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思考
2019-01-31◆
◆
(浙江省余姚市梦麟中学)
作为高中理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一直以来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重视,长期以往,学习积极性下降。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强调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能够紧紧围绕化学五大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在反复强调识记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掌握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存在形态,并能够用正确的化学语言表述化学想象。
比如,在教学《钠、镁及其化合物》“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我在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中主要体现让学生宏观认识以钠元素为核心的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递变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课堂上,我通过实验演示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观察中认识实验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在微观探析中对金属钠原子有初步认识,在金属钠和水的化学反应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钠、氢元素的化合价价态变化,在多媒体上直观演示得失电子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化学反应的内在关联。这样,有效实现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二、通过问题驱动,使学生理解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化学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要能够从站在哲学的角度认识到化学的变化和动态平衡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待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核心,深刻感知化学平衡和变化的观念。
比如,在讲授《化学平衡的移动》这一知识时,由于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一章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这一知识点。因此,在授课时,我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课堂上通过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深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因素及探究,掌握化学平衡状态及特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化学平衡?它的特征有哪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向一个处于化学平衡的反应中增加反应物的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它还会平衡吗?”在层层问题的探究中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化学平衡基本概念后,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浓度及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谈论交流中深入探索化学平衡的标志,在可视化的现象观察中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深入提高了对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理解认识。
三、开展多样教学,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研究的思维起源与本质体现。在实际化学学习思考过程中,学生应当具备证据意识,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反复论证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反复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模型,并能够用模型解释化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本质。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强化学生推理及论证能力,在理解模型——实物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提升其核心思维。
比如,在教学《卤代烃》一课时,我布置了课前作业,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PVC塑料管、不粘锅涂层的成分,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卤代烃的概念及分类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带领学生选择卤代烃的代表物1-溴丙烷作为重点探究对象。通过多媒体建立投影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写出相关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电子式及所含官能团。在探究其化学性质时,通过设计实验在问题中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如为什么要加入HNO3酸化溶液?如何判断CH3CH2CH2Br是否完全水解?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理解其水解过程和反应机理,初步建立起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及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的模型,并通过例题辅助完善模型。这样,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建立及运用卤代烃的相关模型,在启发引导中让学生理解掌握了抽象的化学知识,核心素养能力得以提升。
四、组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教学对发展学生科学的探究思维能力,培育其化学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比如,在教学《电解饱和食盐水》这一实验探究课题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认识实验现象,如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阴极和阳极,阳极会有淡黄绿色的气体产生,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实验结论,总结出这种气体其实是氯气。而在阴极附近滴入酚酞溶液,该区域则会变红色,这说明阴极附近有碱性的物质生成。又如,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亲自对实践课堂中学习的化学理论知识进行检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在实验室中开展实验探究,在自主选择实验仪器、根据既定条件选择试剂、观察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创新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五、联系生活情境,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
具备优良的科学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是化学核心素养中反映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将这类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深化学生道德品质及价值观。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时将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名家的探究故事穿插在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化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究态度;也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讲授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污染导入化学学习,在学习白色污染构成部分及如何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防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小组实践探究某一区域酸雨形成的原因,并撰写探究报告分析措施,在主题课堂中与同学讨论交流,在实践中渗透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化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长期教学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实现提升。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手段,立足核心素养理念,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