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园林景观”的实现路径探究

2019-02-01张浩鑫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23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景观

文/张浩鑫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洛阳 471023

“互联网+园林景观”是园林景观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由于当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产品的快速迭代,使得实现 “互联网+园林景观”的路径多种多样。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其和园林景观行业充分结合,并找到一条契合该行业属性的发展道路,便成为打破该行业传统模式的关键。

1、“互联网+园林景观”的多种形式

管学理提出的“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模式,使高校的景观设计专业和企业的实际项目得到拓展和延伸,更好地将创新设计成果转化成为市场需求的设计方案,实现校企双赢[1]。在鄂宇轩和杜晓旭等人介绍的“互联网 + 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中,一科研小组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售卖的同时,通过网络开设多肉植物微景观课堂及上传制作视频,传授基础景观设计理念和多肉植物的养护知识,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2]。马晓燕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政策,引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针对现有装置艺术的历史和现状,解读景观雕塑装置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作和应用[3]。J.R Wherrett介绍了他做的一项调查,利用互联网收集了一些苏格兰当地居民的景观偏好数据,从而提出了几个关于使用互联网进行这种基于视觉调查的问题。吴登华和王懿祥等人针对古树名木数量众多、分布分散,而又缺乏有效管护手段的现状,研建基于志愿者GIS的古树名木巡护智能手机APP,以满足古树名木日常巡护的应用需求[4]。霍雯从山西古建筑"建筑地图"化的必要性和"建筑地图"APP在山西的使用必然出发,以共时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视角进行"建筑地图"APP的信息架构,从而推导出山西古建筑"建筑地图"APP的设计方案[5]。

张向楠第一次系统性地对“互联网+园林景观”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并设计了一款园林景观网站。此网站是为了整合园林景观行业中的信息资源、发展用户量、建立园林景观行业的互联网经济,是以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为卖点发布和众筹产品设计为主,为园林景观的高效率、高标准、简约化生产为核心的产品推出和买卖提供的平台,其次是为传统园林景观材料的买卖提供交易平台[6]。

2、互联网背景下的设计新思路

T.J.Howard等人提出了“创造性设计过程”,采用工程设计中不同设计类型和心理学中的创意输出元素,形成了创意设计输出的复合定义。柳倩借大量其他领域的跨界设计案例的研究来总结跨学科合作的方法与经验,反思景观跨界的现实,并借此启发和思考未来景观设计师多重社会身份实践的新的可能[7]。S.Yasmin Sofia Hussain和Ismail Said在研究中指出,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之间应建立更多的连接,以解决城市居住区开放空间规划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一款园林景观APP中加入一些可供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交流合作的功能组件呢?

徐奕然在“问卷调查、访谈问询、参与式观察、认知地图、愿景卡片、模型布局游戏、开放展览、会议交流、主题活动”这九种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拓展了“网络数据挖掘、移动终端追踪、虚拟现实、数字城市、社交媒体、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这六种结合“互联网+”的城市设计的新兴方法[8]。陈虹和刘雨菡思考了"互联网+"时代对城市空间造成的影响,认为城市空间的组织将会趋向非均衡发展,城市功能分区将进一步模糊化,土地利用更加兼容混合[9]。

由此可以发现,互联网不仅连接了人与人,还连接了地块与地块、空间与空间。假设一款APP能够提供景观设计服务,那么这项服务的覆盖范围就会扩大至整个城市维度,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块的景观设计。

何春坡提出了“口袋景观设计表达”的概念,意为当代倚靠安装在“口袋”中的App完成景观设计表达的方法。在风景园林数据分析上,相关App有意或不经意地在“闯入”现代景观设计中,已经或将为风景园林的量化做出突出贡献[10]。陈鲲在研究中指出,研究APP景观设计问题有很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能为APP景观设计创作带来一些指导[11]。

3、商业模式的选择

商业模式的选择和运用对当代“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平台运营来说至关重要。

胡宇航在研究中指出,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为例,它采用C2C、B2C的商务模式实现商品在网络平台上的买卖交易,不仅打破了时空地域限制,而且商品多样化,证明了互联网+和云计算在零售行业中的巨大应用价值[12]。王峰分析了目前产业实践中互联网个性化定制的4种典型模式,提出了个性化需求的3个重要属性,介绍了规模化个性定制的一个基本核心和4个关键支撑[13]。

而假如我把景观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师的创意当作一种商品,那么把这种商品投放到互联网商业模式中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应用价值呢?

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提出,未来商业的需求点是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制造产品。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技术上的突破就是我们终于可以以足够低的成本和海量的客户建立直接的关系,保持一个近乎实时互动的状态,微博、淘宝、微信,都让大家不但可以完成点对点的沟通,还可以完成多对多等各种方式的沟通和协调。

4、多样化的技术支持

Shibo Sun、Xiyan Xu等人根据互联网数据分析,获得了“公园热舒适性的整体空间和时间分布情景”。Marco Conti和Andrea Passarella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数据管理范例,并将其命名为人际互联网(IoP)。IoP算法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物理学等领域对个人和社会做定量模型,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端到端的连接。

在互联网技术领域中,不得不提到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这两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王嘉宁和王策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服务型景观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14]。王圣霖和朱世范等人受移动互联时代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改变的启迪,将VR技术中的AR系统作为技术基础,开发了基于iPad运行环境的景观设计虚拟平台App[15]。

总结: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手机的普及,让移动端的APP比电脑端的网站更适合作为联系行业人群的工具;第二,辅助园林景观从业者进行景观设计的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第三,互联网产品的运营与推广离不开商业模式的选择。因此,设计一款移动端APP,将现有有助于景观设计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其中,明确用户群体,并结合一种主流商业模式,从而打造一个行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作为实现“互联网+园林景观”目标的一条合适的路径。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