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在语文活动中鉴赏古典诗词
2019-01-31刘艺艺
刘艺艺
中国古典诗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摒弃“齐声朗读、逐句讲解”这种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古典诗词的不同类型、内容与风格,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采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鉴赏古典诗词。
一、举行朗读比赛,鉴赏古典诗词韵律美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十分鲜明的韵律美。 但是在传统“齐声朗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够准确掌握古典诗词韵律美的本质。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扫除生字词,在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础上,举行相应的朗读比赛,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韵律美的鉴赏能力。 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古诗词所包含的节奏、韵律都有所区别。 如七言诗,它的每一个诗句都包含了四个节奏, 而五言诗, 它的每一个诗句都包含了三个节奏。 在掌握了古典诗词节奏、韵律的基础上,我们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练习朗读,并参加朗诵比赛,必然能够进一步准确鉴赏古典诗词中的韵律美。
例如,我在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时,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使至塞上》是一首典型的五言诗,因此,它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三个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学生要想在朗读比赛中胜出,除了了解这基本的断句技巧还远远不够, 他们还需要揣摩低吟浅唱古诗词的技巧, 揣摩这首诗歌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唯有如此, 才能在朗读比赛过程中以情感为基调,做到抑扬顿挫。 而除了参赛的选手外,我与其他学生都作为评委,共同选择出胜利者。 对于获胜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 有时甚至可以是一点小的物质奖励。 实践证明:朗读比赛这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背诵效率,大幅度提升了学生对诗词韵律美的鉴赏能力。
二、举行情境表演,鉴赏古典诗词情节美
中国古典诗词,除了韵律美之外,诗句中所包含的情节美也是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鉴赏的。 中国古典诗词,可分为“写景、叙事、抒情”三大类,而不管是哪一类,寥寥几字的情节却都生动形象,引人深思。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举行相应的情境表演,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角色的扮演中, 进而在表演中提升其对古诗词情节美的鉴赏能力。
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为例,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内容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表演: 在一个大雪天的清晨,头发斑白的卖炭老翁,身穿单薄的衣服驾着牛车去集市上卖炭。 迎面过来几个太监,硬生生地将一车炭拉去了皇宫,却仅仅留下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充当炭钱。 在这个情境中, 需要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反复揣摩诗歌中卖炭老翁、两个太监的人物形象、心理特点,并将这些通过神情、语言进行表演。 诗歌中写道“心忧炭贱愿天寒”,说明老翁在卖炭之前是忧心忡忡的,而在被太监拉走炭后,从“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字能够感受到老翁内容的悲伤与无奈。 而与之相反的是太监的形象,从诗歌中的“翩翩、口称敕、叱”等字眼,能够看出他们的耀武扬威、蛮横的一面。 通过这一情境表演,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首诗中每一个字眼透露出的情节之美,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宫市”的腐败以及劳动人民的艰辛。
三、情节扩写,鉴赏诗词的情感趋向
在引导学生鉴赏了韵律美、情节美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情节的扩写与改写, 去探寻诗人的情感趋向以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深沉含义, 而这个过程也是升华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都知道:诗歌鉴赏的最终目的便是通过学生对古典诗词情感的鉴赏激发学生的主观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如我在教学《饮酒》时,引导学生根据这首诗的情节进行扩写。 以“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为例。
生1:作者在隐居之后,常常辛勤劳作,而在劳作之余,会喝上两口小酒。 兴致上来了,便会在南山脚下,去采取几株菊花,望着南山优美的景色怡然自得。
生2:来到南山脚下,只见作者一边劳作、一边喝着小酒,高兴的时候,欣赏欣赏菊花,欣赏欣赏南山之景。实在是悠然自得,乐在其中。
生3:南山脚下的风景十分迷人,作者归隐后时常能够感受到内心的愉悦,在愉悦心情下,菊花、南山风景便更加使人沉醉。
学生通过对古诗词情节的扩写, 很快就能够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而在诗人这种豁达心境的影响下,学生也会在无形中树立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借助“中国风”音乐,鉴赏古典诗词意境美
诗歌典雅、意蕴丰厚,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语文课堂内外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提升审美情趣。 学诗的目的不一定是培养诗人,诗意的生存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 近年来,流行音乐掀起“中国风”,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典故为创作背景,现代音乐有了浓浓复古味。 “中国风”来自于生活同时充当着生活的代言,“中国风” 狂潮的出现也是社会文化需求的结果。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风”同样是一种文学创作,同为语言文化,它的起源与古典诗歌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追溯到诗歌的起源,诗与乐本是一体,唐诗也好,宋词也罢,在当时广为传唱,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 尝试让学生乘着“中国风”音乐的翅膀,在古典诗词的天空里翱翔, 帮助学生不仅仅享受感官的舒适,还能进一步深化诗词鉴赏的情感体验。
鉴于这点认识, 我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古典鉴赏兴趣小组活动,带领学生借助“中国风”音乐,探究诗词意境美。
1.年年岁岁花相似。许多“中国风”歌曲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为诗词谱新曲,换一种角度诠释经典。 如,结合邓丽君的《在水一方》鉴赏《蒹葭》,结合王菲《但愿人长久》鉴赏苏轼《水调歌头》。
2.似曾相识燕归来,看古典诗词和流行音乐的融合。 “中国风”歌曲借用古典诗词的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重新演绎, 展现一段现代故事。 比如王力宏《花田错》、吴涤清《烟花三月》,再如我让学生欣赏周杰伦的《东风破》,引导学生将品歌词升华为品味古诗词典故、意象。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让学生进一步研习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不同时代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二者态度上的委婉与开放不同; 语言表达、 词汇文法、角度不同;语言格式的要求也不同。
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开启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降低对古代诗词高不可攀的敬畏感,激发学生心中沉寂的对古典诗词的热情和兴趣。 在活动中,通过影像演示、对比,更深刻地体会诗歌内涵,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把握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底蕴和潜在体验,激发其兴趣,努力打开学生尘封的心。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语文”,帮助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善于发现语文的眼睛。 让学生明白语文即生活,爱语文,爱生活!
想要提升古典诗词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亮出“新招”、巧妙地利用“趣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推动新型古典诗词课堂的创建。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三种趣味性古典诗词教学活动——朗读比赛、情境表演、情节扩写。 借助音乐,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进而推动初中生更好地传承中国古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