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背景音乐对提升小学生课堂积极情绪的有效性研究
2019-02-01◆
◆
(上海市高境科创实验小学)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连接人们情感与行为的载体。在上世纪末开展的一系列关于课堂背景音乐的研究中,逐渐分化出的生理机制论和心理机制论充分地说明了音乐在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提升学习有效性方面的作用。
一、背景音乐的连接机制
生理机制的研究证实,生物的左右脑功能不同,左脑控制语言、阅读、记忆、逻辑思考和数学运算,右脑掌控空间关系、感知能力、艺术创作等。左右脑在某些情况下,内部的协调机制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大脑受到外界声音的刺激时,左右脑的语言加工区域是同时被激活的,极大地提高了大脑对声音的理解能力。
美国的Martin Gardiner博士在2000年公布了自己经过长期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人们通过心理延伸,将两种技能的发展连接在一起。当一种技能的培养和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另一种技能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背景音乐和学习之间有着正相关。这就好比蜘蛛结网,只要学会组织,点与点就会结成网。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多元智能。
二、课堂背景音乐提升小学生积极情绪的有效途径
(一)创造适宜的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创造环境的人是学科教师,所以教师的个人魅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音乐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师,他们没有“沉重”的成绩压力,而是更多从意识和情感上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音乐老师尽量不要以教师的身份自居,而是要把自己当作一个音乐的探索者,和学生一起发现旋律背后的情感奥秘。这样,师生的关系才能自然而然的平等,音乐也会摆脱“重知识传授,轻艺术感悟”的误区。
歌曲《我是一粒米》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粒米的经历。从小米粒的来之不易到被浪费后的气愤,再到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要珍惜粮食。这首音乐将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融于一身,胜于单纯说教的效果何止几倍。在这里,教师让学生扮演小米粒,随着旋律反复弹跳,模拟农民伯伯的劳动,在音乐中体会粮食的得来不易,升起爱惜之心。教师不再是师道尊严的“扑克脸”,而是和学生一起变身小米粒,感受它的“喜怒哀乐”,教师亲切自然,学生的积极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这就是环境创设后,对背景音乐有效组织的表现。
音乐本就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载体,以它为背景设计的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是死板的。例如,学生们不是四方齐整的坐在座位上,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安排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还可以让教师随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这也是一种形成积极情绪的良性循环方式。
(二)教学形式多样,内容相互渗透
现代音乐课堂上,教与学的方式都非常丰富。歌唱、欣赏、器乐演奏……不同的内容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着音乐辅助工具和辅助手段。即使是学习一首简单的歌曲,也可以分解成节奏练习、歌词朗读、乐器打击等独立又相关的部分,让学习愈发的精细化,使学习从满足功能向人本为一的方向转变。
《乘雪橇》是一首小学三年级的欣赏曲目。它的曲调简洁、节奏鲜明和美国热情奔放、活力动感的社情是一致的。曲子中偶尔穿插的铃铛和鞭子的声响,让人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人们驾橇扬鞭的欢快场景,很难不受到快乐情绪的感染。把它定为背景音乐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目的地分成四个步骤:第一,初听全曲,初步感受这首曲子的情感和情绪基调;第二,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场景,尝试用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第三,请学生多次仔细听辨乐曲中打击乐器模拟的音响,感知体验乐曲中马铃声、马蹄声、马鞭声和马鸣的音乐形象;第四,在乐曲音乐背景下进行完整表演,在加深音乐记忆的同时,获得快乐的音乐学习体验。既然这首乐曲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带给学生诸多良好的体验,教师完全可以将其设为课堂学习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中段时听一听这首乐曲,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用动静结合的办法,实现音乐和情感的契合,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一致。
对于背景音乐的选择,有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下学科的融合共性。最常见的是音乐和美术学科的结合,它们作为艺术领域的两大支柱,在功能和属性上大部分的表现是重叠的,所以很多老师喜欢让这两科互相助力。例如在学习色调、线条时,会根据不同的颜色情绪和线条情绪,为课堂选择不同的背景音乐。暖色调时,选择的是《春节序曲》《步步高》等欢快的乐曲;冷色调时,选择《北国之春》《铃儿响叮当》等乐曲。有的时候,音乐和文字也需要互相配合,让学生通过更多途径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得到“全情绪”体验,带来感知、理解、领悟等综合能力的跃升。
(三)充分体验音乐,增强自主能力
背景音乐从本质上来讲,是潜移默化的对人形成教育的作用。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可以充分地体验音乐中的主体和内容。有的时候,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还会激发学生二次创作的动力,让音乐在课堂教学中,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音乐,把音乐课堂的理念贯彻始终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全过程体验音乐的做法,也给了学生更多感受和尝试的空间。
《打字机》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管弦乐,乐曲用快速的旋律模仿打字机的声音,展现出诙谐幽默、动感淋漓的艺术特质。它同时还短小精悍,一分五十秒的时间里,蕴含着强大的感染力,很多教师会在教学环节的转换和教学游戏中,将这首小儿歌当作背景音乐,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跟着课堂教学的节奏,以此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也是在对这首儿歌的节奏音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无意识温习,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待温习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编节奏,节奏音型可以和《打字机》相同,也可以是受到启发后,完全崭新的创作。为了让创编的积极效果更明显,可以开展组际竞争,比一比谁唱得好,谁编得好,把音乐学习从外化转向内化,让学生充分地感知音乐的魅力,进而走进艺术,获得一种综合素养的提升。如此,既符合艺术学习的规律,也让艺术启智的作用发挥的更加明显。
三、结语
课堂背景音乐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情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愈见丰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感音乐和情感的相通性。这让背景音乐不只是一个工具,也成为一种践行新课程标准的手段,尽可能遵从生理和心理机制,从多个方面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所以,善于整合,并从宏观着眼、细处着手,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背景音乐的运用实效,为基础教育开辟新的实践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