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概念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2019-01-31张建英
◆张建英
(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中学校)
化学概念是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关键部分,并最终成为学生将其应用于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基础。然而在过去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育理念的化学教育中,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化学概念,结果导致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方面十分薄弱,并最终反馈于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上,这样的作法是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化学概念,并且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实际应用,这才是正确的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入化学概念
一般来讲化学概念都是用十分专业的化学语言进行阐述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只是单纯地进行客观的阐述,那化学课堂就一定会变得乏味生涩,学生丝毫无法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这样化学概念教学也便很难进行了。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化学概念到底是怎么来的?化学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物质之间反应的客观表述,所以只要清楚了化学概念的来源,从概念的形成过程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形式,以一种十分直观、形象的方式理解化学概念,进而起到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教学《焰色反应》为例,教师可以从五彩斑斓的烟花入手进行讲解。教师先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在一些节日的晚上看过大型的烟花表演啊?这时教师可以配上一张日本夏季传统的烟火大会的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烟花产生兴趣,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上,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烟花五颜六色的颜色是怎么形成的?之后教师再在学生面前进行化学实验演示,分别将氯化钠、氯化钾、镁条等碱金属及其化合形成的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让学生观察这些碱金属及其盐类化合物燃烧的颜色并记录下来。通过将碱金属的盐及其单质燃烧的颜色进行对比,进而使学生发现焰色反应的实质——不同的金属离子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这样就为学生成功引入焰色反应的化学概念了。化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科目,先为学生引入生活中的化学例子,再进一步进行化学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概念,同时又实现了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所以这样的化学教学才是化学概念有效教学方法的正确形态。
二、合理利用好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刚刚提到了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化学的实验性,其实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总体教学内容的所占比完全不亚于物理教学,而大多数的化学概念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利用好化学实验教学就能够轻松地完成化学概念的教学。但是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只侧重于实验的验证性,往往都是先引入一个结果之后再让学生进行验证性的实验进而证实结果,这样就忽视了化学概念的引入过程,使得教学效果十分有限。所以在进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应更多地引入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利用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法以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探究所学的化学概念,构建出一个科学的化学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是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以教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如下的实验。先在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滴入几点酚酞溶液作为酸碱指示剂,这时整个滴定瓶中演示的是红色,然后逐渐滴入酸性的盐酸(HCl)溶液,一直到红色完全褪去。这时提出一个思考问题,为什么红色会褪色?接着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经过大致的研究后可以得出两方面的观点。一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溶液中的HCl发生了中和反应使溶液的酸碱性显中性,二是氯水中的HCl与酚酞发生了反应,最终使酚酞溶液褪色。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这两种假设。学生经过短暂地探讨之后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两种实验方案,第一个实验方案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盐酸溶液,可以发现溶液先变红再褪色,又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恢复红色,第二个实验方案是先在酚酞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接着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发现溶液最终变成了红色。根据以上两组实验的结果,学生可以轻易总结出结论,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而利用微课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合理选微课的设计内容,需要教师深挖教材内容,确定重难点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注意力集中特点等,设计符合要求的微课视频。同时,微课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因此选择的微课内容也要符合多媒体的播放特点。若是微课内容不适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微课的制作效果也达不到要求,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能力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样的教学内容也许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更好。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微课内容,从而保证微课的价值和作用,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例如,关于认识数字的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即可,不需要耗费精神和时间设计微课内容,同样也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实现学生认识数字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不断的进步。使酚酞溶液褪色,而氢氧化钠溶液本身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化学反应并针对化学反应设计相应的探究性实验进而得到化学反应的结果,在教师的提醒下最终形成化学概念,这就是探究性化学实验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只要教师能够利用好探究性化学实验的优势,带领学生进行有思考、有意义地探讨,就可以将化学概念教学变得十分自然、轻松。
三、利用建构主义将知识串联起来
建构主义也是实际教学非常有用的教学理论,应用好建构主义可以让学生利用旧的知识来轻松理解新知识,进而形成知识体系,使化学概念的教学变得非常简单、易懂。
以教学《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课为例,众所周知,电解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化学中的各方面的知识,如化学平衡、元素化合物的分类、离子反应方程式、溶液酸碱性、质量守恒、电化学反应等等都与电解质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将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离子、溶解液、化学工业等一系列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离子反应时就已经学过了化学物质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大致分为单质、化合物这两类,而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化合物,其中酸碱化合物在溶于水的过程中会发生电离反应,这时就引入了电解质的概念,而弱电解质的电离与强电解质的电离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可以在这里利用实验演示:将乙醇溶液、氨气的水溶液、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分别通电,以此来观察不同电解液的导电性,根据这些溶液的导电性可以发现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之间的区别,进而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反应。利用好建构主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加轻松,并且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个很好地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过程,使引入化学概念的过程变得更加顺畅、轻松。
化学概念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师心中那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毕竟身为一名化学教师自然清楚化学概念在整个化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同时身为一个学过化学的“过来人”,教师应更加理解化学概念学习的难处。所以高中化学概念的有效教学方法应该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策划,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实施。本文本着这样的思路,综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结合生动形象地案例初步探究了有关于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时所应用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化学概念教学带来新的方向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