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探析

2019-01-31梁少玲

中学语文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诗歌核心素养

梁少玲

一、创新教学模式

1.传统模式遭遇“10+35”模式

教师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种模式下开放学习,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最佳方式。当经典的传统模式与新课改的要求相遇,角色的冲突导致“10+35”的新模式出现,其中“10”分钟由教师引导,“35”分钟是学生自主探究,营造以学生为主的自主课堂,把课堂的主角交还给学生。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课文中的一句话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和诗词背诵情况,引导学生互相交换知识积累,继而引出教学内容——济南的冬天。教师介绍作者老舍的个人资料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文章大概思路进行总结,小组合作分析济南冬天的特点,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分析文章结构,总结性发言。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既包含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又体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型新模式,还含有问答、合作、研究、讨论合为一体的教学型新模式。

2.传统模式加自学模式

语文是具有灵魂的,同时又有着无穷的魅力,每一位初中学生都对语文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敢发言,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辅导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引导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不是教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把学生的语言统一成“标准”语言。传统模式教师讲授加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丰富教学方法

1.笔下生花——重视写作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基础在于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多方位学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视和培养决定了学生写作能力的表现,利用多种途径如观影后感、参观文化遗址后感、历史博物馆感言等向学生传授知识,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课程保持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举一反三——知识结构化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提升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多方面了解,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皇帝的新装》的教学案中,学生上台讲述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导入教学内容——皇帝的新衣,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班级内分享对课文中“新衣”的理解,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揣摩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最后,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故事情节。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阶段正是习惯养成的最后关头,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和青春期的影响,具有好动、叛逆的性格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诗两首》的教案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学习生词,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了解诗歌意象,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教师以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写作背景引出诗歌的中心思想,示范朗读诗歌,指定学生诵读课文,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感受意象的不同意蕴,教师概括全诗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背诵诗歌全文。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查生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课堂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培养学生感知情感能力,背诵全诗。

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只有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有了重视,才会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得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应结合新型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诗歌核心素养
诗歌不除外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