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渗透,促进生物课堂生命教育成效
2019-01-31◆
◆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
所谓“生命教育”,是响应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倡导。而纵观高中生物教材所收录、编制之内容,可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的资源信息。针对于这些资源的利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将其与教学目标进行结合,进而具有针对性的加以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角度的渗透,利用不同形式的教法展开生命教育,如此,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得教学所期之目标达到逐步渗透,水到渠成的效果。
一、基于生命健康,利用课堂讨论渗透
健康是生命的第一要素,故而,生物课堂生命教育的开展当首先应基于此而进行教学,即,基于生命健康的高中生物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如何通过生命健康这一话题带领学生们向着学习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突破,除了对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之外,可以利用开展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加以渗透。
如以《细胞的癌变》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我则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癌症在我国近些年中的一些典型患病案例,如:我国相关著名演员沈殿霞因罹患肝癌而不幸逝世的事件,借助与此我引导学生们围绕癌症在我国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一起进行了讨论。诸如癌症是什么?又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很难治愈?在此之余,我又借助图表展示了癌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的对比资料,如:细胞周期同为22h,正常肝细胞分裂次数为50~60次,而肝癌细胞则多达25000次;且,在存活周期上,前者为44.8~55天,后者则以1951年算起一直至今仍旧存活。通过此对比数据图表的观察,在讨论中可总结为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无限增殖”。诸如此类,在数据结合案例的观察、对比、讨论中,逐步完整癌细胞的特征定义,致癌因子的分类,以及癌变内因等等,步步累加,增强学生预防癌症的紧迫感,让学生们能够学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
二、基于生死教育,利用活动开展渗透
生与死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只有让学生们深刻地了解了这两个概念,知道我们每个人都生来不易,死亦自然,才能更使学生们在感受到生命奇妙的同时积极利用好生命的过程,树立感恩的心态,珍爱生命的意识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如以《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我则借助“减数分裂”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中展开了一系列的渗透活动。课堂中,我以儿童用橡皮泥作为道具,以其颜色的不同作为染色体的区分,以蓝色代表母方,黄色代表父方,首先对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进行了模拟活动,使之能够初步体会到生命由来的最初形态。如:用一种颜色的橡皮泥做成两个大小一致的条状物体代表“染色单体”,同时,将二者进行交叉,用重叠点代表复制后的染色体。之后,我又组织学生们进行分组合作,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生命的形成,感悟生物多样性的由来。如:我逐级利用含有1对、2对、3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分别在考虑和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能够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指导学生们进行模拟,乃至依次推出N对同源染色体。学生们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在不考虑交叉互换时就可以产生很多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得生物变得丰富多样以及生命形成的复杂和来之不易,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如此种种,我又据此针对“受精作用”向学生们讲授了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和生命孕育过程的艰辛,并穿插情感教育使之能够产生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从而使得课堂生命教育得到良好渗透。
三、基于生活态度,利用创设情境渗透
生活态度决定生命轨道,这是人生的规律,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在生物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结合“生活态度”教学,并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其进行展开,从而帮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态度”教育,强化生命教育的渗透。
如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为例,针对于“生活态度”的教学,我则主要围绕孟德尔其人为了研究而坚持不懈、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乐观态度,并结合相关研究知识对课堂进行了情境的设置。如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孟德尔研究过程中一些受阻的遭遇事件,借此情境以突显孟德尔求实、严谨的生活态度。如孟德尔最初为了找到合适的实验材料,种植了山柳菊、玉米等一些植物进行细致的遴选,最终在以豌豆进行实验时,孟德尔弄来了多达34个品种的豌豆,并最终挑选了22个品种用以实际实验。而这一实验便持续达八年之久,其中遭遇的偏差、失败等挫折且不说,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在当时是超前的,是挑战权威的,但他仍然以乐观、科学、顽强的精神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发现。如此,在对孟德尔坚持八年艰苦实验,细心研究事迹介绍的情境下,孟德尔的伟大发现以及其所秉持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学生,从而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人物榜样,较为深入的渗透了良好的生活态度观教育,为生命教育作了重要的铺垫。
四、基于生命价值,利用问题引导渗透
生命教育的内容离不开对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因此,鉴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内心发展趋于成熟,具备了自身最初的个人价值观取向,因此,正确生命价值的教学则宜于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渗透。即结合相关生物知识,穿插有关具有生命价值教学内容的案例,将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教学环节当中,进而引导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使得生命教育得到更加全面的渗透。
如在教学《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相关内容时,我便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在课堂中展开了教学。首先,以探索氨基酸及其种类为例,问题为:“为什么当我们长期不吃早餐,或不吃肉类,只选择以蔬菜为主时,容易使身体发生疾病?”,由此,引出“蛋白质”这一概念,并及时向学生们灌输健康生活、合理饮食的价值观。之后,可以进行一系列专业知识的衔接提问,如出示几种氨基酸和非氨基酸的结构,让学生们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通式等,进而为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将肽键的概念引出。其中,在介绍蛋白质的功能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一主题,在课堂中着重展开生命价值观的教学。如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当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我国是艰难困苦,阻碍重重的;但大批科学家仍然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他们是抱着什么样的信念,凭借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去进行研究和实验的呢?如此,引导学生们总结科学家高尚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以及对理想的献身精神等。诸如此类,有效的问题引导教学中,学生们的生命价值观得到了有效引导和确立,从而使得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也是当今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而生物作为一门专业揭示生物生命现象和本质的学科,则有着自身天然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灵活教法对课堂做出设置,从而使得生物学科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渗透发挥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