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十日谈(散文)
2019-02-01张建云
张建云
1.谈真诚
一日,刘禹锡逛街。大概是老婆嘱托买面镜子。走到镜子柜台,见只有一枚清澈,九枚都是雾茫茫的。刘禹锡说,你这镜子好坏的区别太明显了,那些雾茫茫的镜子如何卖得出去?
老板笑了,说每面镜子我都可以做到清澈,但顾客往往不愿意买。因为清澈的镜子不能掩盖瑕疵,有个皱纹、多个眼袋、皮肤暗黄,一下就能照出。所以,不是长得面目姣好的人就不愿意买。
不买清澈的镜子难道还买昏镜不成?刘禹锡问道。
当然。老板答道,买昏镜者十居其九,而喜明镜者十难有一。先生您买哪种镜子?
刘禹锡立刻对号入座,想想老婆的长相符合哪个段位……
——这是刘禹锡《昏镜词》的引子。言外之意,这世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自欺、欺人和被人欺。
突然明白,为什么美颜手机那么受美女欢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生活的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越来越弱,不知道谁还愿意做本色人,说真心语,干近情事。
躺着中枪的人都喊冤枉,没觉得自己如何违心,怎么就被戴上一个“虚伪”的标签?
虚伪习惯,自古有之。
《大学》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怎么讲?
几乎每个人都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缺点,而却都不满足自己的收获、奖金和地里的庄稼,总觉得不太好,还差点。
有史以来,中国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特点:在不满足自身欲望的状态下,隐瞒孩子缺点,放大孩子优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偏离:用孩子的成绩和光环填补自己虚伪的空白。
我们常见家长在众人面前夸耀孩子,来,给叔叔背一段《弟子规》,来一段《三字经》。
我常不怀好意地拆台,问年轻的父母,你们会背吗?
年轻父母脸都不红,理直气壮地说,我不用背,孩子会了就行!
对于孩子,我们最应该给予的智慧,是正直的纯正品性。而纯正品性来自家长的纯正品行。
你想让孩子放下手机,你就应该先放下手机,而不是头也不抬地刷微信,嘴里大声呵斥孩子:赶紧学习切!你想让孩子读书,你就应该做好读书的准备并开始读书,而不是告诉你的孩子人家孩子会背哪些篇目,上了哪所重点。你需要一个孝敬的孩子,就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和颜悦色,说话温顺,不在电话里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行了,行了,还有事吗?没事我挂了!你想得到孩子的理解和尊敬,就在单位、在家庭、在路上堵车的时候平心静气地做好自己,不必点着孩子的名字,狠狠地说:为了你,我天天给你做饭,给你洗衣服,都长皱纹了,都长白发了,你怎么还不理解我呢,你还要我怎么做呢,你怎么才考这么点成绩呢?
这叫真诚。
唯有真诚可以解孩子逆反期之忧,唯有真诚可以破父母心中之苦。虚伪的真诚,比小偷更无耻。
2.谈独立
最近在家里安装了定时器,晚上11点自动关灯。所以,大人孩子要在11点以前上床睡觉。
女儿说有点过分。我说主要是服务于你,为了保证今晚睡眠充足,次日精神十足,养成时间观念,做事干净利索。
12点睡觉6点起床与11点睡觉5点起床效果不同。前者毁神伤精,后者养精蓄锐。何乐而不为?
人与时间是要有约定的。凡事定时。无论吃饭、睡觉、走路、娱乐以及读书。学会定时,便是学会自强。
大多父母喜欢催促孩子起床,一遍两遍三四遍,飞进被窝听不见。从小学催到大学。后来这孩子长大了,父母不在身边,也就听不到烦恼的催促。于是,问心无愧、变本加厉地睡懒觉。
我们一直觉得孩子长不大,永远需要父母呼唤起床。孩子们便在父母的呵护、督促、唠叨下心有抵触地成长起来。
实际,父母要做的是:早晨发他一个闹钟,晚上定好一个开关。
把孩子从弱者培养成强者是父母的责任。但,多数父母把孩子从强者培养成弱者,从优秀培养成平庸。
坚强的人总容易坚强,叫毅力;软弱的人总容易软弱,是放弃。
想让一匹马跑得快,一定不是在前面使劲拉拽缰绳,也不是在屁股后用力抽打,而是在马的耳边清脆、响亮地响起一记鞭子,使马儿振奋自强,从而快走疾奔。因为,鞭子声音响在脑海和心头了。
特意把儿子和侄女送到艰苦地区、艰苦部队。妻子也哭泣,父母总惦记。但,顶住压力,步步为营。如今,走过困苦的两个孩子逐渐获得新生。说话的语气,思考的角度,为人的谦逊,都已初见端倪。
自强,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大的礼物。但多数父母,用终日的忙碌和丰厚的物质培养了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急功近利、气傲心高的孩子。
每个好孩子,学习好、工作好、家庭好、事业好的孩子,都不是被别人监督和唠叨出来的,而是以自发地用工,努力地前行,用心地思考,快樂地存在打拼出来的。
绿皮火车的速度之所以跑不过高铁,是因为前者是用车头的动力带动整列车厢,后者是每一节,或隔一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
一个家庭想优秀也简单,让孩子和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动力,都知道日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也别拉后腿!
什么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即自身强健;息,为停止。自强不息,即自身强健永不停息。这是君子仿效天行健而应有的作为。
荀子说,一个明白人善于自强不息,解决麻烦,而不会求神拜佛、祈求上天,所以才会过好日子,有好收成。
原文——荀子曰: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我知道,您还是放心不下孩子,说他还小,还需要父母的陪伴、照料与呵护。好吧,我们讲个故事。
山东新泰市是古代的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刷朋友圈都没心思。这故事叫“杞人忧天”。
写完了。祝您放手。祝孩子独立。
3.谈自律
(1)
每次接受宴请的时候大多用左手持筷子,目的在于为满桌丰盛佳肴入嘴制造些麻烦。
对于一个钟情美食又胃口甚小者实在是个摧残,只能以用餐速度和节奏来阻挡自己的口腹之欲。如同车站、地铁控制人流的围挡,本来几步之遥,却让你转圈又转圈地排队。
如此一来,左手的“无能”便适应了胃口的顿挫。既然管不住嘴,就管嘴饭的手。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没有手的勤劳就没有胃的负担。
谁说减肥不成功?
(2)
每天早晨起床的前三件事依次是:开电脑,喝水,看手机。
电脑的开机持续2分钟,此刻可以喝掉一杯白开水,再打开手机看下昨晚是否有人问候和交流。
喝水的时间大约30秒,看手机基本两分钟,然后开始创作。程序不乱,每日如此,坚持多年。
严格遵守顺序。有时住酒店,手机就在床头,也是起身开电脑、喝水、看手机。
正常時间和空间内人要有顺序感。譬如有几个未接电话,会按照时间从头至尾回。不因为权贵与兴趣而挑肥拣瘦,顾此失彼。
在按部就班中成长,在登堂入室中成就,在循序渐进中成材,在步步为营中成功,才是一种成熟。
(3)
经常有人问我,每天都写文章,哪有那么多灵感?
很奇怪,为什么写文章还要灵感?一个从5年级坚持写日记,一直写到45岁的人还用谈灵感吗?
为什么天天写文章?
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天天要吃饭、睡觉、去厕所。
记者采访说,天天写文章哪来的毅力?
答:您能说一个人每天刷牙洗脸是毅力吗?
(4)
孔子说,人的学问来自三种境界:一、生而知之;二、学而知之;三、困而知之。
我是困而知之。最早觉得不学习就混不下去了,就学,就使劲学。后来觉得学习有意思,就学,就使劲学。再后来觉得学习是个荣耀的事、功德的事、良心的事,就学,就使劲学。
孔子又说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今快乐地学习,谨慎地做事。
如何学习?
每天认识一个字、背诵一句话、知晓一个点、领悟一篇文。好像这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又担心总向上没个止境而高处不胜寒,就“好好学习,天天放下”。
怎么讲?
学习就是学习,不要功利,不要急躁,不要虚浮,放下那颗是非之心。
(5)
有6种情况人是容易放纵的:
一、独处。独自一人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一个人所有行动的源泉。故,不得不慎重。
二、喝酒。在酒桌上端杯就有多的机会,所以尽量不喝。喝了咋办?喝而不多,多而不乱,乱而不淫。
一个人酒后的行为就是人性真实的泛滥。所以,注意修身养性。
三、遇色。经常外出,时有鲜花掌声,备受礼遇。便每晚自检:今天好色了吗?提醒自己平静如水、淡漠如月、旷达如空,莫被情色误行程。
四、得意。得意之时切忌说大话、狂话,因为那些都是胡话。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越是得意,越要平静。
五、花钱。消费的时候容易高亢,无论买台汽车还是买个土豆。面前的人都是来度化我们的菩萨。要说您,不说你。哪个在菩萨面前、在佛面前嚣张得起来?
(6)
对于心的克制,我们往往向前一大步,也就文明一小步。但,即使多小的一步也不放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克制自己一次,就意味着又战胜自己一次,又走过一个收获的秋天。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4.谈亲情
10点睡觉的时候女儿在弹钢琴。妻子关门,说有点吵吧?我说不吵,开着吧。
听她旋律有些熟悉,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曾经弹奏的曲子——《水边的阿狄丽娜》。
古希腊神话里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真诚和执着终于感动爱神而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国王不再孤独,幸运地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少女叫阿狄丽娜。
她在弹着,我在想着。
1977年,理查德·克雷德曼独奏了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在世界引起轰动。我也是被陶醉的一员。那时我15岁。如今15岁的女儿在弹着曾经感动我的曲子。时隔30年我又被感动了。这次不是克莱德曼,而是我的女儿。
有点奇怪,怎么就不嫌吵,而且睡得安稳?
儿子在家的时候,听着他在房间读《论语》,特地将卧室的门虚掩一条缝,让那个满是活力、尽是青春、单纯无暇的读书声伴我入眠。
有点奇怪,怎么就不嫌吵,而且睡得安稳?
女儿的钢琴声和儿子的读书声似曾相识。旋律轻柔甜润,腔调轻快优美,节奏动荡感人。好像在哪里听过?
真奇怪。
那日,在收音机里听摇篮曲,一下触发了回忆,是母亲的呢喃在耳畔响起。对了,孩子们的声音特别像母亲的哼唱。我突然呆住了。诸多意识都被驱散,心灵进入一种空明的状态,除了想要休息以外,再没有别的烦恼和欲望。
儿女的专注等于父母的呵护吗?
等于。真等于。
前几日母亲出差,我负责回家照料父亲。父亲略有痴呆,行动迟缓。晚上为他洗脚,早晨帮他洗脸。每当我做饭时,他便坐在桌子边等候。给什么吃什么,不给什么也不要什么。两餐之间,我在里屋写作,他在外屋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干点他认为力所能及的活。
瞬间涌出一股温情,不是儿子对父亲的孝敬,而是父亲对儿子的呵护。觉得在外屋独自行动的人不是我父亲,而是我儿子。
儿子小时候不也是坐在餐桌旁等我的饭菜吗?不也是一个人自言自语玩得津津有味吗?不同的是,父亲把垃圾桶里的垃圾翻腾出来撒得一地,儿子把抽屉里的玩具倒腾出来摆了一地。
那天有个感觉,我不是在照料父亲,而是在看孩子。
当我们静下心来,放下事情、事物和事业,抛开权力、名利和压力,开始阅读自己,体悟家人的时候,觉得天地之间真是宽旷。此宽旷来自真情、温情和性情。这就是亲情。这就是爱。
妻子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了。她说写的时候有一股力量,不知怎的,就写得好看,写得舒悦,写得放松。
她把字写好,我把文章写好,皆不是偶然。这世间没有偶然。而是爱的祝福、爱的嘱托、爱的进取、爱的宽容、爱的希冀、爱的融合。
妻子说儿子很长时间没来电话了。话音没落,电话响了。一看,儿子来的。
这是爱的心有灵犀,这是爱的天遂人愿。
5.谈家规
滴滴打车的司机一般都很客气,有的还对客人嘘寒问暖。我很奇怪,便与司机闲聊。
司机说,平台有个评价系统。客人结账时,可以给司机印象分:司机是否安全平稳驾驶?其次是评星,若客人不给五星,司机的分数就差,再次是在五星的下面有选项:夸夸司机吧。有如下选择:态度好服务棒,活地图认路,车内整洁,驾驶平稳。
司机继续说,我们会尽可能地让客人给我们好印象,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给人好印象。
打了高分有什么用?问司机。
一是奖励,二是优先派单。您说,哪个司机不为多赚几块钱?
有了系统的管理和考核,自然就有优质的服务了。这比凭揽客赚钱的司机不知强出多少倍。
当我把这个发现与朋友分享时,朋友说滴滴打车是双向考核,不单客人评价司机,司机也评价客人。对于那些不文明的顾客,司机也可以打分,若一个顾客被多个司机差评,则这个顾客的优惠就少,甚至派单就少,等待的时间就会长。
听罢,开始回忆我的打车历程,有无怠慢和粗鄙。
什么意思?
一个良好的评价系统可以让坏人变好;一个劣等的,甚至没有评价的考核系统,会让好人变坏。
考核系统就是要求的细化,细到可以调控人性。而人性之善,一种靠要求,一種靠道德。要求是他律,是法治;道德,是自律,是家风。
前几日受邀在河北省新华书店系统讲课。晚餐时,省店的总经理马先生起身说要请个假,因为旁边还有一桌客人需要照顾。半个小时回来,马先生说,张老师,我销假。
我说,您的请假和销假既是考核的必备系统,还是家风的良好体现。
有些人只请假不销假。如同领导安排任务,他做了。但做成什么程度,不向领导汇报。有一天领导问他事情做得如何,他理直气壮地说早就做完了。领导说,我一直等着你结果,做完了为何不与我说?
他继续振振有词地说,我到你办公室去,你没在!
这是典型的只请假不销假,这叫不负责。
多年前做企业的时候,针对此种情形设计了任务五汇报原则。第一种汇报,是当面。如果当面没见到领导,就转入第二种汇报:电话。电话没人接,用第三种方式:短信或微信。若信息不回,继续第四种:发个邮件。假如邮件也没见回复,好,最后一种汇报:代人告知。
请假与销假实际就是《弟子规》里说的“出必告,反必面”。即孩子离开家要和父母打招呼,回到家还要和父母打招呼。但,大多孩子回家之后,一头扎进房间,直到做熟饭喊了几次才出来见面。
这怨谁呢?
是我们没有在家里作出评价系统。
啥是评价系统?
家规。
如何制定家规?
先发现问题。譬如孩子一下学就没完没了看电视。当妈的苦口婆心怎么说都难以奏效。好吧,准备立家规。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丈夫先找自己缺点。比如到家不喜欢做卫生,经过这次家庭会议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定,每天下班回家先擦地。妻子也找自己缺点,说自己总爱逛淘宝,经过反省认清到不但浪费金钱,还耽误时间,从今天作出规定,每周只上一次淘宝。轮到孩子自检,引导他说出离不开电视的坏习惯。然后,一家三口展开白纸,将自己的认知写上,没人签字、按手印。您的第一份家规诞生了!
以后依法炮制,每个月最少作一次总结,将家规逐步完善,再订立出奖惩制度,就是一份完美的家庭评价体系了,此为家规。
6.谈金钱
山东有户人家,女儿生得好看。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同时有两家人来求婚。东村的小伙长得难看但家境富裕,西村的小伙英俊潇洒但家里贫穷。
父母犹豫不决,要女儿自己决定。母亲怕女儿羞于开口,说,你要是同意嫁给西村的就举左手,同意嫁给东村的就举右手。
女儿思考片刻,脸色绯红,两只手同时举起。父母感到奇怪。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睡觉。
这故事选自《文艺类聚》,名字叫“东食西宿”。
前驻美文化参赞车昭和先生与我说,母亲对他有个家训:钱,不能装错囊;人,不能上错床;儿,不能认错娘。
有个女明星出轨。既把钱装错了囊,人同时又上错了床。但,如果此刻当娘的能够挺身而出,批评女儿,力挺女婿,或许能对婚姻力挽狂澜。但,娘也跟着错。
看到那女明星一家对于钱不分青红皂白地热爱,就知道她的婚姻不是出轨的问题,而是女儿与妈始终就没在轨道上。
啥意思?
家风有问题。
一个家庭的金钱观决定着孩子的发展与未来,有可能幸福,有可能毁败。
某高官对孩子如此教诲: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益。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你不但要明确地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而且要作为唯一的目的。你的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服从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自己可以不要,但别人的你必须给。记住,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糊,你就离失败不远了。
利益,是个成功法则。但不择手段地攫取利益,就会被利益杀死。自古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因为不知取舍,凡事自私。
利益,永远是个好仆人,却是个坏主人。让利益做主,天下大乱,人之将死,国之将亡。一个人只为了利益而生存,实际是被利益降服了。言外之意:钱是我的老板。
林则徐对钱的豁达与客观值得我们深思,这一副对联广为流传。
上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下联: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聪慧,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
左右就是不给孩子留钱,您做得到吗?
一个人对钱的喜爱程度过大,对夫妻、儿女和父母的喜爱程度就会减弱。中国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很奇怪,为什么要让鬼去推磨,驴去做鬼了吗?
显然,人们有了钱就会做出一些不合常理、不合常规的出格事。比如让鬼推磨或者磨推鬼。
我觉得,除了温饱饥寒病痛的问题,尽量不要把钱放在第一位。最起码放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前面应该是爱、尊严和道德。
至于到底给子女留不留钱,您自己决定,但一定别忘记留下好家风。
7.谈温柔
老子的老师叫商容,有人说活了800多年,有人说活了100多年。一日,偶受风寒,身体不适。老子大概担心他一病不起,不久于人世。便问老师,有没有一个道理可以终生受用?
一个人提问题的水平,就是学习的水平,就是做人、做事的水平。
子贡也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孔子说有,一、宽恕;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问题的高明,回答问题的更高明。
当老子问这个人生的终极问题时,老师商容张开嘴问自己学生: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回答:在。
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都掉了。
商容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说:这是不是说刚强的东西丧失了,而柔弱的东西还存在?
商容使劲给老子点个赞,说:太对了,天下的事理全在这一句话中。
孔子回答子贡与商容回答老子有默契的相同,即:越宽容,越博大;越温柔,越强大。
实际,宽容和温柔都是勇敢。狭隘的人是软弱,暴怒的人也是软弱。真正软弱的人总想压制别人、使唤别人、战胜别人、呵斥别人和伤害别人。
男人宽容,女人温柔的生活,是绝配。可以温润出好日子,可以孕育出好儿女,可以延续出好家族,可以打造出好事业。
那么,是男人先宽容,还是女人先温柔呢?
一听这问题就是男人可能不宽容,女人可能不温柔。总是期待对方先做出让步。你若宽容,我就温柔;你若温柔,我才宽容。
总是期待对方先改变,那么自己永远都不会改变。或许这是个危险,待你真的看到对方宽容,他可能去宽容了别人;你真的体会到她的温柔,有可能已经不是你的温柔。
不改变自己,就会失去自己。失去自己,从失去自己所爱开始。包括夫妻,包括子女,包括父母,包括亲朋。
也就是说,夫妻的爱少了,子女的爱浅了,父母的爱淡了,亲朋的爱虚了。那么,就是快找不到自己的时候了。
男人之所以不宽容,是因为缺少爱。女人之所以不温柔,是因为太自私。一个缺少爱,还自私的家庭,是缺德。
何为缺德?
用狭隘与暴力来过日子,等于为儿女的路上洒满荆棘。儿女自然不会顺利,也不会荣光。需要花很大、很长,或毕生的时间去挣脱父母身上的狭隘与暴力。当然,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走出狭隘与暴力,因为父母给予他的都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如同风湿病,是在平常日子、不知不觉中受了寒凉而致,想要祛除谈何容易?
狭隘与暴力是一种毒,侵入体内,现于肌肤。平常无任何征兆,一旦遇到利益选择和情绪波动时便会爆发,每爆发一次,中毒更深一层,生命便短一程。
让儿女带着狭隘与暴力上路,是父母的无知,是对社会的破坏。因为,一个被红灯堵在路口而愤怒、骂街的人,是破坏自己心绪的人,是对家人传递负能量的人,是缺乏家庭教育的人。
男人寬容,女人温柔,既是生活的艺术,也是生存的责任。没有理由,没有先后,没有条件。谁的日子里都会有矛盾和风雨,当我正准备敞开怀抱宽容,却迎来你醉心的温柔。
8.谈出名
千里马之所以是千里马,不单有持久的耐力、过人的速度,还有不为人识别的外表。
啥意思?
谁都能一眼看出是千里马,伯乐该下岗了。
有个人卖千里马,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也无人问津。情急之下去拜见伯乐。对伯乐说,我有骏马想要卖,却没有人和我谈生意。想请您到我的马旁边走一圈,摸摸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我付您出场费。
伯乐应邀前往,导演行事。离开后,马的价格一天之内涨了十倍。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名为:一顾十倍。
不难看出,马的涨停是伯乐代言的功效。这叫名人效应。
所以,太多人想出名。
学校表彰大会上,校长当着全校师生表扬高考状元,直到大声喊三声时,那位同学才出现在台上。
校长问,是不是刚开始没听见?
学生说,不是,我是想让更多人记住我。
或许是个玩笑,但喜欢出名是人无法卸载的热衷。
近年来有个想法,什么奖都不去争,做一个终生不得奖,著作却丰硕,影响人心智的作家。因为打消攀比之念,每日读书、创作确有了一些成绩。但前几日组织推荐去评比一个略有分量的什么奖。心里便动了一下,想若真获奖应该搞一个怎样的颁奖仪式?
瞬间思考:我又输给“名”了。
即便如此,也比前些年强之许多。以前会面对即将参加评比的机会,想象出获奖的风光,生出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万丈豪情。
事实证明,一个总想出名,总想得奖的人是无法走远的。因为出名和获奖会成为行囊的负担和脚上的燎泡。待黯然疗伤、重整行装时,发现身边人超出自己很多。
对于名,我们要走过三个境界。第一是仰望,这叫尊敬;第二是走进,这叫追求;第三是走出,这叫看淡。可是,太多人只喜欢走进,不知道走出,于是被困在名望的迷宫里。
生活里的只进不出都是畸形,都是病态,都是疯狂,都是毁灭。最后,我们走进坟墓,这次真的只进不出。所有的只进不出都是坟墓。
活在红尘中的人是无法拒绝“名”的。因为,我们被别人夸一句也觉得舒服,被朋友圈点个赞心里也有悄然的欣喜,何况敲锣打鼓、掌声鲜花、迷妹围拥呢?
如何是好?
打开心的通道。
如同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六车道相对拥堵,若八车道、十二车道、一百车道怎么样呢?
将我们心的通道尽量拓宽、修平,让来来往往的名利之车随意、稳健穿行。
诸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出人头地,所以我们祝福孩子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学有所成、前程锦绣、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鹏程万里、名列前茅、无与伦比、无人能及……
但你是否希望他检点自己、克制私欲呢?
不然,再多的成绩,再好的前途也会被欲望消耗殆尽。
小时候在田地里干活,问及父亲为什么要除草。父亲说草与庄稼争肥料,不除草,庄稼无法丰收。
有人问我宇宙里什么最快,是光吗?我说不是,是欲望。而欲望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野草,不适时清除刈净,所有的成绩都会被之吃掉。
孩子也需要调理心境,克制欲望吗?
需要。特别需要。
如何做到?
你告诉他,学习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当官,不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考公务员,不是为了上清华、北大,也不是为了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
那为什么?
为了让自己幸福,为了让自己安静,为了让自己有修养、有道德、有责任、有境界、有胸怀。
如此,世间没有差等生。
9.谈人脉
河南商丘有个卖酒的生意人,酿酒水平甚高,待客热情周到,从不缺斤短两,在当地有些名气。但,就是卖不出去。
卖酒的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有人告诉他,是因为你养的狗太猛了。人家来买酒,你家那狗就龇牙咧嘴要咬人。
这故事选自《韩非子》,名称叫“狗猛酒酸”。
很多人心里都有一条“猛狗”。因为自己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有思想、有境界,对身边的人就发脾气、耍大牌、炫清高。多年以后才发觉,进步甚微,或停滞不前,也有的败下阵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于国家来说是人心,于个人来讲是人缘。人缘即人脉。
人脉,并非人情。脉,指血管,中医里表示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正所谓:血脉者,营养百骸,滋润五脏者也。
人脉,是一种彼此尊重、互为依存的契合。人,不但要对自己善待,还要对别人友好。才可以形成人脉畅通。通则不痛。烦恼就少,痛苦就少,成就就多。
中国的汉字很有深意,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從,三人是众。
啥意思?
多人在一起,才可创造成绩。
所以,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毛主席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人心齐,泰山移!
为什么你家孩子在幼儿园被打?
人缘不好,人脉不好。
很可能性格怪僻,也可能自私自利,还可能独往独来、不符人情。人家看你不顺眼,就打你;看你软弱,就欺侮你;看你没朋友、没伙伴,就抢夺你、侵略你。
毛主席是因农村包围城市的群众力量,才有武装夺取政权的有利机会。而蒋介石,自恃兵强马壮、将广兵多,如同那个卖酒的人,没有意识到骄傲的猛狗的危害,把绝对的优势消磨殆尽。
我最担心现代孩子的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不如他好。就容易骄傲和轻狂。傲者无亲,狂者无友。便会被几个别有用心的人吹捧。于是,心里也拴养了一条咬别人的猛狗。
孔子的学生子张与人相处的要诀值得我们学习: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什么意思?
尊重有本领的人,也容纳普通的、平庸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当然,再能扶贫济弱、携手共赢就更好了。譬如新中国于“联合国入常”,不是被非洲兄弟抬进去的吗?譬如,中国的“一带一路”,不是在打造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吗?
把自己的优势与别人分享,是幸福、强大和美好的唯一法则。但,要赶走身边和心头的那条猛狗。
10.谈教育
有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
这位妈妈不是像中国大多数母亲那样高兴得合不拢嘴,而是非常吃惊,问孩子,你怎么认识的?
伊迪丝说,是幼儿园老师薇拉小姐教的。
我们的思维是应该感谢薇拉小姐教学有方,能教会3岁孩子认字,多不容易呀!
而这位母亲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理由:我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1000万美元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拆掉几个村子,使好几百户农民安居乐业。而这位妈妈竟然破天荒的要求幼儿园赔偿1000万!
同劳拉三世幼儿园还有您一样,所有人都认为这位母亲疯了。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据说是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母亲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个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一片较大的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就请教那里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我问为什么?他们解释,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会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只好老实地待在水里。
母亲继续说,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为两只天鹅感到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劳拉三世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想象的翅膀,人们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这段辩护词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
我想知道,中国的幼儿园,谁在教孩子学习一年级的知识?
又有一个令中国人尴尬的故事。
联合国给几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们出题:请谈谈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
美国小朋友一直以为自己国家就是天下,不知道有世界,所以问,什么是世界?
非洲小朋友自小生活贫困,粮食短缺,问,什么是粮食?
欧洲小朋友正好相反,从小要啥有啥,不知道短缺的滋味,问,什么叫短缺?
中国小朋友则问,什么是问题?
您知道我想说什么了吧?
中国孩子玩的时间太少,补课的时间太多。
玩的时间少,就缺乏天性,因为天性被工具和流水线给扼杀了。补课时间多,就缺乏思考。只要不会,就想着上补课班抑或是查百度。
中国孩子不笨,为什么不思考呢?
答:没时间思考。赶紧知道答案,好赶往下一站。
于是,大多学生在知道答案和赶往下一站中长大、变老。
孔子对于教师有过嘱托。他老人家说,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山穷水尽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假若他依然糊涂,一知半解,不能完善地表达出想法的程度,就不要去启发他。孔子尤其强调一点,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这是《论语·述而》的原典: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们解释成现代意义就是:放慢做题的速度,不会,自己想,不懂,自己憋。把所有角度,所有可能都考虑到了,还是不会,好吧,问老师。
悲哀的是,我们的学生慢得下来吗?
慢不下来是无法快的,总想快最后一定会慢的。问个问题,社会有医疗事故,有安全事故,有食品药品事故,有火灾事故,而教学事故如何处理?
当我们不知道隐患在何处的时候,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到处都是敌人。本来已经很危险,却还沾沾自喜地说自己多么安全,多么优秀。
当一个学校在大门外拉上海报说考上多少清华北大的时候,请你也告知有多少学生送了快递、当了保安。当你很体面、很荣耀地说,某某名人是你校友时,请你也告知有哪个毕业生因为贪污腐败进了监狱。
高铁可以快,飞机可以快,火箭可以快,量子計算可以快,网络、大数据和区块链都可以快。唯独教育不能快。当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个跳楼的孩子和疯了似的家长时,那只是表面损失,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更大的损失我们却无从计算!
责任编辑 王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