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冬奥契机的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2019-01-31王立功李云鹤孙俊霞聂晶鑫王嘉伟
王立功,李云鹤,孙俊霞,聂晶鑫,王嘉伟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51;2. 赤城县玉辉小学,河北 赤城 075500;3.赤城县矿业管理中心,河北 赤城 075500)
2017年张家口市进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目前正大力开展冬奥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022年冬奥会为全面提升张家口市民文明素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对推进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家口市很多“硬件”设施正在接近国内文明城市和地区,而主要的差距在于“软件”,特别是市民的文明素养。要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冬奥会,不仅需要一流的硬件环境,更需要一流的“软环境”。在“软环境”当中,市民文明素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全面提升市民素养,才能为很好地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和“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本文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研究目标,结合我市市民文明素养现状,探索利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对策,为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市民的文明素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市民文明素养不仅指市民个体的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而且指市民在城市公共领域活动和交往时所表现的自身所具有的公共意识和公共修养(鲍宗豪,2008)。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市民的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之灵魂所在。一个城市其市民的素质应当与时俱进,符合文明时代对市民的素质要求。市民不仅要在政治思想、道德作风、科学文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修养,而且要在行为素养、生活方式等方面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在城市公共场所、公共环境、人际交往、公共服务、公共秩序等社会公共生活方面,体现出应具有的文明素质。文明城市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评价标准。市民的文明素养对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也起着根本性作用。
市民文明素养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 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是提高城市发展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 市民文明素养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状态, 体现一个城市的社会治理水平,同时也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
(一)市民的文明素养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发展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文中的“civitis”(城市),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然而单纯依赖经济增长不可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也不可能根本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为富不仁、富而不法;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人际关系冷漠;生态环境破坏等等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与一个城市中市民的文明素质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唯有加强对市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礼仪、法制规范、生态环境等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持续提升市民的综合文明素养,方能减少和杜绝以上问题的出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正能量,促进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没有高素质的市民积极主动参与城市的建设,就无法实现城市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创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文明城市也就无从谈起了。另外,一个城市总体市民素质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等工作。商务实践表明,人们更愿意到市民文明素养高、社会风气好的城市投资置业、旅游度假,而对市民素质低、诚信缺失、人文环境差的城市往往讳莫如深,尽量避而远之。鉴于此现象,已有不少城市已经开始走内涵发展之路了,这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二)市民的文明素养关系到城市的形象
城市的形象,不仅包括诸如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车水马龙、繁华商场等物质的东西,也应包括通过这些物质东西而展现出来的精神层面内容,然而决定这种精神层面内容高低优劣的,就是建设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市民们。作为城市主人的市民,他们素质优劣不仅能体现一个城市整体的文明程度,也会影响到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市民的文明素养决定一座城市的形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优秀的城市形象要求良好的市民文明素养与之适应。所以,一座城市在物质层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精神文明层面的状态怎样、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关键就在于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着的人他们的文明素养如何,以及他们能否为自己文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作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三)市民的文明素养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未来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和地域性的明珠,日趋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舞台及主要角色。城市在这种竞争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再仅仅依赖于城市的自然禀赋和物产资源,更取决于市民文明程度、人居环境、文化积淀、社会和谐、创业创新机会等综合“软实力”或者称为 “城市精神”。城市的竞争力是包括城市环境与管理的综合竞争力。市民作为城市的细胞、城市的灵魂,他们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养是这座城市的无形资产,也是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首要条件,更是培育创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魅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市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升,这个城市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使这座城市具有明朗的发展前景,早日实现创建全国文明的目标。
(四)市民的文明素养关系到大型国际活动的成功举办
张家口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办城市,我们在成功举办一届绿色、节约、廉洁的冬奥会的同时,也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现代、绿色、和谐、文明、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的张家口城市形象。
一座城市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市民。他们作为城市的主人,其文明素养能否被社会认可,能否被世界认可,决定着城市文明程度,决定着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也决定着城市主办的国际大型活动能否完全成功。作为冬奥城市,以冬奥会的主办为契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文明程度,把张家口建设成为整洁优美、清新靓丽、文明现代的美好家园,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
二、我市市民文明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2016年正式启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2018年,张家口市在省级文明城市测评复检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现了“跳跃式”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但是,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的短板仍较为突出,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突破。具体表现为:
(一)思想道德方面
有的市民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没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存在诚信缺失、拜金享乐、功利浮躁、铺张浪费、损坏公物等现象。
(二)科学文化方面
腐朽落后的文化和封建迷信仍受到一些市民的尊崇,如街角仍有一些算命摊位,不时还有市民前去咨询算命、算“八字”、测字、问卦、看相、看风水。个别市民包括有些干部逢庙必烧香,遇神佛必叩拜。
(三)卫生健康环境方面
有些机关事业单位、街道、小区、公共场所存在较多乱扔乱堆垃圾杂物的现象,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普遍存在一些卫生死角,卫生脏乱差问题仍比较突出;乱张贴小广告、乱涂写、乱扔广告传单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共厕所设置数量不足、位置不够合理,给出的指示标牌不清楚;公共场所垃圾桶设置数量不足、位置不够合理、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国家推广的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大部分市民仍没有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个别市民随地吐痰、大街上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甚至随地便溺;尽管市政府多次出台文明养犬方面的规定,但不文明养犬现象仍普遍存在。
(四)公共场所秩序方面
违规占道经营现象在部分社区、街道、市场附近仍有存在;公共场所、街道两侧盲道被车辆和商摊儿挤占的现象还很严重,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对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便利和关怀,考虑得也不够周到,坐轮椅乘坐公交车很困难;乘坐公交车争座抢座、大声喧哗,不主动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部分钓鱼爱好者不顾管理处垂钓警示牌,在清水河展览馆段挥杆甩钓,钓竿上硕大的鱼钩在路边挥来挥去,而路边人来人往,存在很大危险隐患,也与文明城市形象格格不入。
(五)公共交往方面
不少市民在公共场所排队加塞儿、大声接打手机、观看电影和体育赛事迟到早退喧哗吹口哨起哄等,对周围其他人造成影响。
(六)公共文体环境方面
市内缺乏对公众开放综合性的户外体育场所,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改建工程缓慢,迟迟没有开放,市民对此不满。
(七)文明旅游方面
仍有个别游客在公园、景区乱写乱画,涂鸦雕刻,四处留字,还存在乱扔垃圾、插队加塞儿、攀折花木、踩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
(八)交通秩序方面
机动车存在等红灯时强行变道加塞儿、堵车时占对向车道逆行、乱停乱放乱鸣笛、车窗随意抛物、市内行驶开远光灯等不文明现象;出租车存在宰客行为,大量黑出租仍在运行;行人、老年代步车、非机动车等不遵守交通灯指示,存在“中国式过马路”、乱穿马路等现象。
(九)网络交往方面
部分上网市民在网络交流平台上不文明发言,仍存在谩骂侮辱、威胁恐吓、色情骚扰、传播谣言等不文明行为。
我市市民文明素养方面存在以上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市民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不够,市民的整体文明素养还不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的节奏;二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保障机制也不够健全;三是对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乏力;四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队伍仍不够强大;五是城市文明创建问题复杂、欠账较多,整体协调联动不够。
三、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对策建议
成功参与主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张家口的整体形象,我们必须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培育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冬奥名城的文明市民。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系统谋划、通盘考虑、措施得力、长期坚持。结合我市市民素质实际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筹办冬奥会的要求,当前我们应该突出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尽快制定《张家口市民文明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计划》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根据我市实际,明确我市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法治、科学、文化、环境和健康等方面,围绕这些素养的提升,组织在全市开展行动。
(二)尽快出台《张家口市文明行为奖励办法》
鼓励广大市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助人为乐、慈善捐赠、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等文明行为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群体和个人,在政治待遇、就业就医、子女入学、公交出行等方面,给予优待。也可考虑出台市民“文明积分”制度,把市民每次的文明善行赋予一定积分,计入文明积分手册,并制定相应的积分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市民争做好人、多做好事。
(三)编印提升文明素养方面的宣传组织材料
编印《张家口市民文明礼仪知识手册》等提升文明素养方面的宣传材料,组织力量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以及居民住户,做好宣传,引导市民了解市情,了解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教育市民争做文明典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成功举办冬奥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编制《张家口市民文明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科学设置市民文明素养指标体系、基本内涵要求、监测点和评价标准等,组织专家学者成立评估委员会,先小范围试点,总结经验,后在全市推开,为我市市民提升自身文明素养提供参考,为各部门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提供指引。
(五)建立健全市民公共文明奖惩制度
落实好《文明公约》。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城镇、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职工、文明市民、文明学生等各部门各行业文明标兵的推荐评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激发引导市民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文明素养,争做文明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组建由多部门、志愿者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市民不文明行为纠察队,定点执勤与设置流动岗相结合,主动监督、纠正、处罚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同时加大社会监督力度,鼓励市民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谴责、规劝、制止和举报,对严重不文明行为,新闻媒体要对当事人进行曝光。
(六)推行城市精细化、智能化和清单化管理,不断增强城市治理能力和提高治理水平
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要建章立制,精细管理,充分发挥市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市政府的组织领导职能和市文明办的协调联动作用,建立健全以县区为主体,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七)加强城市流动人员的管理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量流动务工人员涌入我市,为我市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冬奥会的筹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流动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文明素养参差不齐,亟待提高。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流动人员文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难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水平和特殊的市情,这项工作在我市注定是长期的、艰巨的、持续性的。我们必须落实好“全民教育、全民动员”的工作重点,盯问题,补短板,抓细节,破难点,确保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城市整体社会文明程度上有新突破,为完成三大历史任务、交出两份优异答卷,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