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2019-01-31廖耀源广西恒业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水化体积裂缝

文/廖耀源 广西恒业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之下,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愈发增多,但因为体积较大的缘故,此类结构本身的应力分布规模较大,所以如果混凝土本身没有良好的强度与黏结性,那么势必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影响整体施工的质量。因此,应当重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且重视混凝土材质的选择,以此来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现象。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规模都比较大,常常要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想要使得建筑施工的质量可以达到验收的标准,就必须要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结构实体体量大的特点,相关的标准明确规定其尺寸不能小于1米。另外,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化的过程中释放热量相对比较集中,这也导致其温度变化大,混凝土内部升温的速度非常快。大体积混凝土一旦出现了内外部温差过大就会形成裂缝,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进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威胁。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认真的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解决好混凝土中凝胶水化引发的结构和变形等问题,避免和减少裂缝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

2、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2.1 混凝土的配比控制

通过历史经验可得知,我们国家普遍施工工程为了保证混凝土本身具有高强度以及高厚度的特点,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首要工作便是做好混凝土的配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方面材料的配置,不仅能够确保混凝土本身具有较高的质量,而且还能促使水化热程度不断下降,进而促使整个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强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时候,工程企业需要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热程度予以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促使其温度不断下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选用各类施工材料。这其中,应用效果最好的便是矿渣水泥,其本身水化热程度相对偏低。不仅如此,为了能够尽可能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应当尽可能提升混凝土本身的可泵性,在实际配置的时候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此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时候,往其中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或者质量合格的矿渣水泥。通过事实可以得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热程度,而且还能促使其整体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2.2 浇筑质量控制

待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后,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顺序整体式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在浇筑时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振捣操作,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振捣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振捣器完成振捣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为保证浇筑质量,要及时清理表面泌水。由于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泌水现象严重,如果不及时清除,会降低混凝土质量。

2.3 加强温度裂缝控制

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时候,为了能够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除了做好混凝土的配比之外,还需要对温度裂缝进行控制。

(1)降低入模温度。为了能尽可能降低裂缝问题的产生,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混凝土实际入模时的温度予以控制。在这个过程之中,为了促使浇筑温度能够降低到合理范围内,工作人员应当采取低温水或者表面覆盖措施。不仅如此,还应当尽可能缩短混凝土实际运输的时间,促使其初凝的时间能够超过5个小时。之后在司机浇筑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速度,以此促使热量散发的速度得以提升,从而出现水化热值的延迟。

(2)合理控制拆模时间。在进行混凝土拆模的时候,工作人员理应做好温度的测量工作,并对其具体的变化展开监控。实践证明,只有在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会超过27度的前提下才能展开后续的拆除工作。如果温度超过了这个数值,则需要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以此降低实际的温差。

(3)把握温度的动态变化。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需要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理应提前进行测温点埋设,并以此为核心进行相应的数据记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采取温度动态检查的方式,主要目的是能够对其表面温度的数值予以把握,以此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控制,进而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4 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后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保证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的重要策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还应及时进行保温养护。进行保温养护时,要使浇筑块体的内湾温差和降温速度达到温控指标的要求。此外,还要注意保存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如果混凝土浇筑后一个小时内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以采取二次亚光或者二次浇灌层的方法进行处理。若施工当日为高温天气等不良施工环境,可以适当增加喷淋次数,这样就最大限度地缩小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从而避免混凝土表面由于脱水而导致的裂缝。最后,还应根据实际的环境以及地区位置选择合适的养护时间,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理想养护时间为浇筑后10h,养护时间不少于14d,但是在实际的养护过程中,还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养护时间。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是超高层建筑的基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了更好地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必须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比如要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严格控制,选用先进的工艺,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为高层建筑整体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化体积裂缝
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地球的裂缝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