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1-31孟晶华
◆孟晶华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胡家坨中心小学)
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目前的现状着手,分析当前的教育方式,再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学习效果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探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
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就是一个被动方,被迫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基本上都会备课,将第二天要上的课本内容都大致过一遍,然后总结出书本内容中的精华内容,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把这些知识点整理出来,然后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教师讲,学生听,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惰性,不愿意自己主动去思考,也不愿意自己主动去钻研课本中的精华。并且,教师所想的点可能与学生所想的点是不相同的,所以,现在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发生改变。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的,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主动去研究阅读。阅读不仅仅是一种看的过程,还是一种深入研究的过程。学生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将其中的内容提炼出来,进行重组、总结,整理出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在数学阅读中,需要把文字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这就看出一个学生是否牢牢掌握住了书本中的重点概念,也能体现出学生的细心程度。学生在这种阅读训练模式下,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探索数学阅读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1.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敏捷力
在如今高速度的社会发展之下,人们需要的是敏锐的思维能力,以及快速的应变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上也是这样的情况,学生也需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在看题目时的反应能力上。在看到题目中隐藏的信息时,学生是否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转换成自己所熟悉的数学信息。可能有些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这种天生的思维能力,大多都是依靠后天的形成。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数学阅读方式,经过大量地训练,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拥有这种能力。
2.大胆质疑、合理探索、训练学生独特的思维模式
学生在做作业时,总是依赖教师的讲解或是答案,一旦遇到做不出来的问题,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主动去思考问题,而是依赖别人。长期下来,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思想。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己独立思考的平台。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答题走向,告知学生自己摸索解题的技巧,而不是一味地帮助学生解惑。学生在自己探讨、摸索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帮助自己构建了一个让自己成长的平台。
3.通过比较,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到位。拥有多种解决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可以拓宽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容易卡壳,有时并不仅仅是知识点掌握不牢的原因,还有思路狭窄的问题。所以,让学生拥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自己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才能掌握好此类问题。
4.丰富学生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范围
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教育是略微狭窄的,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会使他们的思想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拓宽学生的想象能力。小学生的思想是非常广阔的,思维方式也是很多教师无法想到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局限的题目中扩散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到除了小学数学以外的知识,这样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兴趣。
四、探索数学阅读的策略
1.以身作则,引起学生关注
在小学这个年纪,学生主要是以模仿为主流。教师是什么行为,学生会潜意识里模仿教师的行为举动,甚至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上课时采用的什么方法,学生在课后,都会模仿教师去学习。因此,教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榜样,以自身为代表,让学生学习到自己的优点。教师若是想要让学生拥有某个优秀的习惯,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采取某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方式,在课后完成作业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将方法代入。
2.课内课外相结合
短短45分钟一节课,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做好最基本的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对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一定的安排。例如,回家作业,并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小学生除了写作业之外,还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感受这个世界,并体会这个世界的不同之处,开阔自己的视野,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3.细化要求,给予方法
(1)激发兴趣,以“疑”导读
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提升,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缺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引起小学生注意力的就是好奇心。只要教师掌握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很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例如,教师在讲述新的知识点时,可以把这个知识点改成小学生比较好奇的话题,在讲知识点之前,可以先谈论一下这个物品的特征,从而引入话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手脑并用、以“动”带读
学生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会咨询老师,然后在老师读题读到一半时,也就是读到某个重点时,学生便恍然大悟。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学生没有仔细去看题目,或者在多遍看题后,产生了一种疲惫心理。因此,学生在看题时,可以拿笔边读题,边把重点画出来,然后一个个看重点信息,把信息对应的数学理念提取出来。如此,便不会漏掉题目中的重要信息,也避免失去不应该失去的分数。
(3)咬文嚼字,以“辨”明读
数学,就是变相的语文题目。小学数学中的题目无法出到很难的程度,所以,命题老师一般会选择抠字眼。学生可能忽略了其中一个文字,就无法把题目解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的耐心程度,在读题时,遇到这些比较绕的字眼,应反复琢磨,仔细考虑出题者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他们把这些题目记下来,积累到一定的数量,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数学的阅读能力也不能够减少。学生如果掌握到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那么,在日后的数学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观察题目的细致能力就会比其他学生强。学生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养成不浮躁的学习习惯,对日后的学习生涯有非常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