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2019-02-01杨理连邢清华
□杨理连 邢清华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方案中强调的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再延伸和着力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特高计划”)建设的一条主线。立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研究探讨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是凸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需要,也是推进“特高计划”顶层设计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笔者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特高计划”项目建设,从校企等办学主体如何协同的视角,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以期业内能有所启发和借鉴。
一、协同教育理念的认知
一些具有整体性、重要性的项目或问题的成功处理,一般情况下,首先要用协同学理论去思考分析问题,运用协同的技术方法去加以研究和解决。协同学理论强调通过管理组织内部协同努力,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达到有序的逻辑结构,积极推进各项系统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过程,从而实现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协同效应。在一个完整的协同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并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1]。
高职教育内部质量管理中,通过协同教育理念去实现整体上效益,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在质量管理实践探索中的主要短板之一。培养高职大学生技术技能需要构建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能力、学训资源、“学习参与度”管理、协同研发等多个要素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多要素的对接面越大,其相互之间联系就越密切,协同的成度就越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就越好。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教授认为:“把学校与工场结合起来,并在真正的心理学的基础上办学的时候,新的一代必然会培养起来”[2],也是协同教育理念具体的认识和体现。
协同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4 个构成要素:
1.目标一致性。乔尔·布利克(Joel Bleeke)和戴维·厄恩斯特(David Ernst)教授指出,一个组织的“协作能力和意愿就是预测其能否成功的最佳标准”[3]。质量过程构成要素具有不同内涵和要求,对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积累的培养具有不同维度的影响,但质量过程构成要素目标指向只有一个,即符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所有人才培养质量过程和环节都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进行工作,也是质量过程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协同的契合点。
2.要素互动性。在协同教育机制下,质量过程构成要素之间的界限得到最大程度上削弱,尽可能地达成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体化管理和衔接,也促进了相关学训教育资源的利用管理效率,是教育多要素融合、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积累的培养成为质量过程构成要素共同的价值追求。
3.时空接续性。首先从时间连续上看,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有序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需要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体现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素逐步实现的过程规律。从空间连续上讲,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要兼顾到课堂教学与校企合作的实践学训,参加职业岗位现场、模拟仿真实训环境的能力训练。引入协同教育机制,可以确保质量过程控制构成要素之间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衔接性,通过“无序——有序——新的无序——新的有序” 的协同教育循环,最终提升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能力水平。
4.效果1+1>2。在协同教育机制中,质量过程控制构成要素围绕技术技能人才质量这个核心目标,改进各自系统内的管理过程和价值导向,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通过各自系统内的实施推进,在协同教育大系统的结构框架作用下,呈现出质量管理整体上效果的扩大和提升,从而能够达到非协同教育情况下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推进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分析
协同教育理念强调各个系统之间资源整合和有效互动,但其整合互动的效果还要受到高职院校这个管理组织内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过程因素的影响。
(一)个体因素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管理者、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多元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协同育人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具备较为深厚的高职质量管理方向的研究基础,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没有研究,就没有真正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无法推动协同育人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其次,作为高职院校层面的管理者,要熟悉近些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并根据这些重点发展方向拥有进行战略发展研究顶层设计的能力,例如上面提到质量过程构成要素的相关理论、管理技术方法、现实中该领域的发展重点及走势等等,都要熟悉地掌握。同时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点,决定了学校管理者还具备较宽的行业企业渠道,能够引进软硬各类资源合作积极参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例如高职院校教师个体上要具备多元能力才能胜任其岗位要求,整体上是专兼结合的师资结构,这些标准要求协同育人的管理者要重视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真正把高职教育利益相关方积极性参与融入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二)组织因素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质量管理组织,其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以及管理职能等因素都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的效果。所以说,协同育人的组织机构要健全,专门负责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来看,质量过程构成要素在学校层面要有顶层设计和相关制度配套,每个子要素相对应的某个职能处室也是一级管理组织,也需要对其专题领域进行顶层设计、职能管理以及制度的配套,它们相互促进和补充,通过专门组织机构和有效管理制度结构来推进人才培养系统的有效运转。
(三)过程因素
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质量过程构成要素之间的衔接、沟通、互补等因素也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管理运行的效果。协同教育育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作,涉及到组织职能界限的明确、各类学训教育资源的共享、质量实施环节的保障与衔接,以及过程要素实施成果的评价等,这些都需要在高职院校这个管理组织内进行统一协同和顶层设计。通过育人过程及其环节的充分沟通交流和多方位的参与协同,在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目标上达成一致,并形成共同的质量管理价值取向,在充分利用好各类学训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化解和减少各个环节质量组织管理者和实施者的利益冲突和管理分歧。
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充分考虑质量过程构成要素的协同:
(一)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布局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区域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和未来走势,客观理性分析设置专业在校内已有学训教育资源的支撑能力,在这两个前提要求下,企业的参与必不可少。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可以及时地把握区域经济一线行业企业重点产业发展、优势资源分布、人才需求及走势的最新情况,服务高职院校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和本校已有学训教育资源的实际,分类别有侧重地进行专业结构布局:一是对于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及时建设一批新专业,满足该类新产业领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二是对于传统产业下具有一定基础的一些老专业,要进行专业方向调整,重点考虑向一些新兴专业和交叉专业的方向靠拢;三是对于口径过细且无法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变化的专业,要下决心进行相关专业的合并;四是对于专业实力弱、市场需求低的专业,坚决予以撤销或暂停招生。
根据每年专业招生情况的动态分析,掌握最新的高职教育利益相关方对学校办专业的建议和想法,尤其是根据学生和家长对某一类教育专业学习的渴望程度来决定是否设置新的专业,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模式的重要补充。根据生源需求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完全体现“教育主体主观需求论”[4]的一种典型的专业设置模式。
(二)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
坚持“能力本位”“行动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观,是高职课程建设突出应用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职院校要真正做到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以及有关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及课程内容更新。
一是课程标准制订方面,要组建起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团队,而不能紧紧依靠专业教师自身,实现校企共建标准,根据生源差异和产业不同,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课程标准制订中。为达到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相一致的课程标准,要在参照有关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确保把行业企业专家、高职教育研究专家、学校管理专家以及专业骨干教师等都纳入课程标准的开发团队中来。
二是重视项目课程的开发。项目课程的成功开发需要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紧密合作来完成,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课程开发任务。企业专家在梳理产品生产、技能培训或技术研发等项目上发挥作用;而专业教师则要完成把这些来自企业的实践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项目。
三是在课程评价上,应以形成性评价的理念来进行组织设计。高职教育实践导向的课程结构正是关注学生包括与具体职业有关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要素,确保学生在面向新职业时能够获得新的技术技能和知识。通过采用形成性课程评价贯彻课程开发、研制、实施、管理和建设的全过程,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以此使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能力所需相互匹配,学生所学的课堂内容与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紧密结合。
(三)根据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师资资源与学训资源的配套
专业建设重点以及专业结构的布局是一个学校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力的结构性和学训资源的匹配性上:
一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具备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基本功外,还应有针对性地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职业性、开放性、高等性的特点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其特殊的能力结构要求。高职教育是多元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需具备多元能力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即包括专业教学能力、职业课程开发能力、技术研发服务能力等;在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上,高职院校要重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并注意在学训实践中完善专兼教师各自的短板。
二是学训资源是体现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类型特点的重要支撑条件,主要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学训基地、生产性工程中心等。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和侧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训资源的配置,学训资源配置在资源结构、资源配置、资源共享、资源成效评价等都要服务学校专业建设的思路,并注意资源配置过程中完善其配套机制,使其真正体现出效率优先、优胜劣汰,使专业布局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上形成自身特色。
(四)根据“学习参与度”成效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
“学习参与度”管理要重点放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上,真正体现高职特色,服务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专业建设和资源配置的成效。近些年,高职院校进入了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建设,倡导多元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被业界研究者和管理者所关注,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探索积累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但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各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水平的差异,高职院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上,发展层次和管理水平差异很大,这也使实力较弱的部分高职院校,在实现高职学生“做中学、做中教”模式中,没有发挥好该模式的优势,人才培养效果大大折扣。
通过高职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高职教育领域一些专家学者把多元功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内涵归纳为“产学一体、学训一体、训赛一体、研用一体”[5],这些理念认识在业内已逐渐形成了共识,对于我们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学生在学训实践中的参与度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当前,结合国家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应基于高职学生“学习参与度”成效,面向学校专业(群)建设,建设、升级一批综合性、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形成兼具实训教学、项目化教学资源开发、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果转移转化、技能取证与培训以及大师培育功能“产学研训”一体化的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
(五)根据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进行校企协同创新
基于高职院校新一轮的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围绕依托校企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学校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学校协同育人的成效:
一是实施技术研发平台布局的优化,突出与专业(群)的对接与资源的匹配,培育建设一批平台,升级一批平台。对接产业发展,依托高职院校优势专业群,建设集技术研发与服务、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于一体的技术研发平台,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促进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
二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科技开发应用中心”,分析市场状况、确立研究课题、促进科技开发、加速成果转让、解决科技成果的市场问题,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尽快地运用于生产。同时鼓励和促进学校科技人才向企业界流动,提倡学校科研选题面向应用技术,把为工厂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作为学校科研的重要任务,使“基础研究—工艺、产品开发—推广应用”形成有效衔接。
三是创建科技园区,使学校科研成果直接进人生产领域。科学园区是一种高新技术应用区,是知识密集型的科研与生产联合体。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把最新成果、最新技术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企业则可以利用领先学校的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综上,质量过程构成要素的协同育人除教务处、科研处以及二级学院等校内常规管理组织之外,应专门设立学校质量保障中心,由学校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牵头,邀请用人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企业专业技术骨干等进行协同管理。各质量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内部关系与矛盾,对质量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类管理,以保证整个协同系统的顺利运转与实施。通过上述高职院校开展协同育人的“五个根据”建设,可以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度推进与落地实施,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与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