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和实施探讨
2019-02-01谢东霞
谢东霞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机构,应该紧跟社会与市场的发展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但是,目前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内控部门人员由于人员编制问题,导致工作人员较少,对于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并不及时到位,因此,为使行政事业单位形成一套完整、严格的管理体系,就必须加强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内控手段,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保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将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和现状为出发点,探讨其今后的内控制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实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现存问题分析
(一)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监督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相对比较单一,内控制度的建设相对比较简单,因此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过于重视对外的业务发展,而忽视了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或者是将内控建设工作交予人事或财务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内控机构,“监”“管”不分离,很容易为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即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立了内控部门或者审计部门,也往往迫于种种压力,无法充分保证其独立性,对于财务部门的监督也就无法做到真实有效,对于财政资金的监管更是不到位,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财务舞弊风险。如近期查实的宁波市宁海县桑洲镇卫生院会计6年贪污公款740余万元,就是因为一人既是财务科科长兼会计,又实际履行工资发放、费用支出等出纳职责,一人保管财务章、法人章、空白支票等,就是典型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位。
(二)内部控制体系有待健全
内部控制工作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部门,其工作的涵盖面都十分广泛,涉及的工作内容也较为繁杂,要想让内控工作得到全方位的落实,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监督控制作用,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尤为重要。但是,很显然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甚至对于内控工作的范畴与内容都极为模糊。这种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就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无法全面展开,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评析标准与核查制度,从而无法保证内控工作的有效性,进而无法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三)预算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约束力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政预算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随着会计与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已经趋于规范化。但是,在后续的执行、监督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政支出时,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缺乏有效监管,在预算前考虑不周到导致财政支出时临时增添预算项目的案例比比皆是,导致财政支出超标,预算失控,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另外,在项目结束后,缺乏科学合理地预算绩效评估,无法及时对预算支出进行全面总结,不利于财政执法与监督约束,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足,缺乏积极性
有些人认为,进了政府部门就相当于有了“铁饭碗”,这种想法极为错误。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以服务社会群体为目的的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应该实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服务态度。而在个别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奖惩力度不足,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怠慢,无法实时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与社会动态,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内控制度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规范财政预算管理,避免资金的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支出,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把控,规范管理,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到为社会群体服务的工作当中。完善的内控制度有利于对财政资金的支出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其使用效率,避免非法挪用、占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单位的工作效率,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贪腐问题出现的概率,为建设廉洁型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二)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保障政府监督工作
近几年,随着廉政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已逐渐深入基层各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违法现象明显减少,但是,仍有个别单位顶风作案,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偷税漏税,做假账,虚报财务报告,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内控制度,有利于加强内部监督與控制,严格规范财务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对内部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有利于政府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监督。
(三)落实行政法规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依据我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各单位、企业都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由此可见国家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以此来规范各单位、企业的管理,约束自身会计行为。
同时,内控制度与风险防范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会加剧,而风险防范的核心在于单位内部控制。因此,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风险并加以规避、处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平稳健康发展。
(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减少贪污腐败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控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单位内部权力的监督与控制,及时将舞弊与腐败扼杀于摇篮之中,防止权力滥用,增强法律的约束力,更加有利于廉洁型政府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实施探讨
(一)增强内控意识,设立内控机构
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高效率、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各管理层与基层人员都必须提高对内控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加大对于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建言献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聘请专家讲座的方式,来培养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对于内控意识薄弱的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确保每位员工理解透彻。
其次,领导管理层在自身提高内控意识的同时应积极听取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内控制度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作用。另外,将内控机构与财务部门进行合理划分,设立专门的内控部门,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干預内控部门的工作,内控部门定期向领导管理层汇报监督检查结果,保证内控独立性。同时,内控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监督检查报告,通过社会监督来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健全内控体系,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内部控制工作方法,及时查缺补漏,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将内控体系的健全提上工作日程。在工作岗位的设立中,要严格落实“权责分离”的岗位制度,使关键岗位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的同时相互监督,使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体系整体化、规范化。
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借助于当前大数据的发展优势,将工作指标全面量化,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风险并加以防范处理。对于风险的预警、防控要及时进行总结,以提高今后风险的处理效率,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三)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约束力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政预算编制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对预算情况进行严格把控,层层审核,严厉杜绝预算超支的现象出现。对于已经通过审核批准的预算方案,严禁对其做任何改动,加大预算执行力度。而对于预算超支或者无预算的项目,财政拨款部门应禁止对其拨发财政资金。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项目之前,必须严格做好财政预算工作,并在项目结束后,及时对项目预算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评估资金支出是否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等,并及时向上级及社会群体披露财政资金的去向,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
(四)健全考核机制,增强员工积极性
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单位在社会群体当中的声誉。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健全考核机制,不定期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与服务水平,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定期组织对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及时督促工作人员了解最新法律法规政策,以使其工作能满足于不断变动的社会与市场标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群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也关系到我国行政事业的总体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加快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努力把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赵小刚.开发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系统破解管理瓶颈[J].会计之友,2016 (8).
[2]张娟.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经营者,2017,31 (8).
[3]温玉英.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