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关键问题分析

2019-01-31邓元剑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3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监理混凝土

文/邓元剑 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30

安全、质量、工期、成本是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控制的核心要素,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造价控制要求、工期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监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管理人员,需要发挥更为突出的干预作用、问题揭示作用,严格落实质量监理、安全监理、变更监理,施工全过程绝不能有丝毫放松。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设监理制度就在国内各地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著并发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意味着我国监理工作正逐步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业界却少有权威文献研究监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所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现本文立足于这一空白点,就该问题进行详尽论述。

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要点

监理工作本身表现出极强的综合性、复杂性,监理人员在建筑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前,务必要对施工方案、设计方案、工期、质量要求等要素有全面且透彻的了解,如此才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掌控全局、合理协调,保证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引导项目公司、施工单位解决。

1.1 全面了解建筑工程基本情况

建筑工程拟建地点、地形地貌、地质勘查报告、土地购置情况、气候变化、市政管线分布、高程标准等均需要有大致的了解。监理工作人员可以将“施工图纸”作为基础,充分了解施工图纸中的基础形式、主体结构形式、建筑布置方案、给排水管网布置、暖通布置等,尤其是要了解工程中造价、进度、质量标准相关问题,在了解的过程中,若发现基础资料存在问题,需及时向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提出意见,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返工问题(现如今,已经有相当部分工程开始应用BIM 技术在施工前对管线碰撞、构件碰撞问题进行检查,所以监理人员在前期应该发挥的作用为监督作用)[1-2]。笔者参建的一品山湖商品房工程,在审理施工图纸的过程中,发现施工图纸因未考虑建设先后问题,地下室塔楼后期位置施工存在重大的质量安全结构隐患问题,及时提示项目公司、设计方进行合理调整处理,有效避免地下室后期塔楼位置抗浮不足的重大结构安全风险。同时,在审查一处分项工程图纸过程中结合实际,在确保质量、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变更方案,降低造价约200 万人民币。

1.2 充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编制方式粗放,是各个地区均存在的普遍现象,虽然部分地区的主管部门对工程施工组织的编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施工组织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及无针对性,监理人员在施工前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要求各个专业承包商,根据自身的项目班组人员名单,设备明细,管理力量。编制出符合规范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务必要和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供给计划、人员进场计划一一对应,以避免承包商简单套用其他项目或专业的方案[3]。

1.3 审查承包单位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不仅仅会影响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对于施工安全质量的管理能力,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理人员落实各项监管措施。现如今,在部分监理力量较为突出的工程中,承包商过于依赖监理工作人员的监管作用,现场缺少专职的管理人员,导致监理人员成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员、施工员。

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2.1 安全工作要点

2.1.1 常见危大工程安全问题

由于工期紧及节点工期编排不合理原因,部分危大工程和超一定规模危大分部分项工程,在方案没有完成编制报审批准的情况下先行施工,往往造成既成事实,整改困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情况;个别脚手架操作人员无资格证,以老带新情况出现;无有针对性对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导致操作人员本身及施工面均存在安全隐患。

监理措施:

(1)落实项目监理部安全监理架构,明确专业监理工程师和安全监理员的安全监理职责,编制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安全监理方案》、《安全监理细则》、《危大工程专项监理细则》。

(2)审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跟踪落实专家的意见。

陈士林等针对人参、三七、西洋参等药用植物土壤微生态环境失衡机制,基于大量田间试验筛选,建立了“土壤消毒+绿肥回田+菌剂调控”的综合策略,无公害中药材的土壤消毒剂采用低毒、安全的化学药剂,并配合土壤还原剂对根际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利用绿肥(如玉米、小麦、苏子等)回田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及有机质的含量,进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同时结合菌剂单独或与基肥搭配使用,有助于直接或问接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在中药材无公害栽培中有着较为持续的参考价值[28]。

(3)检查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到场履职情况,检查督促施工单位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坚持每天实施期间巡视、旁站制度,形成每一危大工程一台账管理,发现现场安全隐患问题应及时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并附上现场安全隐患照片,同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停工的,应以《安全监理重大情况报告》书面报告或电子快报当地政府安全监督部门。

(5)按规定组织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相关验收后方可下一步施工。

2.1.2 常见一般工程的安全问题

现场机械设备、临水临电、“三宝、四口、五临边”问题,这个贯穿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经常出现多次隐患整改,刚完成整改,马上又出现同一类安全隐患问题,施工单位安全员人数未按要求配置,权力职责力度不足,造成未及时整改,安全隐患情况频繁出现等现象。

(1)审查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审查施工单位的塔吊、施工电梯、脚手架。吊机等设备是否已按规定通过特种设备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备案牌、准用证。

(2)敦促施工单位按时上报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并如实审查。如实核查实施情况签发确认,从经济手段上掌控,使费用得到专款专用。

(4)按规定对重大安全危险源排查和建立台账。

(5)安全监理实际上就是从宏观审查到微观实施全过程,对施工单位提出要求、警示、督促整改,控制安全风险的过程。需要与当地政府安全监督机构、业主、施工单位等各方的配合支持。才能形成“实施→检查→发现隐患整改→验收回复→实施”的安全生产闭合循环管理,把安全事故风险发生降至最低。

2.2 质量工作要点

质量保证因素由人员、材料、机械、方法、环境构成,由于篇幅所限,这里着重探讨施工基础、主体结构材料、方法质量问题。

2.2.1 材料检查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质量往往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目前相当于一部分房地产建筑工程都采用“甲供主材、乙供辅材”的材料供给模式,监理人员一方面要确保甲供材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国家规范,另一方面要着重检查承包单位提供辅材是否符合质量规范要求(目前建筑工程“微利”趋势越发明显,部分承包商想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中采取劣质辅材以提高利润空间),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人员务必要把好材料关口,具体措施为:(1)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有针对采购、运输、仓储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2)完善材料监理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保证监理人员在原材料质量控制方面采用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3)实现各个分部工程的监管,可根据不同的施工内容,编制完善的《材料质量控制表格》,在表格中罗列具体的分项名称、材料数量、材料使用部位等,在承包商运送材料进入现场阶段,对材料进行逐一检查,同时检查材料是否有相应的检验报告、合格证书等,注意核对材料的批次;(4)坚持落实材料“复试见证原则”,在送样、取样的过程中,监理工作人员务必要落实现场监督措施,切忌懒惰、渎职;(5)针对质量不合格、资料不完整、技术指标模糊的材料,应不予进场,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将材料送离现场,监理拍照见证,列入台账;(6)在施工的过程中,若发现施工单位擅自应用不合规范的材料,应该立即下达停工令,要求施工单位整改[4-6]。

2.2.2 基础主体施工质量监理工作。

(1)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减少挖方量或者采取不正当挖方措施,可能导致塌方危险;挖方、回填过程中不按照规定分层开挖、分层夯实,或者采用一次碾压的方式或者汽车轮碾压的方式,导致土体压实密度不足,最终引发塌方;水泥搅拌桩等基础施工不到位、不规范;桩基础桩底未充分清理,桩基础扩底不规范;成孔存在塌陷、渣滓、倾斜等;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合施工规范,混凝土分崩离析情况严重;成孔内钢筋笼放置位置偏移;深基坑支护方法不当,结构施工未参考设计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未采取行之有效养护措施,导致水泥热化反应未得到控制,致使基础变形[7]。

监理措施:

注意检查地质勘查报告中土壤和现场土壤是否一致,检查基坑排水是否正常;检查深基坑支护是否有相关支挡措施,汽车行走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深基坑是否按照规定布置有效监测点;基坑回填料是否符合规范;填土是否按照规范分层开挖、分层夯实;检查施工单位在扩孔底过程中的技术方法,必要情况下会同有关单位对基础成孔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基坑挖坑完毕后以及桩基施工完成后,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集体检查,在确认质量无误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钢筋笼制作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浇筑高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钢筋笼变形的情况;注意检查土体位移情况,若存在异常应该立即停止施工;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及时做好了基坑排水;着重检查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热化养护措施是否合理。

(2)主体结构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模板安装存在缝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最终形成蜂窝、麻面、露筋等问题;模板安装不牢固,模板支撑体系不稳定,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坍塌安全事故;钢筋未按照规范绑扎,钢筋密度不足或者钢筋过密,导致最终成型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过关;混凝土浇筑方式不合理,浇筑超过3m 未使用工具辅助,导致混凝土成形后出现露筋等情况;混凝土振捣方法不合理,导致混凝土未能够充分留置模板各个角落,以至于最终成型结构不符合施工要求;混凝土没有专人养护,水泥热化反应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至于混凝土结构出现龟裂。

监理措施:

模板安装完成后,钢筋放置完成后,重点检查模板的拼接质量、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牢固,重点检查钢筋密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浇筑混凝土前,重点确认钢筋位置是否合理,检查是否按照规范放置垫块、扎丝脱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采用旁站监督的形式,检查混凝土浇筑高度是否合理;混凝土在养护的过程中,定期对现场进行巡检(主体结构施工投入大,部分监理人员仅仅采取事后监管措施,以至于工程后期出现大量的整改情况,工期、造价均受到严重影响,和监理工作的初始目的背道而驰,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加强监管以避免返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监理的作用尤其重要,监理工作人员务必要认识到事前、事后应该落实的监督管理措施,从保证安全、质量、工期、造价的角度对承包商的行为进行干预,提前发现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如此才能够保证按时、按质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监理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