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反思与发展策略
2019-02-01◆
◆
(临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需要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完成。在近年来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中,环境教育始终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无从着手的尴尬境地,需要教育部门与环保部门共同努力,着眼全局,全面推动环境教育工作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的发展。
一、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教材与课程规划
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学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展开的,具有系统的规划性,这本身也是学校教育的特征所在,但这也为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建设等带来了一定的误区。因为这些内容是无从考证的,潜移默化却又深远持久,又没有具体的知识考核,对于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环境教育工作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仅仅占据了较少比例,缺乏相应的教学体系,也没有明确的教材作为参考及指导。这样的教育工作实际上也会为教师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环保教育与其它教育工作不同,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要求,如面对废旧电池应当如何处理、酸雨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所有教师都熟悉的,再加上又没有专业的教材作为指导,所以教师对自己需要做到的教学内容很难有所把握。
(二)环保教育意识相对薄弱
环保教育意识相对薄弱,是当前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重要阻力所在。意识能对行动作出指导,显然这种意识的缺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有形的,或者说是考试的知识的讲解,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的讲解等,这些导致了环保教育的薄弱。环境教育本身并非是教育的本体,它是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而兴起的,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本身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开始阶段会有很大难度,尚需要逐渐引导教师、管理者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进而投入其中去学习与解决问题。而且在环保意识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主动性,缺乏教育与环保的自觉关联意识,即不能转化为考试知识点的教学都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国教育工作始终存在的弊端。
(三)环境教育形式单一
环境教育形式单一,也是阻碍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积极性高,但是持续性弱。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工作已经打破了学校、师生的局限,不再是单一的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学生不再被动地接收教师的安排,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等,这些都意味着如果教师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环保说教,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反感,甚至会达到相反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和改变教学方式,并以积极的心态开展环境教育。
(四)环境教育缺乏实践性
在当前的环境教育之下,还存在着缺乏实践性的问题。环境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贴合的,但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却未能真正地将环境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缺乏自觉结合的意识。事实上,环保教育并不一定局限于理论的说教,比如教师在校园中主动捡起一块垃圾,在校园建设中为学生安排好分类垃圾安放桶等,对学生的影响远比单纯的说教要深远得多。缺乏实践的环境教育,难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不利于环境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策略思考
(一)进一步深化环境教育意识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实现环境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校园环境教育意识,进而指导教学工作的发展。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学校环境教育意识,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全面推动现代化教育工作的发展,自觉构建发展谋略等,找到适合学生需要的环保内容。
(二)教育部门与环保部门要协同合作
教育部门与环保部门需要协同合作,如此才能完成环境教育任务。教育部门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环保部门拥有环保整体构建,需要在思路上达成统一。环境教育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而学生是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在教育中融合环保意识,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环保事业要从“娃娃抓起”,全面推动环境保护成为一种意识融入到人才的发展观念中。在实践中,推动环境教育在校园的开展,环保部门的融入,也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将环保由理论转换为实践,带学生去参观一些工厂、参观废物处理等,这些都需要环保部门出面协调,环保部门与学校的合作能够真正地推动环保教育走向灵活的实践。
(三)提升教师环境教育的技能
全面提升教师环境教育的技能,也是当前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发展过程中必须优化的环节。教师本身缺乏环境教育意识,是亟待调整的。从学校层面进行调整,帮助教师树立环保教育意识,将其引入到每节课的教学大纲中,并且在备课过程中有所体现。在组织环保教育过程中,教师刻意通过“说教”——不仅仅是道理的讲解,还刻意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达成这样的说教,如采用寓言故事进行讲解,还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进行配合等,这些都是提升教师环境教育技能的关注点。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学科,创设一些简单的实践、游戏等,以实现环境教育的发展。
(四)深入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
深入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为学生创设适宜环保意识养成的环境。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是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参与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全面关注到学生的成长。深入创建环境友学校,在硬件上,学校要加强基础环保机构建设,比如在校园设立分类垃圾桶、在学校建设上选用节能环保材料等,这些细节的建设都能在一点一滴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校园文化氛围的软件建设上,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活动,帮助学生去养成良好的成长策略,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全面推动现代化教学的发展。
在近年来的中小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结合自身教学工作与环保工作的全面结合,推动环境教育在校园中开展。环境教育不应当仅仅是环保部门或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所在,而应当切实地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全面推动教学的发展,达成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完成,成为日常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学生的成长达成互动,全面融入到现代教育的整个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