科已满5年及以上;独立巡回、器护各专业Ⅰ—Ⅳ手术,有考核成绩及手术记录;专科组长或带教老师;层级N2级以上,系数1.0。
(三)班次系数
共分九个班次,责任班1.1、主班1.05、主班ⅠA0、主班ⅠB0.3、主班ⅡA0.7、主班ⅡB0.8、主班Ⅲ0.9、主班Ⅳ1.0、辅助班(非一线工作人员,一线工作人员被照顾到辅助岗位0.5、被安排到辅助岗位0.8)
三、手术工作量核算
设立工作小时分值和手术台次分值二个考核指标
(一)工作小时分值:每工作一小时,计2分,按天统计,按月累计。
(二)手术台次分值:按手术分级次,每台次手术费用小于600元,计4分;每台次手术费大于或等于600元小于900元,计6分,以此类推,每台次手术费每增加300元,加计2分,器护增加手术台次分值的20%。
(三)其他分值
1.单台手术时间连续超过6个小时,增计工作小时分值的50%,6个小时后每递增1小时,增计2分。
2.节假日、休息日,手术台次分值翻倍,但不再加计工作小时分值。
3.择期手术延至晚上12时后,增计20分。
4.二线人员值班分值,白班(早8点-晚8点),计10分;夜班(晚8点-第二天早8点),计20分。
四、绩效考核奖励
包含四项考核,班次绩效60%、岗位绩效15%、层级绩效15%、劳动纪律10%。
(一)班次绩效分值
护士长(责任班)班次绩效分值=全科出勤人员所有手术台次总分值的平均值×责任班次系数
责任护士组长(主班)班次绩效分值=责任组长手术台次分值×主班班次系数
责任护士(主班Ⅰ—Ⅳ)班次绩效分值=责任护士手术台次分值×主班Ⅰ—Ⅳ班次系數
辅助班班次绩效分值=一线出勤人员手术台次总分值的平均值×辅助班班次系数
(二)个人绩效奖励
1.个人单项(班次、岗位、层级、劳动纪律)绩效奖励
科室待分配单项(班次、岗位、层级、劳动纪律)绩效奖励=科室待分配绩效奖励总额×单项绩效奖励占比(60%、15%、15%、10%)
个人单项(班次、岗位、层级、劳动纪律)绩效奖励=科室待分配单项绩效奖励÷科室单项绩效分值总和×个人当月单项绩效分值
2.个人绩效奖励
个人绩效奖励=个人单项(班次、岗位、层级、劳动纪律)绩效奖励之和±其他考核奖罚
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充分发挥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体现能级对应,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而日常对护士工作量的公平准确核算,二者是约束和激励的有机结合,既侧重实际工作方面的数量考核,同时又兼顾了护士的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年限等因素,从而实现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学习成长等全方位管理,使护士绩效考核由原来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精细化,达到了人与岗位、人与薪酬的科学匹配,着力体现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及技术价值,激发主动性,调动积极性,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玲,王克芳,程秀菊.护士绩效考核现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 (10):110-112.
[2]柳萍,赵苗苗,徐秀玉.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 (1):69-70.
[3]朱剑.医院绩效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 (13):12-14.
[4]邓伟.新医改背景下分析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7 (4):237-238.
[5]黄滨,魏彩兰,韦海楼.护士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基层医院的构建与评价研究[J].蛇志,2014,26 (03):35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