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

2019-01-31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应用题建模思维能力

(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

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教育课程内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进行创新和变革。以新课程标准改革为标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额要求。

一、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

高中数学中解决应用题的方法非常多,那么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优化课程内容。

1.导学案教学方法

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采用导学案教学方法是非常常见的,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导案教学的方式应用到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学生要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并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应用题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相通的,采用导学案教学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弄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助于巩固过去学到的知识。

2.生活化教学方法

在数学应用题讲解的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解决应用题,这样能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深入了解知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应用题并解答应用题。

3.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教学法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提出新问题创设符合数学知识的教学情境;其次,让学生通过解答知识获得成就感,有助于深入探究问题;第三,总结解决应用题时遇到的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反思问题。

二、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

1.增强学生建模能力

学生建模能力会受到观察、分析、类比和综合能力的影响很大,还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建模能力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抽象能力。所以说,可以通过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也就是说,数学应用题教学需要学生开发建模思维,提高建模意识,通过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建模知识,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观察能力,运用综合分析能力分析数学知识中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简到难联想问题,逐渐培养数学建模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数学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建模的思想去解决应用题,可以提升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实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拓展思维能力。

2.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学目的变成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上,让学生通过动过手操作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以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3.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首先,可以把应用题分成若干种问题,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改编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提高多元化的思想。一个问题多种问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灵活转变思维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另外,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彻底打消学生固定的思维程式,所以说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学生学习知识增加动力,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其次,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联想能力作为具有扩展人的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化学生思路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应用题的描述非常刻板,有时候不像工程类问题一样,但是也有相同点,那么教师就可以把应用题转换成工程类问题去解决,采用转化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扩展和延伸。

4.激发学生创新力

让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真实含义,教师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要建设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产生创新力。除了这些,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对于学生提出来的观点教师要善于接受,对于一些有用的建议要积极鼓励,不正确的观点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和指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除了这些,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题建模思维能力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培养思维能力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