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氢弹试爆成功后周恩来为何首先通知日本
2019-01-30
1926年8月16日,他出生于天津宁河县芦台镇,一户最普通的人家,父母都是小职员,起早贪黑工作,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虽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整天扎在书堆里,看过的书不计其数:《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他过目不忘,古诗词读一次就能背会,众多历史人物,他最崇拜的就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的座右铭,而岳飞的“精忠报国”更是他的毕生追求。年少时,他的家乡,先遭军阀混战、后遇日军侵略,中华大地生灵涂炭,满目苍夷,他和家人以及众多中国老百姓一样,饱受着战争的蹂躏,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山河破碎之时,他没有颓废,而是更加激发了斗志:有朝一日,定为中华崛起尽全力!
他满腔热忱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6岁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他的功课门门第一。1944年,18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北京大学工学院,刚学了一年工学,就在此时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的消息传来,核武器的巨大威力震惊世人,备受震撼的他毅然决定,“科学救国”转入理学院。果然他物理天赋极高,如大鹏展翅,从此一飞冲天。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他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了,之后成为北大理学院张宗燧的研究生,开启高难度的量子场论方向的学习,那时张先生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当他的学生都要面对“两高”:一是起点高,张先生的讲课从头到尾全用英文,且内容深奥难懂;二是要求高,指定的参考书学习起来难度极大。可他就专门找极难的课题挑战,他的记忆力惊人、超强的领悟力,也经常让教授和同窗们目瞪口呆。一次代数考试中,试题刁钻古怪,北大数学系的学生平均成绩才20分,最优秀的也不过60分,而唯一一张极其突兀的满分试卷,就是他于敏的。张先生对他大为赞赏:“于敏,是我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他的命运即将发生一次重大转变,未来的他,不但就此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更一力扭转了整个世界的局势!
1951年,25岁的他,发表毕业论文《核子非正常磁矩》,这篇论文被我国原子能先驱钱三强看到了,钱三强惊呼:“我为祖国找到了一个好苗子!”
一天,他被神秘的带入,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接待他的,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彭桓武,当时这个研究所,集中了当时中国所有核领域的顶尖人才,他同朱洪元、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程开甲等8人,一同分入了彭桓武的原子核理论小组。可参加研究所之前,他研究的是量子场论,和原子弹的理论研究完全不同,但他清楚,原子弹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更无经验可循,但必须要出色的完成最终结果。之后他在国际核物理的调研中,大量阅读文献,仔细钻研,最后小组成员递交给彭桓武的报告中,彭桓武看后仅说了一句:“真正钻进去了的只有于敏。”在研究所短短数年间,他不仅掌握出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还写出了多篇重量级论文,1957年,《关于208Pb 附近一些原子核的能级》,1959年,《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结构理论》,《一个具有等间隔能谱的费米系统》,《原子核在短程力下的相干效应》,……这些论文,直接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全新高度,让全世界都为之震动。
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为了要见他一面专门跑来中国,在得知他从来没有出过国门、更是未受过任何国外名师的指导,竟然仅靠独自钻研,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后,朝永振一郎是惊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到了1961年,他已经是中国原子核领域顶级专家,而正当他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越走越高时,一个新的任务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一天,钱三强把他叫到办公室,非常严肃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并報请上级批准,你有一个新的任务:参加氢弹理论的研究。”可原子弹和氢弹,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重核裂变,一个是轻核聚变,让他一个搞原子核的,去研究氢弹理论,不亚于强迫飞鸟去大海学游泳。这也意味着他要放弃持续多年的原子核研究,放弃一片光明的学术前途,从此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但他想都没想就接受了这个任务,十年前,他从研究量子场论转行研究原子核,十年后,他又从原子核领域转行研究氢弹,为了祖国他从不怕从头开始。一腔热血报国的他,从此全力以赴摸索氢弹原理,而这次的“转行”,不但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更改写了全中国的命运,世界局势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时中国科研人员们,只知道氢弹的威力巨大,1961年苏联试爆一颗氢弹“沙皇炸弹”,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扔下原子弹威力的3846倍!这意味着,如果中国能独立研发出氢弹,那么就拥有了捍卫国土、捍卫民族尊严的利器!可要当时进行氢弹研究,那是比登天还难啊!
当时国际上,只有英美苏三国成功研制了氢弹,氢弹内部结构是各国家最高机密,再友好的国家,对此也是守口如瓶,花再多钱也买不来一点点信息。
而氢弹的理论涉及理论物理、原子物理、核物理、中子物理、辐射输运、辐射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诸多学科。在图书馆书库中,他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供参考和学习的资料,既然没有资料,那我就自己去研究!这个浩大的工程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的,他不靠任何资料支撑,足可媲美爱因斯坦思考出相对论的过程!而他面对的情况,还有极其恶劣的地理环境,核试验现场在人迹罕至的大西北,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砂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一到傍晚,蚊子追着咬人,每个人头上都套着一个网罩,要是不说话,都不知道是谁;还不时在附近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是饿急了的老鼠在啃电缆的外表皮;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零下30℃,道路冻得像搓板,吉普車开上去颠得像“打摆子”,人坐在里面不停的撞头……
非但生存环境恶劣,设备条件也十分简陋。当时,我国唯一一台最大容量J50计算机在上海,而科研中大部分的计算工作要依靠它,于是他经常编完计算程序就往上海跑,计算完了再回北京,继续编下一个计算程序,来来往往,直到把氢弹的计算数据准确地算出为止。那时,法国也在搞氢弹,条件不知比中国好出多少倍,很多人都认为,法国一定会在中国之前搞出氢弹,但他心底默默说:“那也未必。”1965年10月,他在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认定提高热核聚变材料的密度,是氢弹研制的关键,而提高密度靠炸药是远远不够的,他带领研究小组争分夺秒上机演算,每天都把自己埋在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的数据中,他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理出头绪找到关键,终于,在奋战了100个日日夜夜后,经过计算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后,中国的氢弹理论方案,被他完成了!
他提出的氢弹原理基本思路,是以原子弹来维持热核材料的自持聚变,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用原子弹当作雷管,去引爆氘和氚组成的热核材料,发生剧烈链式反应,比如,可以把太阳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氢弹,依靠氘和氚的剧烈反应来释放能量维持。仅仅三年时间,他从一个对氢弹完全不懂的人,在新中国科研环境及其简陋的情况下,硬是突破了氢弹理论技术途径,转身一变成了世界顶尖氢弹专家!解决完理论,接下来就是氢弹的制造,这可要比原子弹的制造难千百倍,刚开始,专家们设计了几十个模型,均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直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邓稼先加入,和他见面进行了一次长谈,梳理了这些年氢弹研究的历程,很快就制定了一份全新的氢弹研制计划。
1964年,他发现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他兴奋不已地给邓稼先打电话,留下了这样一段著名的暗语对话:于: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发现有效氢弹构型!)邓:你们美美地的吃上了一顿野味?(你确定?)于:不,现在还不能把他煮熟,要留作标本,我们有心气的发现,他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基本确定,但是要进一步研究!)邓: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就是这样在他们的努力下,1967年6月17日,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伴随着雷鸣般的响声,同时升起了两颗“太阳”,蘑菇云随之拔地而起,中国向世界庄严的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再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是8年零6个月。前苏联不到4年,而我们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而这其中的过程是世界上最难的,但速度却是世界上最快的!他的研制壮举,击败美苏英法四大核国家,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氢弹之父”!
而就在此时,国际上已经炸开了锅,法国的氢弹研究还毫无进展,总统戴高乐怒不可遏,将原子能委员会痛骂了一顿;英国谨慎观望,无可奈何承认了这一事实;阿拉伯世界普遍欢迎并祝贺,以色列则愁眉苦脸;更有意思的是,周总理考虑到日本的核阴影面积比较大,第一时间就通知了日本,而之前日本得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已十分震惊害怕,这一次又得知中国已经氢弹都爆炸了,那是完全懵了,一夜间遭受了无比剧痛的打击;而美国则是叹息着做了一个决定:不能再假装中国不存在了,必须马上把中国拉入到安理会当中去,于是1971年,中国顺理成章的恢复了联合国席位,从此国际局势因中国联合国席位的恢复,而彻底改写!
而所有的这些,不仅是他的才华换来的,更是他的命换来的。在这些氢核试验过程中,他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为了研发出氢弹,他日夜无休的科研,加上实验中放射性物质的侵害,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连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1969年,首次,地下核试验和一次大型空爆热试验并行,热试验前,他到小山岗上看火球时,由于之前操劳过度、心力交瘁,他突然头冒冷汗,脸色发白,大家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而他情况越发严重几至休克,医护人员紧急施救,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慢慢恢复过来。而就在休克还没过去几天,“文革”又开始了,他踏上了去往西南的专列,挤在没有厕所的大闷罐车厢内,如此长途跋涉又让他胃病发作,在火车上整整四天四夜,就这样到了大西南,由于工作条件不具备,上级又命令他马上返回,他只好又带着没休息过来的身体、没有治好的病,又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后,他病情日益加重,后来领导特许他的妻子孙玉芹回京探亲,一天深夜,他气喘心急,突然又一次休克,妻子马上将他送往医院急救,如果那晚要是妻子不在他身边,也许后面中国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出院后他本有理由好好休息一下了,可是为了完成新任务,他又再次奔赴西北,1973年,由于在青藏高原连续工作多日,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他开始便血,回京后在医院急诊室输液时,他又第三次休克在病床上,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幸运的是,三次他都坚强地撑了下来,可病情一好,他就又开始了新的研究,而他不仅是中国物理学天才,更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战略家!
1980年,他敏锐地发现,美苏的氢弹研究水平远在中国之上,其氢弹技术已登峰造极,此后,美苏肯定会采取措施,限制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那么中国必须抢在美苏采取措施前,让本国氢弹技术水平和美苏持平。于是他马上向中央提出:加速中国的核试验。之后在他的領导下,我国多次进行核试验,最终制造出千万吨级当量的热核弹,也就是传说中的“GWT”核弹,从此,国际再也不敢小觑中国力量!这个“GWT”核弹究竟有多可怕?美苏都进行过试验,试验的结果惊呆了所有人,美苏领导人仅用了六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世界末日来临”。
十年过去,他的预言成真,1992年,美俄开始核裁军和全面禁止核试验,并很快签署条约,从此全世界除了联合国五常以外,其他国家如果再搞核武器,那就是威胁世界和平,会受到严厉谴责与制裁。
而他对中国氢弹研究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之后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更是成为了,世界上唯一拥有氢弹的国家。原来世界上最初氢弹的构型只有一种,那就是美国人爱德华·特勒设计的“,泰勒·乌拉姆”构型,但这种构型维护成本十分高昂,许多核国家纷纷开始放弃氢弹。而考虑到中国的氢弹构型和经济实力,他却主张决定:这一威力强大的武器中国不能放弃!只要解决高昂的维护成本,那么这类武器就能派上大用场。之后又是一轮不断的自主研究和实验,他又创新性的发现了,世界上第二种全新的氢弹构型,全世界首创,于是这种氢弹构型也被称为“于敏构型”。它非常小型化利于储存,更利于实际使用,安全系数也极高,还可以长期储存且维护成本低,威力上与美国氢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美国专家表示,中国一枚氢弹的威力,相当于当初投在广岛原子弹1000颗的威力,只要日本本土上落上这样两颗,恐怕这个国家就将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而除了中国以外,其它国家都是使用的“泰勒·乌拉姆”构型,成本高昂且技术上无法取得突破,众多核大国决定将储存的氢弹全部销毁,2012年,俄罗斯首先销毁了所有储存的氢弹,2013年,财大气粗的美国,也销毁了储存的所有氢弹。因此目前所有有核国家中,中国拥有世界上仅存的30枚可使用的氢弹,而正是这些氢弹的存在,令国际霸权不敢欺辱我中华半分!是他的呕心沥血,让中国拥有了真正的大国尊严!
他虽造出了杀伤力极大的核武器,可他却是一个及其热爱和平的人,他说:“我当然不愿意打仗,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可是,在50年代,世界上以美国为首的几大核国,屡次三番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来对付中国,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啊,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太多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但也绝不能受旁人欺负!”他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无价的!为此政府几乎给他颁遍了国家顶级奖项: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光华奖特等奖;1994年,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9日,获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5年4月,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5年1月9日,获国家顶级科学家最高规格的奖励:国家最高科技奖,......
从1961年参加中国的氢弹研究开始,他几乎隐姓埋名的日夜苦干,一干就是55年,他是中国的“土专家”,没有出国学习过一次,中国的氢弹从无到有,完全是自主化产物,是最地道的中国制造!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说:“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原子能奠基者钱三强评价:“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感叹:“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盛赞:“毕生奉献、学界楷模。”
他孜孜不倦为国奉献一生,曾写过这样一首七言律诗《抒怀》: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而他终生学术如山,性情如水,在家人看来,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淡泊,他说:“只有淡看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可就是他这样一个淡泊的人,几乎支撑起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他却说:“我于国家之强盛,只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现在,已经89岁高龄的他,仍是科研单位的重要“顾问”,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大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他以平生所学,还继续在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发光发热!
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一个绝密55年的名字,一段创核盾卫一甲子的传奇,他以完全出乎常理的方式,扭转了整个中国氢弹研究的方向,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当今世上能如此功勋,撑起一个庞大的国家核保护伞的,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个!如今国际战事又起,美国再次举起战斧。还是那句话,公平和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今天盛世中华,祖国的和平与安定,繁荣与强大,正是因为有像于敏这样的“灵魂人物”,才使中国的腰杆挺得越来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