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时易出现的若干误区
2019-01-31◆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曾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也说:“任凭怎么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有所成就。”可见,注意力的集中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发现中小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习甚至性格、人格品质的形成与完善。据中国台湾的职能治疗师张旭铠医生统计,2000年以前,去看医生的孩子,大部分症状不外乎动作慢、容易跌倒、写字很丑等。而2000年以后,主要症状变成了孩子“不专心”“上课发呆”“容易分心”等问题,基本上占到所有问题比例的90%以上。这样的数据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问题,并且会对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但大多数人仅仅是看到现象后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没有认识清楚问题存在的原因,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析方面,存在着很多误解。本文拟对这样一些认识误区及其表现进行归纳梳理,期望能在对于当代中小学生注意力的认知以及改善学习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生理性问题——传统观念影响下的讳疾忌医
注意缺陷障碍(ADD)是少年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可持续至成年。美国Thomas E.Brown,Ph.D.教授认为,大多数ADD综合征患者不能自行痊愈,需要辅助药物治疗。ADD和ADHD(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是病理性的,主要是大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不足导致的神经网络功能失调,影响了注意和记忆。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大型研究表明,单独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任何单纯行为治疗的效果。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很多地方和学生、家长的心中,“心理问题”仍然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词语,坦然承认者甚至会引发无聊的讥笑或恶意的嘲讽,这样的认知观念和社会氛围无疑会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尤其是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心理素质正在形成发展之中,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加上另外一些比较复杂的原因,如对病情的误判或者医疗条件受限制等,很多人将就医及接受药物治疗作为最后一种治疗选择,盲目认为注意力集中属于行为问题,采用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的方法优于药物治疗,结果往往造成治疗时间的延后,加重了病情,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还可能恶化家庭、师生、朋友等人际关系,乃至于妨碍了未来的成长发展。
二、认知问题——缺少相关知识和充分认识导致的误判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和强度因人而异,事实上人都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成人在静坐、开会时比较容易昏昏欲睡,学生在听课时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明知课程很重要,也不能抑制住自己的睡意而集中注意力。通常认为中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还比较有限,由此会使很多成年人产生一些误判,忽视了对学生注意力的关注和训练,甚至不能将正常的注意力转移、分散和注意障碍疾病(ADD和ADHD)进行有效区分,从认知角度进行原因分析而出现的误判大致有以下几类:
1.将注意力问题归结为智力因素。耶鲁大学注意力及相关障碍门诊的研究表明,注意力属于非智力因素,高智商的学生也会出现不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和有规划持续地复习等行为,经常表现为盯着窗外发呆或做作业拖拉等。多项研究证明,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比较广泛地分布于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群,其与标准智力测验没有太大关系,甚至注意力方面存在缺陷的ADD患者智商可能很高。因此,简单地将注意力问题归结为智力因素很容易引发误判,父母可能凭借智力测验结果形成固化认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注意力缺陷。
2.将注意力问题归结为青少年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中小学生属于心智尚未发育健全,往往认为这样的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阶段,“他们太小了”“以后懂事就好了”这样的判断常常听说。在很多人看来,孩子只是不能理解以及做不到属于他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做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开展,他们的注意力问题会随之好转。
3.缺乏对于中小学生处在不同年龄段时期注意力特征的正确认识。王称丽等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的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中抽取643名学生参加注意力测试,结果表明由于低龄段的小学生相当多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加上学习内容较为简单,正确率高,所以注意力水平对学习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7~8岁和9~13岁是注意力发展的重要年龄段,而8~9岁和13~14岁两个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发展较为平缓。由此而论,广泛意义上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注意力特征,在学生还处在低龄段就对其提出过高的集中注意力要求,以及单纯按照年龄段由低向高认为学生注意力集中问题能够自然改善,两者都属于缺乏对于中小学生处在不同年龄段时期注意力特征的正确认识而出现的主观误判。
4.个人和他人的固化认知掩盖了问题本身。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同样,注意力不集中也会成为习惯。心理学认为“标签效应”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家长和教师长期持续地要求自己集中注意力,或者针对注意力集中的表现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值而给予责备、训斥等负面评价,很容易引发“标签效应”,以至于学生默认自己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由此引发心理压力、习惯性放弃甚至以此为降低要求或逃避学习的借口。
5.家长和教师对于学生注意力情况的认知存在差异。中小学生在家庭中和学校里所主要担负的任务要求是有较大差异的,家庭和学校的外在环境、规则要求、人际关系也大不相同,所以可能学生在两种情境下的表现不同,因此家长和教师所看到的学生在学习、做作业、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可能差别较大,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认知无疑将存在更大差异。当代生活和教育环境中,中国家长对孩子往往寄予了过高甚至不现实的期望和要求,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经常会使用量化的统一尺度标准作普遍性要求,这些也都会导致家长和教师对于学生注意力情况的认知出现差异,进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三、环境因素——时代变化对注意力集中提出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人们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中小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更加容易受到信息的影响、干扰与刺激,极易增加大脑压力和负担,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学者吴建祖等认为,信息丰富的情境对决策者有明显的影响,延伸到对于处在学习知识黄金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当代社会信息并不是稀缺资源,处理信息的能力才是稀缺资源。注意是信息加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心理调节机制,它能够对有限的信息加工资源进行分配,使感知具备选择能力。在信息丰富的环境中,学生面对大量信息,但他们能够配置在信息上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只能有选择地关注信息并做出选择,而这种选择就必须涉及情境和环境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征、即时环境、过去经验、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社会氛围等等。注意影响学习记忆,学习又影响注意,注意是长期奖惩学习后与刺激环境相适应的注意,学习使我们注意的对象及注意力的分配与环境相适应。当青少年不能集中注意力做那些他们本应该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时,很多人迅速做出判断或假设,认为是懒惰或者过度疲劳,事实上远不止如此简单,环境的影响和动机不足可能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片面地归结为学生主体的行为问题很容易引发如前所述的误判。
注意力作为调节与控制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机制,受到认知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作为信息加工中的重要心理机制,其重要性愈来愈清晰地显现出来,尤其在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力与学习活动紧密关系更加突显。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的方法。”袁忆达、姚昉的研究指出,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其注意力水平显著高于学业成绩困难的学生。一方面,中国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了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饶延华等在武汉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进行的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一项研究显示,无论行为正常与异常的儿童,年龄越小,其父母的精神认知越佳;而年龄越大,其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越差。说明年轻的父母们正越来越认识到精神心理卫生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精神心理卫生。另一方面,却又有相当多的教师和家庭在分析学生集中注意力程度达不到期望值的原因时出现各种误判。实际原因可能远不止本文所列举的以上数种,抑或是两种甚至多种原因混杂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