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董事财务学术背景及其影响

2019-02-01余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独立董事高管薪酬

余孟

关键词:高管薪酬;独立董事;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14日

从2001年国内企业开始实施独立董事制度,但效果却差强人意。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一个前提就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监督管理层规范经营公司,而且可以保护中小股东不受大股东利益侵害。公司的薪酬机制是否能够妥善解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上通常选取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这个指标来进行衡量。因而,公司聘请独立董事不仅能实现股东对经理人的有效监督,还能提高公司的决策能力和战略布局能力。证监会制度规定,公司至少要聘请一名会计专家作为独立董事,这为本研究提供一定契机,从独立董事具有财务学术背景的有效性研究其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和假设的提出

(一)文献综述。公司治理结构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董事会,其是否正规设立,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管薪酬机制有效性的发挥。其中,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影响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并且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对高管监督越有利,对高管薪酬契约的约束力越有效。张必武等(2005)以2001~200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总额。邱茜(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及其出席董事会的次数、得到薪资的多少与高管薪酬并没有显著相关性,但董事会规模、薪酬委员会的设定均和高管薪酬存在正相关关系。孙烨(2013)研究了国内民营制造上市公司得出的结论是,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越强,越会增加高管薪酬,提高薪酬-绩效敏感性。江伟等(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在薪酬委员会的比例越大,越能增强高管薪酬-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如果总经理兼任薪酬委员会成员,并且独立董事在薪酬委会中占比越高,会增强总经理的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罗进辉(2014)研究独立董事的社会声誉激励效应,也即明星效应,结果表明其社会知名度越高,反而会削弱了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严重。虽然研究样本不同,但董事会的特征、薪酬委员会等治理机构均会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从独立董事的人数角度,考察薪酬与业绩关联程度的文章比较多。但也有不少文献显示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会对公司盈余管理、绩效产生影响,可以充分利用其专业特长、工作经验、背景优势等对高管进行监督,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从独立董事具有的职业背景出发,考察其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为上市公司制定合适的薪酬激励机制提供借鉴。

(二)假设的提出。为了研究管理层报酬多少与公司经营状况好坏的关系,本文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除去一些宏观因素,很多文献中定义高管薪酬的概念也有差异。由于大家越来越重视高管薪酬问题,加上国内公司也开始引入并完成薪酬业绩激励机制,所以本文提出了假设一:

假设一:高管年薪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国内一些文献研究表明独立董事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可以更好地帮助董事会作出决策;二是加强董事会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监督。如果深入探究独立董事的个人特质,如职业背景、政治关联等,可以提高公众对于披露绩效的信任度。因为有着不同职业背景的独立董事,会有不同的工作经验、专业特长、社会声誉,这些都会对业绩有影响。我国证监会规定:“独立董事需具备5年以上法律、经济或其他履行职责所需的工作经验;至少有1名会计专业人士”。笔者在国泰数据库中下载国内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个人简历,归纳整理其工作经历、学习经历后发现,大多数公司倾向于选择有财务学术背景的独立董事,且还不止一个,因为其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才可以实现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相关,由此提出以下假设二:

假设二:独立董事具有财务学术背景会减弱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二、模型设计和数据选取

为了检验上述假设分别构建以下两个模型:

(1)wage=α0+α1roa+α2state+α3shr1+α4del+α5asset+α6year+α7ind+§ (1)

(2)wage=α0+α1roa+α2acc+α3roa×acc+α4state+α5shr1+α6del+α7asset+α8year+α9ind+§ (2)

其中,被解釋变量wage代表高管薪酬,解释变量roa代表公司业绩,acc表示具有财务学术的独立董事,控制变量state表示公司的产权性质,shr1表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del表示杠杆系数,asset资产规模,year和ind分别代表年份、行业变量。选取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截取2014~2016年的数据,其中剔除了划分为金融类、ST或*ST、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数据。

三、实证结果分析

对模型(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解释变量的系数α1=0.3274,控制变量的系数α2=-0.1043,α3=-0.0022,α4=-0.2373,α5=0.2836,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存在一种正向相关性,意味着大多数上市公司会依据公司绩效来确定高管薪酬额的高低,这也验证了假设一是成立的。

对模型(2)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看出解释变量的系数α1=1.7349,α2=0.1057,α3=-1.5172,控制变量的系数α4=-0.0985,α5=-0.0023,α6=-0.2089,α7=0.2815,均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回归结果说明,公司选择聘请的独立董事如果具有财务学术背景,会削弱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挂钩程度,进而验证假设二的合理性。探究其原因:首先,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规定,上市公司聘请的独立董事中至少有一位是会计专家,公司被动遵守规定聘请,同时公司给独立董事支付的报酬不足以起到激励作用,即会计专家没有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反而为经营者牟取私利提供了一层保护,降低薪酬与业绩的关联性;其次,当具有财务学术职业背景时,独立董事比一般的独董对如何生成会计报表的各项指标更加了解,从而更容易操作数据,帮助经营者弄虚作假。如果独立董事薪酬制定与绩效挂钩,但独立董事由于身兼数家上市公司,难免精力有限,如果薪酬激励不够,独立董事更加不愿意冒着大风险作出得不偿失的评价。故而,在这种背景下,具有财务学术背景的独立董事可能会选择与经营者合作,操纵会计报表中盈利指标,隐藏公司实际业绩水平,股东却被蒙在鼓里,进而降低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变量指标的可靠性,我们选择用托宾Q值作为公司绩效的替代变量来进行稳健性检验,进行数据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用托宾Q值代替后的回归系数为0.023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公司业绩指标基本可以用市场业绩指标代替,高管薪酬与业绩是正向相关性关系,再次证实了假设一的正确性。对模型(2)中,具有财务学术背景的独立董事与托宾Q交叉,系数是-0.0189,依旧在1%水平上显著,再次证明假设二成立。

五、研究结论

从回归分析的结论可以得出,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在公司经营效果越好时,高管更容易获得高薪酬,所以高层管理者应该从公司角度出发,为实现公司更好的盈利而努力。从模型(2)的分析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具有财务学术背景时,更容易操纵会计报表中利润指标,协助高管隐瞒股东公司真实绩效水平,进而降低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即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因此,为保证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加强对高管的约束力,首先,应该完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其次,公司聘请独立董事时可以考虑其职业背景因素;最后,国家应该出台后续政策对不按规定履行独立董事制度的上市公司予以一定的惩罚。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伟民.独立董事职业背景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09(3).

[2]谢德仁,林乐,陈运森.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更高的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基于薪酬辩护假说的分析和检验[J].管理世界,2012(1).

[3]罗进辉.独立董事的明星效应:基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考察[J].南开管理评论,2014(3).

猜你喜欢

独立董事高管薪酬
公司治理视角下国有垄断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研究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