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为我们炮制了“农残大餐”?

2019-01-31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9年15期
关键词:农药农产品监管

《中国农资》记者 韩 玮

近日,浙江温州市鹿城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德政农贸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该市场商贩周某由于所经营的韭菜中多菌灵农药残留超出限量值0.13倍,涉嫌构成“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就在去年的大检查中,周某销售的韭菜就被检出含有氧乐果、腐霉利成分,其中腐霉利超出限量值13倍,高毒农药氧乐果超出限量值120倍。这是温州市首例因贩卖药残农产品被行政拘留的案件。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的日益严格,我国因为农药残留超标导致被欧盟国家通报事件频发,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农残过量谁之过?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农药、化肥施用是提高农业产出率的重要途径。农药在病虫害防治、去除杂草、人畜传染病控制、农产品产量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农药的大量、过量、甚至滥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日益严峻,给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对外贸易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

打开浏览器,搜索“农药残留”,各种触目惊心的标题赫然于眼前,“农药残留,健康的隐性杀手”“农药残留对身体的危害”“农药残留正在严重危害中国人的健康”,这些极具煽动性的标题一次次的让我们对手边的蔬菜水果产生怀疑。网友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出了各种消除农药残留的方法,殊不知,绝大多数网上的方法都收效甚微。

其实,消除过量农药残留危害的责任本就不该落在消费者头上,层出不穷的农药残留过量农产品违法销售事件的背后,是我国农药的滥用和监管的不力。

自1996年以来,我国农药使用量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农药使用量是 1996年的1.54倍;2010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但从绝对量来看,全国农药使用量依然高达180万吨。

但是与农药大量使用相伴随的是农药使用方法不当。滥用、误用高浓度农药等更加剧了中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窘境。世科姆化学贸易有限公司南区总经理陈高峰表示,近年来,农业生产对病虫害的防治要求不断提高,如韭菜虫害常寄生于菜体内,表面喷洒效果差,为此,有些农户就采用高毒性、高浓度杀虫剂,如3911,给韭菜灌根杀虫,造成严重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此外,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粉剂、液剂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比例分别只有 10%和20%,其余的大部分都进入到空气或地面等非既定目标上,有些则直接被植物截留。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间隔期执行不力也是重要因素。有些农药如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等农药能在化学、物理和光学作用下被分解或被降解,因此,农药安全间隔期对农药残留控制意义重大,然而国内许多种植户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或为追求短期利润,无视农药安全间隔期,提前采摘上市,导致农药残留问题严重,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农药作为特殊商品,离不开政府监管。但目前为止,中国农药监管重点在农药产品的质量管理,对农药残留的监控相对薄弱。中国农药实行分段监管,并由国务院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协调指导。其中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消费环节分别由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监管,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重大事故查处则由食药监管部门负责。这种多头管理,标准“打架”、职责不明的现象,严重影响监管质量。

农残现状谁来变?

“如果某种蔬菜农药残留超标100倍,人们每天吃这种蔬菜,连续吃20年,1万人中只有1个可能引发癌症问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北京农药学会理事袁会珠说。其实,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被大大“妖魔化”了。“以草莓为例,按照草莓的科学生产方法,在草莓刚刚栽种时,必须通过喷药来提高抵抗力,这时打农药是安全的。随着草莓的成长,有毒物质能在成熟前充分分解掉。”

虽然少量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并不会造成巨大影响,但大量食用后也可能引起恶心、胃疼等不适。在有些果蔬上,还能够检测出已经被禁用的农药甲胺磷、滴滴涕、毒杀芬等,这类农药残留会引发食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刘建明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重视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的建议》。

刘建明指出,根据病虫害的进化,农药的药理强度也在日益增加,很多农药的残留已经不是简单的清洗烹煮就可以去除得了,很多消费者对于农药残留的观念并没有更新意识。农药本应该是提高产量提高产物的品质的,国家法律也允许在一些农作物生产中可以少量使用,但监管力度仍需加大,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反季食物在市民门面广泛销售,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一些催熟剂作用造成的作物反季上市。

在合理用药方面,刘建明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餐桌安全概念,社区普及相关知识。我们在应用农药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农药使用对于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积极研发残留量少或容易去除的农药,有义务对老百姓进行农药残留去除方式的普及。同时,微量的农药在食物链中游走最后积累在人体体内,对人体的健康有很不利的影响,应在社区普及宣传。

二是加大研发普及新型农药,惠利百姓。新型农药这个词汇还是较多出现在试验田或者国家示范田中,普及度不是很高,现在的无残留农药及纳米农药等新型农药虽已研发成功,但还没能更全面的进入农业生产中,老百姓还是不能感受到新型农药的益处,应尽快地以政府的力度对于新型农药的投入生产进行助力,也要注意在农药价格上进行把控,减少农户为了降低成本去购买使用廉价品质不好的农药,关心关注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三是让菜农要有良心,依法依规种植,千万不能拿消费者的生命开玩笑;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为百姓的健康把关。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农药问题,对于农药使用必须严加监管,对于滥用农药不能姑息。

猜你喜欢

农药农产品监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监管和扶持并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