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工制作课程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9-01-31◆
◆
(云南昆明禄劝青少年活动中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型的人才,现代教育的一切手段应当为培养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才服务。手工制作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型,是学生喜爱和乐意接受的活动。它融画、折、剪、贴等手工活动为一体,并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进行制作,它在造型造物的过程中,设计、技术、手工不仅讲究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需要创新能力。
在手工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的意愿、情感和感受,同时将“无形”的冲动、体验、情绪甚至态度、评价都转变成一种外在的、可见的形象,它不但可以体现个人的情感和经验,更可以彰显作品的独特性和制作的完整性,强调新形象的出现。
手工活动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能充分表现孩子对生活中美的感受和认识,它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发展和创造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喜欢手工制作课的优势,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发展和创造精神的课程目标贯彻在手工制作课的始终。
一、学生通过收集各种制作材料,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没有材料或材料准备不充分,手工制作难以完成,准备好制作材料是上好手工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前要考虑学生需要带哪些工具与材料,寻找这些材料有无困难等等。有的材料在商店里能买到,而有的材料却要日常生活中积累才行,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又是一个走进自然、认识环境、认识社会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发现材料、挑选材料、积累材料,培养认真观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如花布头、糖果纸、包装布、旧手套、旧袜子、果实种子、药盒瓶子等。不过现在市场上都有专业批发手工材料的厂家可以购买,丝网花材料就是我们从网上购买的,价格也很便宜。除丝网花材料外,网上还有各种手工纸、手工工具、手工模具、手工饰品、手工编织甚至科学实验玩具等材料都比比皆是,方便实用,也很实惠。
二、学生通过手、脑、口、眼并用,完成手工制作,培养观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智力素质和思维能力发展
手工制作是学生由动脑到动手再到动脑的过程,也是观察记忆到动手制作再到努力创新的过程,在这一复杂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智力素质和思维能力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观察力决定着他们的认识水平。学生在动手制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通过视觉观察制作对象的形态结构、制作方法和步骤,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凭着记忆力动手进行制作。学生的这种观察力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是感知事物的一种高级形式。在制作前,如果观察仔细认真,拿起材料就会快而准确地制作好,反之则做完上步不知下步该做什么。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如用纸盒剪小桌子,首先让学生看实物桌子的结构,再看老师的范例,认真观察,通过思维分析比较,教师再简单提示,学生就会轻松地完成制作。
手工制作活动中手脑并用是相辅相成、完美结合的。生理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手的活动关系到大脑的发育,手指动作的训练对脑细胞可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的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动的水平越来越高,因此手的动作对发展思维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
手工制作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亲切而有趣的,但是要制作出一件好的作品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学生的专心和耐心,需要克服困难,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需要具有创造性。制作中老师的讲解、示范必须留有余地,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作品进行与众不同的装饰
三、儿童通过手工制作学会做事,在操作和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
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重视分数的高低,忽略实际操作,往往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儿,已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此外,孩子天性好动好玩,如果老师只一味地生硬说教,学生很可能不投入或易疲倦,而让他们在做中学,不但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情绪高,而且会使他们的学习效果好。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掌握知识。
儿童认识心理学认为,概念来自操作,要在适当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素质,让学生学习知识符合教育规律。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尝试的意识和习惯。教师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制作内容,如出示用丝网花材料制成的孔雀,学生对漂亮的孔雀充满了好奇和喜爱。老师简单讲解后,学生就会兴高采烈地去做。孔雀的羽毛五颜六色,用丝袜做羽毛时,学生必须尝试着搭配出漂亮的羽毛。在做好孔雀各部分的部件后,把这些部件进行组装,也要进行各种尝试才能成功,不同的尝试还会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神态,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创新的好习惯,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会相应提高。
四、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学会团结协作,发展团结互助意识和交往能力
针对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在手工制作中有意让学生共用一把剪刀、一张纸、一盒铅笔、一瓶胶水,让他们慢慢学会相互谦让,协调使用,不发生争执,愉快地制作。如在制作小金鱼时,第一步做好尾巴和身子后,第二步是用线捆扎,小一点的学生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就需要一人抓着一人拿线来捆扎,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儿童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接受能力强,制作的快而好,而有的却恰恰相反。教师要鼓励能力强的学生乐于帮助同伴解决困难,这样既能使能力强的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乐趣,又能使能力弱的学生养成虚心请教的习惯。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团结互助的意识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五、鼓励求新,拓宽想象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提倡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教学,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让手工教学更轻松、方便。如遇上要画、折、剪的部分,运用投影仪,就能让学生更好的看清楚制作步骤,理解制作方法,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创设情境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六、延伸课堂,用制作的作品美化生活,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地发展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动手制作往往无法尽兴,我们可以利用延伸课堂的方法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去美化自己的房间,用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课外制作其他作品来美化生活,这样可以天天看到,既可欣赏,又增添了手工制作的实用性,使学生有了自信,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促进。
总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手工制作课程,不论是在儿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废旧材料或者在商店、互联网络采购制作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还是在儿童开动脑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创作成有趣好看的、不同风格的艺术品,再用这些艺术品装饰房间,美化生活的过程中,老师都要充分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学习化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