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共性视域下的高考小说命题热点透视
2019-01-31陈阿永吴智勇
陈阿永 吴智勇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查目标之一,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虽侧重于考查小说,但“试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①“以层层设问考查发现美、欣赏美、梳理美的能力”②。然而从近几年高考小说答题情况来看,总体不甚理想。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审美鉴赏经验不足,审美鉴赏水平较低外,也与考生对小说审美共性等“必备知识”储备不足,不了解相关题型及解答思路,没有形成“关键能力”等有关。为此,有必要对近几年高考小说文本的审美共性及命题热点进行梳理探究,以提高小说阅读备考的有效性。
一、高考小说文本的审美共性
高考小说阅读是一种被限制和引导的特殊情境下的审美鉴赏活动,要落实“一核四层四翼”的任务,因此命题所用文本必须要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符合“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但作为考查审美鉴赏能力的主要载体,文本还要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审美价值。近几年高考小说文本所选用的大多是篇幅相对短小又富有艺术特色的短篇小说,受高考试卷规模的制约,文本要从字数方面加以量的控制。经过命题技术处理后,字数大约在1300-1600字,如 2017年《天嚣》1293字,2018年《赵一曼女士》1577字,这些文本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文艺术特色的基础上,也具备一定的审美共性。
1.情节的简约性与内容的真实性
量的控制要求小说文本要讲究语言表达的简洁,故事情节设置的高度提炼,小说内容的高度集中,因此文本既具有高度凝练和富含艺术张力的简约美的特点,又为读者预留了较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有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采用情节减省(如去掉开端、掐断发展、省略结尾等)或经验留白(即减省读者的实际生活经验所熟悉的相关内容)等方式,围绕故事主人公与主题表现的需要来设置相关情节与内容,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叙事交代,集中呈现最重要的内容,从而使文本呈现出既简洁集中又富有审美想象召唤性的特点。例如《天嚣》的情节安排,没有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传统情节设置模式,小说并没有交代“他”和队友们是怎么在戈壁滩中遭遇风沙险情的缘由,只是重点集中展示了“他”陷于极端饥渴中的心理感觉和生理状态,最终大家因为蒙古族同胞冒着风沙送瓜而解决“渴”的问题。小说故事情节内容主要聚焦于“渴”,这样处理既保证了情节内容的简约性,同时也能更集中地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也有利于突出主题。
真实性是现代小说所追求的审美目标之一,正如法国小说家罗伯·格里耶所说的,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而是要写出“一个更实在的、更直观的世界”。学者、小说家格非也曾说过,真实性不仅是一个根本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尺度。小说中的真实性是作家对生活真实高度提炼的结果,是对生活真实本质的揭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而能带给读者更强烈和更集中的“真实感”。小说的真实性还与对故事情节、内容的限制性处理有关,契诃夫就说过:“情节越单纯,那就越逼真、越诚恳,因而也就越好。”从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小说来看,最终所呈现在试卷中的小说文本均体现出情节的简约性与内容的真实性的审美特点。
2.叙事的灵活性与文本的召唤性
小说是讲究叙事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尽管是虚构的艺术,但却以真实性为旨归。作者不仅要考虑讲什么故事,还要考虑如何讲故事,以达到小说审美价值的实现。短篇小说由于篇幅小、内容较少、情节简洁集中,作者既要表达出真实性的意味,又要让小说具有戏剧性和审美想象空间,往往更加重视叙事技巧的灵活运用,讲究各种叙事手法的组合运用,以增强小说文本的审美“召唤性”,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审美期待。
尽管全知视角的叙事模式更加灵活自由,但在真实性方面有所欠缺,不利于调动读者的参与,因而现代小说更多的是采用受限视角的叙事模式,将观察角度聚焦于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受限视角由于只限于某个人物的所见、所思、所感,比全知视角更贴近生活实际,也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人物的距离,因此读者往往会有一种亲切感和代入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此外,受限视角聚焦于某个人物身上,更能充分敞开人物的内心,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心的思绪与冲突,从而使人物形象显得更真实饱满。由于受限视角对于所聚焦的人物以外的情况所知有限,这样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的同时,也会留下更多的悬念和空白,更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期待与阅读兴趣,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程度。例如 2016年的《战争》和《玻璃》,2014年的《古渡头》,均采用第一人称受限视角的叙述方式,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显得真实可信。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主人公,直接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如《战争》;也可以是次要人物,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观察者或见证者,部分参与到故事中,如《玻璃》中的“我”既是叙述者,也参与故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古渡头》中的“我”既是叙述者也是渡夫自述故事的倾听者,小说通过两人对话展开故事,不仅使叙事集中,也显得真实可信。第一人称受限视角不仅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也便于呈现人物内心,而且叙事更集中减省;而“我”所知有限,更能调动读者的参与,读者只能追随“我”的视角去解疑与补充空白,因而小说的戏剧性和审美想象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
短篇小说还善于利用“道具”,以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物件作为叙事线索,进行谋篇布局。这样处理亦可减少相关的叙述交代,使情节内容集中,人物形象鲜明,结构严谨,主题突出。如2014年的《鞋》,以鞋作为线索,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同时鞋还是主人公的情感寄托物,可以表现其细腻情感与深层心理。再如2016年《战争》中的“电话”,一个偶然接错的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既凸显了战争的背景也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性;人物的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而电话交流的限制性也给小说留下了较多空白,拓宽了审美想象空间。道具的使用也可以是反复出现的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如2016年《锄》中六安爷反复说的“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贯串起相关情节又能凸显人物形象,也有利于表现、深化主题。道具还可以是人物的特殊心理感觉,如2017年《天嚣》中的“渴”,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彰显其精神品质,深化了主题意蕴。
此外,小说还可以通过设疑或倒置来制造悬念,或情节突转,或打断正常的叙述过程,或省略人物对话,或交叉使用不同的叙述方式等,以增强文本的“召唤性”,使读者对情节的变化和人物的命运有所期待,在给读者意料之外之感的同时,又引发读者主动探索情节内容的必然与或然关系,探究作品的思想主题等,从而能获得更深层次、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3.形象的饱满性与意蕴的丰富性
尽管短篇小说篇幅有限,情节内容相对简约凝练,甚至有些淡化,但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意蕴上更要讲究艺术张力和审美期待的预设。塑造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小说人物的性格都是通过一系列外在的行动和内在的心态所体现的。但受制于篇幅,短篇小说中所写的人物都比较少,往往只是一个主要人物和若干次要人物。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只突出人物的某个性格侧面,通过所截取的一个或几个场面的生活片段加以艺术展现。由于人物性格侧面具有代表性,生活片段具有高度的凝蕴性,反而因简约凝练而产生审美空白,其所形成的“文本召唤结构”,常常能够收到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效果,成为读者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一个前提。正如海明威所言:“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读者通过小说文本中的显性隐性与潜在信息,激发起自己的审美期待,并主动填补艺术空白,去感受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主题意蕴的丰富性、深刻性,从而获得审美上的满足。
“期待与满足”作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常见的心理状态,它导致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张力间隙的产生,也给作者使用叙事技巧留下了空间。作者一方面不断唤起读者的审美期待,一方面又经常采用各种陌生化的技巧来打破读者的审美期待,以更灵活的方法来塑造出更鲜活、饱满的艺术形象,深化和丰富作品的主题意蕴。例如2018年的《赵一曼女士》,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但却是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这就有悖于读者的审美期待,但通过“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便为故事的叙述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连接点。第一人称“我”以全知视角结合各种历史文献叙述故事,不仅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让赵一曼的形象更加的立体、饱满、真实,亦彰显了赵一曼的精神及其当下意义,使主题意蕴更加深刻和丰富。就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小说文本看,人物形象饱满、真实、鲜明,主题意蕴含蓄、深刻、丰富,也是突出的审美共性特点之一。
二、高考小说命题热点透视及解题思路
现代叙事学和接受美学认为,小说作为一门叙事艺术,其叙事法则必须以审美价值的实现为宗旨,其叙事艺术的目的在于创设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唤起读者的审美期待,而小说审美价值的最终实现也有赖于读者阅读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正如接受美学创立者之一尧斯所认为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而是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③因此,现代小说不再以提供充满巧合的故事来满足读者,而是通过文本的情节中断或“空白”向读者发出“寻找缺失的连接的无言的邀请”④,以共同实现文本审美价值的最终完成。但由于文本空白的增多,实际上对读者的再创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也会更多。从近几年高考小说阅读所选文本及其命题设置与参考答案要点来看,显然是吸收了小说叙事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命题更倾向于选用富有“召唤结构”的文本,考题更侧重于引导考生的个性化、有创意的文本解读,这实际上是对考生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鉴赏能力的考查却有着更深刻的思维转换的作用。当学生对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采取的不是接受的姿态和阐释的方式,而需要基于以往在阅读认知活动中形成的标准,对文本进行审视和评价,得出结论。”⑤
从2014年高考开始,小说阅读的简答题之所以侧重考查鉴赏评价“这样处理”“这样写”等的好处或艺术效果,是因为“这样处理”“这样写”既涉及作者创作意图、叙事技巧、文本召唤结构及审美共性追求的最终实现,也涉及读者审美期待的唤醒与满足,读者的主动审美建构等。当然,作为特殊的、受限制的审美鉴赏活动,高考小说阅读并非是完全自由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体验,也不是比较感性而浅层次的审美感知与发现,而是要接受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考查的高阶思维活动。“发现美、欣赏美,只需要感性的体验即可,但梳理美、将对美的梳理清晰地组织成答案,就需要理性的分析综合和表达了,这就是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了。审美鉴赏能力是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⑥
下面不妨对近五年高考小说“这样处理”“这样写”的好处与效果题进行分类梳理,结合小说审美共性知识探究其一般解答思路。
类型一:小说以“××”为中心(枢纽)……,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2014年全国卷Ⅱ《鞋》: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做鞋是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2.2016年全国卷Ⅱ《战争》: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3.2017年全国卷Ⅰ《天嚣》: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思路小结】:以“××”为中心(枢纽)写人叙事(谋篇布局),表面上是考查小说情节的赏析,实际上是审美鉴赏的综合考查。情节的安排不仅涉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涉及文本召唤结构的设置(情节结构与审美空间)以及作者审美意图的实现与主题的深化等方面。解答时既要考虑到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及其所带来的审美效果,也要考虑由此形成的文本空白及审美想象空间等。因此,可以从情节减省与空白,故事内容的真实性和戏剧性,人物形象的丰富真实,主题表现的突出等角度去思考并组织答案。
类型二:作品是怎样叙述××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2014年全国卷Ⅰ《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2.2016年全国卷Ⅲ《玻璃》:“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3.2018年全国卷Ⅰ《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思路小结】怎么叙述故事或采用什么样的叙述方式,涉及叙述视角、叙述者和叙述人称等问题及其审美意图的实现。解答时应从“怎么讲故事”“讲了什么故事”的角度去探究作者运用某些叙事技巧的意图,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审美效果和对读者的反应。因此,答案可从视角的变化、情节的变化(叙事的波澜)、故事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多个侧面)、主题意蕴的深刻性等方面去梳理组织。
类型三:作品为什么以××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2014年全国卷Ⅰ《古渡头》: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2017年全国卷Ⅰ《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思路小结】怎么结尾涉及的是小说的情节结构的设置艺术,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短篇小说更讲究结尾的精巧及审美空间的拓展,在带给读者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审美体验之外,也凸显主题并引发读者的进一步思考与回味,而人物形象的进一步丰富与最终完成也往往是在结尾处。因此解答时可以从故事内容的戏剧性、审美想象空间、人物形象、主题意蕴等方面去梳理。
综上所述,解答“这样处理”“这样写”的好处与效果,大体上答案应涵盖这几个要素:人物的真实与丰富(立体),故事情节的简洁集中(减少不必要的叙述交代),故事内容的真实性与戏剧性,读者阅读兴趣,审美想象空间,主题的突出深刻。虽然掌握高考小说文本的审美共性等“必备知识”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形成了审美鉴赏的“关键能力”,但却可以为考生审美鉴赏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答案组织的参考“支架”,从而提高其备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