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链”教学探析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
2019-01-30黄玮
黄 玮
(福建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标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是一个不断回答时代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马原”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最为理论化和抽象化的一门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征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为社会各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也为当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长期以来,“马原”课的问题教学存在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需求侧思路下的教学效果欠佳, 学生“问”的意识淡薄。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深入分析和解决“马原”课教学供给和需求层面上的问题,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问题链”模型对“马原”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马原”课“问题链”教学的启示
供给和需求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马原”课教学改革同样也面临供给侧改革问题。如果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内容不能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的真正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便会产生矛盾,出现供给错配现象,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将供给侧和需求侧相结合,以“问题链”教学贯通供给侧和需求侧。
(一)需求侧主导的“马原”课教学效果欠佳
曾经一段时间,传统的“马原”课教学忽视需求侧学生的主体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高校的“马原”课教学又开始将重心逐渐转向需求侧,过于迎合学生的需求,忽视了教学供给端必须具备的引领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认识不足,导致“供需结构失衡”。 “马原”课教学的需求侧主要包括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个人需求是指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而对“马原”课教学提出的精神价值需求,而社会需求是指为凝聚价值共识,对“马原”课教学提出的现实要求。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需求侧主导的“马原”课教学中,二者的需求往往脱离,因为“迎合”式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价值。
(二)“马原”课供给端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供给侧是相对需求侧而言的,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探索“马原”课“问题链”教学并不意味着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否定学生的需求,而是以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统一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供给端的转型升级。当前,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迫切需要运用理论和实践逻辑科学准确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进课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问题链”教学必须建立新的供需结构,通过相互支撑的问题结构把静态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动态的教学体系,为广大青年学生源源不断地提供富有“引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供给,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教与学的互动,在供给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精准实现。
(三)“马原”课“问题链”教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完整理论体系。“马原”课“问题链”教学运用问题逻辑,围绕着教材和现实的“三点一处”,即重点、难点、热点和疑问处,把“靶心”对准突出问题,而后通过细化问题层次组成若干个关联的问题群,由此建立“马原”课“问题链”的知识体系框架,这种教学模式以供给为中心,科学合理地解决了 “马原”课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生在一串串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领下,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使学生觉得“马原”课更加“入眼”“悦耳”“合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马原”课“问题链”教学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供给出发,采取理性主导和情感互动的方式递进展开,细化和分解教学主题,形成一个问题体系,将“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唤醒、吸引学生。
二、“马原”课“问题链”教学供给现状分析
(一) 供给主体“本领恐慌”
如何开展“马原”课“问题链”教学?问题提出后怎么为学生解疑释惑?开展“马原”课“问题链”教学,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和环节重新设计才能实现“马原”课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这一转化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教师面临“本领恐慌”,教师的信仰供给能力有待加固,知识供给能力有待拓展,教学供给能力有待提升,科研供给能力有待筑牢。如何结合学生关注的问题,开展前期学术积累,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魅力,这是个关键问题。“本领恐慌”不一定是件坏事,克服这种“本领恐慌”的唯一出路是潜心教研。“马原”课教师要有“工匠”精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仰而努力钻研。
(二)供给内容“资源错配”
近年来,问题式教学法受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的持续关注,但大多数研究是从需求侧角度,即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阐述问题式教学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在经验层面上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马原”课而言,如果单纯从学生个人需求出发,容易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整体性,导致知识碎片化。有少数教师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政治性,轻描淡写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教学偏离课程内容体系,在宣讲科学理论和价值观念时有娱乐化、庸俗化、低俗化的倾向。在授课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是“资源错配”,供给内容的“资源错配”严重弱化了“马原”课的意识形态特质,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初衷是相悖的。
(三) 供给空间“挤压错位”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习惯于借助网络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很多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也很感兴趣,通过网络浏览了大量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信息。少数同学由于只是碎片化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因为网络空间的话语存在世俗化倾向,存在一些非理性情绪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曲解,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高度警惕网络空间中的负面信息侵蚀课堂教学空间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把关人”,应深刻认识到网络空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空间必须结合网络空间,引导学生甄别供给信息,过滤错误信息,传播正能量,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发挥传播媒介的功能和价值,是当前提高“马原”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四) 供给方式“简单灌输”
通过什么样的供给方式将“马原”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是个关键问题。目前,“马原”课教学中遇到的一大困境就是供给方式的单一问题,教师通常采用的是理论灌输式教学。“马原”课是一门知识教育课程,更是一门信仰教育课程。理论灌输式教学的供给方式基本上是用知识教育来代替信仰教育,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表层理解上,在认同层面上很难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内心信仰。诚然知识教育是必要的,走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然而,认为只要将理论灌输给学生就自然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信仰,这种观念是错误且有害的。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简单粗暴的供给方式没有关切到学生的思想实际,无法激起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使“马原”课教学陷入困境之中。
三、“马原”课“问题链”教学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马原”课“问题链”教学创新发展就是从问题供给出发,挖掘教材,以问题为靶心,着力加强“马原”课在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空间和供给方式层面的革新,开发科学合理的“问题链”,打靶式地对各个问题进行解答,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链”教学思路Fig.1 Mind map of “problem-chain” teaching method i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一) 发挥“工匠”精神,优化供给主体
“马原”课“问题链”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有“工匠”精神,这是一种敬业、专注和创新的职业精神。首先,教师必须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沿着问题逻辑的思路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其次,教师应当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问题链”教学要供给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生关注的问题,同时要将价值立场鲜明、思想性强、信息量大和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加以转化为我所用,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供给的学术质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吸收和利用学界权威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教学和科研的创新。教学和科研的创新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以“集体备课”为载体,提升“马原”课供给主体的水平,利用团队在理论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结合"问题链"的教学模式,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重点突破,博采众长,把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优势转化为整体的教学优势,为“原马”课教学服务。最后,教师是“问题链”教学法实施的关键环节,是问题讨论的引导者,课前应精心选择最适合讨论的问题。组织讨论活动时,教师既要保证正确的政治导向,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将讨论中谈到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补充到“问题链”中。
(二)以“问题链”为牵引,盘活供给内容
应充分认识“马原”课的课程属性,以“问题链”为牵引,打破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和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分割的教材体系,在整体的问题系统下,构建系统性的教学体系,盘活“马原”课的内容供给,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和科学性。“马原”课要优化供给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就应及时增补反映新时代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例如,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马原”课教学,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马原”课教学应从供给侧发挥自身的引导力与影响力,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加强有效供给,具体就是要结合各个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盘活“马原”课教材内容所赋予的深层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挖掘能够促进大学生成长的价值性问题。例如,对“真理与价值”这个知识要点的讲解就可以从“我希望过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人生经历才是有意义的”等价值问题切入,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利用知识教育的手段,阐明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以“互联网+”为模式,开拓供给空间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不断升级,新媒体迅速崛起,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问题链”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微”时代背景下,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微”传播功效,就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微”能力,将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微”问题。运用雨课堂、UMU等互动教学平台,让授课教师与广大青年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手机和电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要让学生围绕“马原”课“问题链”进行自主学习,开展 “微言、微视频、微电影”等文化艺术活动和线上理论沙龙活动,在网络空间活动中增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例如,在设计“马原”课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问题链”时,可以编制如下四个主问题让学生在网上参与小组讨论:社会是从哪里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社会是怎样发展的,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讨论了一个问题之后,再抛出与其有逻辑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步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四) 以“信仰”为引领,转化供给方式
“马原”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化理论为德行”,让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信仰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成为内心的一种信仰时,人们才会自觉地运用它。“马原”课“问题链”教学改革的“精准供给”以补齐短板为契入点,以“理性主导”和“情感互动”为形式,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为目标,转化“马原”课的供给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以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为例,首先,在这一章中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实践与认识、真理与价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三个基本问题可以预设为三个一级问题。其中,实践与认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石,以实践与认识这个一级问题为出发点,而后通过对一级问题的层次细化,形成“问题链”。因此,在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体系和现实意义后,还需要进一步讲授新时代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在这部分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2]。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合一”观,到底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还是“知行合一难”,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新时代的“知行合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投身实践,知行合一,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四、结语
“马原”课“问题链”教学创新要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将供给侧传道与需求侧解惑相结合,从供给侧发力,通过问题逻辑,使“马原”课围绕问题,从回答“为什么”出发,突破传统“马原”课上常用的“是什么”的模式。同时要提升供给主体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盘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增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建设教学空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端的质量,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良性互动和均衡协调,让“马原”课真正成为“思想盛宴”,让“马原”课真正走进广大青年学生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