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境遇的反思与突破
2019-01-30孟晶
孟晶
摘要:
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和基础。从一流学科建设种类、建设点、学科发展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现状。从一流学科的发展思路分析人文学科发展境遇的外部原因,从学科建设学术梯队、科研人员、学科顶层设计三方面深入剖析了内在原因,并从增强学科实用性、遵循学科发展内在合法性、提高外部激励、加强学科发展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一流学科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反思与突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9)06-0001-06
2015年8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明确提出并指出建设一流大学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关于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划分,国内外至今没有定论,但一般来说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类思想、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科,社会学科主要是对人类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1]。根据上述定义,人文社会学科在我国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8个学科,自然学科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人文社会学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态势一直不容乐观,一些专业被裁撤,科研经费也较少。那么我国人文社会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发展境遇怎么样,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现状
(一)一流人文学科建设点不足
一流学科集中的学科领域反映了学科建设的重点。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统计数据,在全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建设的学科种类数占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总种类数的比例相同,都为55.9%。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学科点与自然学科建设的学科点相比差别较大,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学科点共97个,仅占一流学科建设点总数的21%
注: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建设种类是指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有相同的学科不重复统计的学科数,学科建设点数是指同一学科重复统计的学科数。。这说明国家及各类高校将学科建设重点集中在自然学科上,这使得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显得较为艰难。
(二)政策支持力度较弱
在政策支持方面,分别统计了国家对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发展的鼓励政策。通过查阅国务院、教育部及科技部官方网站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计划、政策文件发现,从国务院2015年10月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起,国家部委颁布了促进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政策15项,颁布促进自然学科发展的政策38项。从数量看,鼓励自然学科发展的政策是人文社会学科的2倍多。从发文部门看,关于鼓励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政策中有5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自然学科发展的政策中有13项由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发布。笔者查阅了31个省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等部门网站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政策文件,检索到各省份有利于人文学科发展的政策为60项,有利于自然学科发展的政策为286项,有利于自然学科发展的政策数量是人文社会学科近5倍。
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得不到重视,既存在人文社会学科实用价值相对较小,学科发展历史薄弱等历史性的外部原因,也存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建成一流学科周期长、成本大等时代性外部原因,还有学科建设学术梯队力量弱、科研人员少、学科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学科发展定位出现偏差等内部原因。
二、人文社会学科遭遇困境的原因
(一)外在原因
1.实用主义思想影响
人文社会学科是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人与社会交互过程中的问题的学科,它帮助人类探寻自身的发展历史,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好地与世界相处。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有实用价值的自然学科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市场也更为广阔。这些因素使得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自然学科中来,推动了学科的发展。现代大学采取的经费投入方式主要有“非竞争性投入方式” 和“竞争性投入方式”两类,非竞争性经费用于保障大学基础性设施建设,竞争性经费满足大学和学科发展,主要用于提高办学水平和发展质量。竞争性经费通常拨给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学科,而这些重点学科中仅有11.4%为人文学科,因此人文社会学科获得竞争性经费的比例较小,学科发展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而自然学科在竞争性经费的支持下有了良好发展,更容易吸引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
2.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突破口
美国著名大学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选择学科发展的突破口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斯坦福大学从二战时期的二流大学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一流大学,得益于其将物理、化学、电子工程三个学科作为重点建设学科。我国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建设一流学科要优化学科结构,凝炼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将某些学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是我国现阶段一流学科建设的选择。在重点建设学科的选择方面,学校一般会选择学科基础良好、建设周期短且建设效果明显的学科。高校设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这些重点学科往往是我国建设状况良好的专业,通过查阅42所一流建设大学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发现,这些重点学科有82.1%的专业点都为自然学科,自然学科建设基础整体较人文社會学科好。在学科建设效果方面,进入ESI前1%是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志,而进入ESI是学科具有建成一流学科潜力的重要标志。据统计,2015年我国自然学科有12 063个学科点进入了ESI排行榜,1 141个人文社会学科点进入ESI排行榜。2018年有17 670个自然学科点进入ESI排行榜,1 511个人文社会学科点进入ESI排行榜。自然学科进入ESI排行榜的年增长率为13.6%,人文社会学科的年增长率为9.8%。由此可见,自然学科发展基础良好且短期内建设效果明显,选择优先建设自然学科似乎是高效、明智的选择,而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需求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二)内在原因
1.激励欠缺,发展后劲不足
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研究人员组成了学术梯队。学术带头人既是学科领域的专家,具备该学科发展的战略思想,同时又有组织管理的才能。截止2018年底,我国共有科学院院士787人,工程院院士863人。 2017年長江学者特聘教授中有105人来自自然学科,仅43人来自人文社会学科。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中遴选了62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36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00名社会科学领军人才,97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这些拥有国家级头衔的人大多数也是学科带头人。我国自然学科带头人中有国家级荣誉头衔的有2 705人,人文社会学科带头人有国家级荣誉头衔的仅243人。这些国家级荣誉随之而来的是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支持,荣誉头衔同时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激励着学科带头人。由此可见,在外在激励方面,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带头人获得的荣誉激励较少,以及随之而来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也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文社会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在学科继承方面,近十年来人文社会学科的博士毕业生明显少于自然学科博士毕业生人数,其中2016年人文社会学科博士毕业人数为12 675人,自然学科42 336人。在学术传承方面,人文社会学科接班人数量较少,发展后劲不足。
2.科研人员投入相对较少
通过对2016年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研究人员和研究全时人员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人数比自然学科略多,但从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来看,自然学科的折合数是人文社会学科数量的3.8倍[2]。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与自然学科研究人员相比,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人员实际投入科学研究的时间相对较少,这不利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俞立平等人的研究表明,相较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科研产出与科研人员全时当量之间的正相关性更为明显[3]。没有较充足的科研全时人员的投入,人文社会学科科研产出得不到切实保障。
3.学科发展缺乏顶层设计
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的设置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轨的现象。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普通高校中的人文社会学科承担了扩招的主要任务,经管、法学、教育、文学的招生人数增加都在3倍以上,其中文学和经管类的招生人数增长甚至接近6倍[4]。这些扩招的压力大都集中到人文社会学科上,因为人文社会学科对硬件设施要求较低,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但扩招后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人数一定程度超过社会需求,直接后果是较多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就业亮起了“红灯”,高校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点遭到裁撤,学校招生人数锐减。
4.学科发展定位存在偏差
朝着综合型、研究型方向发展是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但大学学科的发展质量以优质教师,学科发展平台、资源等作为保障,不是每个学校的发展都要追求学科门类的齐全,也不应该在没有学科基础或学科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追求学科研究的深度。不顾学校学科发展基础,一味追求综合性、研究型的发展策略并不可取。很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类高校为了追求学校的综合化盲目设置人文社会学科,导致人文社会学科在这些学校中的发展并不理想。我国2017年裁撤的人文社会学科点所在的学校中综合类学校有37个学位点、理工类学校32个学位点,其他学校43个学位点。裁撤学科点数据表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在综合性和理工类大学中存在较大问题。理工类大学本是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点设置较少的学校,但被裁撤的专业点数量却相对较多,这说明人文社会学科在理工类大学中遭遇的问题尤为突出。
三、人文社会学科的突破
(一)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实用性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大重要职能,高校生产的知识和人才能较大程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所高校、一门学科、一个专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虽然人文社会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目前没有那么紧密,但大多数人文社会学科可以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社会学科产学研建设等方式来强化人文社会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以H大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该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学分(必修)占学分的比例平均为25.72%,管、经、文、法、体、艺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必修)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为18.79%,从中可以看出该校人文社会学科实践教学学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虽然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学生没有实验课程,但可以通过实习实践的方式增加实践课程在课程中的比重。如:经济或管理专业类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应该鼓励艺术专业类学生参与各类演出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体系以增强人文社会学科的实用性。比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语言服务业兴起,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选择与科大讯飞合作,成立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成立迄今,已围绕机器翻译、人机耦合的同声传译、翻译辅助训练等方面顺利推进研究,合作前景良好。北京大学成立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反思前沿科技理论及伦理基础,前瞻未来社会面临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这些将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给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尊重学科内在合法性,加强学科发展信心
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流学科建设并不代表只是发展优势学科。大学各学科是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科学研究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不断向前发展。西奥指出,人文学科对于鉴定技术创新的伦理边界很有必要,它对于提供个体和集体的记忆使过去和未来更有意义[5]。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交融、和谐的发展,建设一流学科并不意味着裁撤高校中的人文社会学科。当然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很多人文社会学科可能不属于学校的强势学科,也不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之列,这类人文社会学科可以暂时不追求学科方向的凝练,而是打破二级学科之间的壁垒,将相关二级学科整合在优势一级学科下,按一级学科的方式进行招生,促进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6]。相对冷门的人文社会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要放下畏难情绪,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在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
(三)加强外部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个体如果缺乏激励,仅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且有效的激励,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7]。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个体对追求未来最高成就的人格倾向,但也需要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得以实现。我国为人文社会学科带头人设置的國家级荣誉极少,这更加打压了人文社会学科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考虑设置人文社会学院士,提高学科带头人学术地位,塑造学术荣誉感,从项目数量和经费上给予适当支持,从外部给予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带头人自我实现的激励,从而带动学科发展。
(四)做好顶层规划,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
学科发展外在的合法性是指学科必须满足社会对该学科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求,既要提供充足的符合各行业要求的人才,又要控制各个专业人数培养超出了社会相应的需求。因此,学科发展委员会,一方面要根据历届人文社会学科学生的就业情况和近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预测规划好下一招生年度各专业合适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要做好全国高校学科发展的顶层规划,做好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发展优势高校学科发展策略。
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社会学科可以结合学校已有理工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发展交叉学科。如河南理工大学结合地矿类院校的特色将公共管理和矿业工程、地理学等学科交叉形成了公共安全管理特色专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了河南省首个由省政府批准建设的省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综合类大学,特别是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老牌综合类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良好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和人文氛围[8],但这些学校有些人文社会学科迫于学生就业和科研成果考核的压力被学校裁撤,在这类学校中应平衡好冷门强势学科和热门弱势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做好学校学科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社会学科的优势,实行本科、硕士、博士贯穿式培养,还可以发展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节约培养时间,吸引学生,更好地贯穿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和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余以胜,邱均平.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J].评价与管理,2007,5(4):9-13.
[2]2016年高校科技统计年鉴[EB/OL] .http://www.moe.gov.cn/s78/A16/A16_tjdc/201703/t20170303_298076.html, 2018,11.6.
[3]俞立平,彭长生.高校人文社科投入与产出互动关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估计[J].科研管理,2013,11(34):147-153.
[4]黄友泉.高校扩招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5]西奥·德汉,李丹.大学为何要加大对人文学科的投入[J].探索与争鸣,2017(5):123-127.
[6]刘阳,姜朝晖.高校冷门学科从危机到突围的跨越式发展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4):83-90.
[7]朱宝荣.应用心理学[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董正宇.论地方合并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发展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2004,30(1):72-80.
Reflection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ENG Ji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P. R. China)
Abstract:
The key point and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rough the status quo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oints, and development policies of discipline. Analyze the internal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rom the conditions of teachers, researchers and top level design for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o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such as enhancing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subject, following the inherent legitimacy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mproving external incentiv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Key words: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evelopment; reflections andbreakthrough
(责任编辑 梁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