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论据的提炼
2019-01-31白云
白 云
一篇成功的议论文,除了论点鲜明、论证方法恰当外,论据的巧妙融入更是不可缺的元素。魅力论据的提炼需要对“四种材料”的领悟,才能发挥其本质的力量,让文章天然去雕饰,呈现论辩色彩。
一、妙用“浓缩”材料
议论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仅仅是用来阐明道理、支撑观点的,因此没有必要细致地铺叙描绘。在论证过程中,叙写论据要惜墨如金,特别是对人们所熟知的事例材料,只需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高度浓缩的材料“点”出来即可。如考生的作文《让理性主持宣判》片断:
三国旧事依旧明朗,昔日之覆辙岂能重蹈。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偷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让亲密的感情所欺弄,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无知。
在文中,小作者从三国旧事中选出董卓、曹太公、张飞让亲密的感情所欺骗的事例,材料丰富而典型,叙述精练而到位。那隐藏着的和包含着的意思都待读者自己去发现。这些“浓缩”的材料,不仅深化了“亲疏影响认知”的内涵,而且使文章的论证更透彻,使文章的观点得到了很好的论证。
二、妙用“尖端”材料
所谓“尖端”的材料,是指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最具典型意义的材料,是指有异常说服力的材料。如考生的作文《凭心灵选择》片断:
我感慨于陈寅恪坚硬的品格。他始终保持着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尊重事实,保持着对史学、对民生的终极关怀。国民党时期,他写下“九鼎铭辞争颂德”;十年动乱中,他又写下“文章唯是颂陶唐”。由于他的坚贞不阿,他屡遭迫害,以至于哀叹“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但他从未放弃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于目盲脚膑后写成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
小作者选取了史学大师陈寅恪的人生选择来作论据,用深邃的目光来审视这位典型人物;正是出于知识分子的责任,出于对民族、民生的关切,出于对历史的严肃认真,陈寅恪心甘情愿地选择了这条艰辛道路,最终赢得赞誉。“不知格调之别,正本性情;性情虽主故常,亦能变运。”选材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还带有一定的“冲击力”,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极大有震撼,很好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三、妙用“事典”材料
“事典”是指由古代故事构成的典故,主要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曲、寓言故事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用它来说就带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如考生作文《他们都选择了明月》片断:
佛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关于心灵选择的故事: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很晚才踏着月光回家,到家时发现有个小偷正在光顾他家。老禅师初见之时起了些微嗔怒之意,想将小偷抓住,但佛法的教诲令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选择了仁慈与宽容:脱下身上的长袍,静静地候在门外。等小偷出来之时,老禅师对小偷说:“你大老远来看望我,可我实在穷,没什么好让你拿的,就把这件长袍送你吧。”说着便将长袍塞在小偷手中。小偷有些惊慌,抓着长袍跑了。老禅师看着小偷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头上的明月,叹了口气说:“但愿我能将这轮明月送给他。”第二日,当老禅师打开门时,发现他的长袍整整齐齐叠放在门口,老禅师庆幸自己选择了仁慈,说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小作者选用了佛典上老禅师夜晚发现小偷行盗时选择了“传慈与宽容”的故事,借此感慨而发。老禅师的选择得到了双赢的结果,他送出的一轮心灵明月,照亮了小偷那心灵的黑洞,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一轮明月。小作者在“佛典”的叙述中诠释了自己的观点,使文章的论证更显透彻。
四、妙用“语典”材料
语典是指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构成的典故,主要包括格言警句、俗语谚语、诗文语句等。这些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具有概括性的普遍性,可以增加论点的广度和深度,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如考生的作文《崇高的心灵选择》片断:
现在的文艺作品中,个人成分多而英雄人物少,成功人物多而悲剧人物少。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民族需要传奇人物,也需要悲剧人物。我们国家需要生死关头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作精神的支撑,需要“难酬蹈海亦英”的崇高选择。如果我选择,我宁愿“刑天舞干戚”,而不选择“结庐在人境”。因为这是我用纯粹道德良心做出的心灵选择,哪怕是悲剧,也是美的,更无愧于世。
在这篇文学短论中,马克思、周恩来、陶潜明等人和《山海经》中的诗文,小作者信手拈来,贴切自然,显示了小作者广博的知识面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小作者通过对“结庐在人境”这种处世态度的否定,对 “难酬蹈海亦英”“刑天舞干戚”这种崇高精神的认同,进一步强化了论点。
大多数语文教师都片面认为,学生写不好议论文,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素材,缺乏基本的议论文写作技巧。实际上,论据的提炼更为关键。确切地、充分地运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议论文,才会真正彰显出提炼论据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