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优化阅读教学与注重读中感悟

2019-01-31汤臣磊汤彬彬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林海音旧事城南

◆汤臣磊 汤彬彬

(临沂第六实验小学;临沂市罗庄区沂堂中心小学)

一、激发兴趣,读中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国学者罗素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思维从问题开始,从心理学角度看,动机是个体发出和维护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况,这种状况激发的越强烈,就越能使学生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状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更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智能潜力。

课堂上,学生拿过一篇新的文章,往往具有读的需求,这时教师要是能抓住时机调动学生读的兴趣,拨动他们思维的琴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在汇报完资料时,我不失时机地问:“围绕战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说他是最后一头战象?”有了读的需求,学生才兴致勃勃的读进去,学生带着急于探究的心理,进入学习状态。在通读课文中,扫清阅读的障碍,通过语言文字,了解了课文内容及脉络,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这时,课堂上所表现出的良好的读书氛围,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思想,全面感知新课文,同时也为感悟新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读中悟情

文以载道,文以披情。文章总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而作者的感情总是在一定情景中产生的。有人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等待灌输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要使学生对教材产生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冲动,教师就应根据课堂需要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感受文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如在教学《窃读记》时,由于这是一篇内容较为平实的课文,既没有华丽的描写,也没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是故事在平实中蕴含这作者渴望读书的真情,就像一位老人向我们讲述童年的故事。如何引导孩子们真正走进《窃读记》呢?为了使学生能够走近作者的内心,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歌,播放录音: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我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学生也纷纷跟着唱,逐渐产生了一种悠扬、怀念的感觉。“同学们,听到这首《送别》,我就会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城南旧事》,里边有个小姑娘叫英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小英子和同学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告别老师和小学生活的。《城南旧事》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作者就是我给同学们介绍的林海音。接着出示有关林海音的照片及简介:林海音是著名台湾作家,小学至大学在北京读书,后回台湾从事编辑、教师和写作工作,共出版《城南旧事》《冬青树》《林海音童话选》等86部作品。我们将要学习的《窃读记》和《冬阳 童年 骆驼队》都是她的作品。林海音之所以成为这样的著名的作家,离不开她小时候对读书的酷爱。这节课我们要走进林海音童年生活的回忆《窃读记》。伴着悠扬、怀念的感觉,以及对林海音的敬佩,学生便萌生出对林海音童年生活的了解的渴望。于是,情随心动,愉快的跟着老师走进课文中。

三、读中领悟,积累内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古人也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耳传”是使学生把结论装进脑子里,“自得”却包含着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当学生在充分感知教材的同时,通过读,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的口头语言,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为熟悉的语言,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进一步体会到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正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内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死是件悲惨的事,可为什么小女孩死时却面带微笑呢?作为生活在幸福时代的这群孩子们来说这个问题的确令人费解。为了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深刻领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我没有越俎代庖,而是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直接去于阅读材料对话。通过反复的研读、讨论,及教师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无依无靠,没有人关心体贴,她又冷又饿,只有在幻想中寻找慰藉。她是在幸福中死去的,死对她来说是最好的归宿,多么悲惨的结局。通过研读,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林海音旧事城南
秋的气味
农耕旧事十二韵
城郊旧事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二首(其一)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那些回不去的城南旧事——读林海音《城南旧事》有感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城南旧事
秦地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