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2019-01-31

中学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戏剧节戏剧青春

王 玉

语文实践活动就是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让语文学习更有生机和活力。而有效的实践活动则要求老师想方设法构建语言现场、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不知不觉地吸收语言文化,逐步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获得语文和人生的同步发展和提高。

这样,我们的语文学习既不是简单地以教师为主体,也不是机械地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语文活动为主体,通过语文活动,把老师和学生召唤在一起,让课堂成为全体共享,富有魅力的生命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语文活动要有针对性、丰富性、有效性。使得学生获得语文学习中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和快乐。

下面本人就以高一的三次活动来例谈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一、语文活动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和深化

高一的第一次语文活动是“十月诗会”,这次活动立足于必修教材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以及必修读本第一个专题“青春颂”的学习,是必修一第一专题的有效拓展。必修一第一个专题的专题词是:“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走在人生的路途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趁着学生对青春、理想、人生有很多朦胧想法的时候,我们适时地开展 “十月诗会”的诵读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吟诵青春、讴歌青春,享受青春。

首先,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然后以班级为单位组成演出团队,要求学生既可以诵读现成的现代诗歌名作,也鼓励改编或者原创。这个指导意见发出来之后,学生都跃跃欲试。先举行班级朗诵会,在班级里选拔,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热情被点燃。然后以班级为单位组成诗歌创作团队进行创作,再反复修改。所以这次活动在舞台上呈现出的很多诗歌都是学生的原创作品。我们还做了展板对原创作品进行了展览,引起全校师生的驻足观赏。那天活动现场,台上台下,风鸣谷应,激情洋溢。此次诗歌诵读活动,为学生举行了一次精神的成人仪式。

“十月诗会”是对必修教材两个专题学习内容的组合、运用、深化和拓展。此次语文活动,让学生明白真正的诗歌不是课本上分行的文字,真正的诗歌在课本之外,在我们的心里。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写作有了较为充分的认知,更主要的是对“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有了清晰的思考,从而汲取前行的力量。

二、语文活动是语文学习的实践和展示

高一的第二次语文活动是读书报告会,我们拟定的活动标语是“悦读春天,遇见更美的自己;品味经典,点亮诗意的人生”。我们先列出寒假书单:曹禺的《雷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还有莎士比亚的几部作品《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威尼斯商人》。学生至少选择其中的两部作品精读,要求每位同学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完成两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并且做两份阅读的PPT。当时我们主要考虑的是阅读要和必修三、四的学习内容挂钩。还有当时我们就计划在五月份开展戏剧节活动,所以让他们寒假先接触一下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先进行班级的预选,让班级代表挑选出10个有思想、有创意的PPT在班级展示。学生从作品的内容特色、人物评述、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充分展现了学生寒假里阅读的成果。同时通过读书报告会,学生学会了选择自己的思考点切入,使得自己的阅读有了纵向的经度和理解的深度。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语文的思考力和鉴赏力。

学生通过此次读书报告会活动,把阅读、思考转化为文字和口头表达,深化了阅读,强化了表达,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语文活动是课程文化的构建和积淀

高一的第三次活动是“五月戏剧节”。高中生正处在一个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成就梦想的关键时期。校园作为育人的地方,无论如何也不能缺少戏剧。当戏剧走进校园,她定会成为学生思想的工厂,良知的旗手,定会为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和光亮。戏剧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诞生了。

为了这次戏剧节,我们在高一第一学期末其实已经做了铺垫,让学生读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这是阅读的积淀。再加上三月份刚刚举行过读书报告会,学生对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社会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现在关键是如何把阅读的体悟搬上舞台进行表演,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对老师来讲也是一次语文活动的新尝试。为此语文组教师多次开碰头会,商讨如何把这次戏剧节活动办成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举办,到底让学生学到怎样的语文知识?获得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如何把这次语文活动最大限度地与语文学习相勾连。语文组一一落实活动的流程和细节,形成最终的策划方案。

首先让学生学习戏剧知识,了解什么是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戏剧的特点是什么?它有怎样的文学魅力?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剧本?如何将经典小说片段改编为剧本?编剧组写完剧本后,交语文老师审核。最后负责剧本审核的老师将每个班演出的剧本进行汇编,集结成一个册子,供学生翻阅和学习,就形成了一本厚厚的戏剧教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这本戏剧教材,一方面熟悉各班演出剧本,一方面揣摩人物形象以及人物表演的细节。紧接着每个班开始制作演出海报,海报的设计紧扣剧本的表演。正式演出那天,学生的才情和想象力得到了青年戏剧影视编导、作家谭伟民先生的高度赞赏。

我们把全年级的海报在正式演出前一周全部放到学校大厅进行展览,为戏剧节造势。在每个年级的楼道里、食堂的两个入口、学生宿舍的入口都张贴了总海报。海报展览历时一周时间,正式演出前我们把它搬到演出现场。

在正式演出之前,我们还对新闻媒体发出邀请函,当天有多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

正式演出的这一天。整个校园人头攒动,喜气洋洋,沉浸在热闹的气氛中。这次戏剧节办得非常成功,《姑苏晚报》《苏州日报》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戏剧节结束之后,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新闻的写作,让学生明白新闻的类型,每种类型的写作要求和侧重点是什么?然后留下一节语文课的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进行这次戏剧节的报道写作。学生们热情高涨,有学生写的是对这次戏剧节活动的全程报道,有的是花絮侧记,有的是人物访谈,有的是特写,有的是观后感。

通过这次戏剧节的语文实践活动,我觉得语文学习收获有几点:遴选和鉴赏戏剧文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力、文字审美力;将经典小说改编成剧本,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力、文学想象力;个性化的戏剧表演可以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经典,走进人物的内心,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戏剧节后续的新闻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视角、个性的感悟、语言文字的练达。

如何构建课程文化,我想这次戏剧节活动做了很好的实践:从学习戏剧知识,如何写剧本,如何串台词,到如何写新闻报道、速写、特写、人物通讯等等,学生全方位地进行了体验和收获,我们也积累了很丰富的课程资料,相信对课程文化的积淀和构建起到很好的作用。

通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营造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突破狭小的语文课堂,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这样的环境中,语文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语文,小小的戏剧种子播撒下去,开花结果,迎风摇曳,让生命变得舒展而美好。

“十月诗会”“读书报告会”“戏剧节”,高一的三场语文实践活动,就是把语文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反复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解文字、诠释文字、演绎文字的能力。值得我们欣慰和自豪的是我们的每一次语文实践活动都踩在学生当下语文学习和发展的点上,它既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和深化,又是语文学习的实践和展示,更是课程文化的构建和积淀。老师们同学们一起策划开展这些语文实践活动,总有一种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成长着学生的成长的精神上的富足和满足感。

我想,语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就是一个小小的语文实践活动点燃了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使他们在语文活动中获得完整的语文体验,以及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气质的变化。

猜你喜欢

戏剧节戏剧青春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一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演出安排表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戏剧类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