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美德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2019-01-30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中学陈长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美德中学生

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中学 陈长花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外国动画片长大的一代,对于传统文化接触不多。再加上他们中独生子女多,这些独生子女深受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的溺爱形成骄横、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缺乏责任意识、感恩意识,促使他们向品德和行为不良方面发展。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家庭因素、学校、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独生子女自身的因素。针对这种现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及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涉及到的问卷以客观题为主,辅以个别开放性问题。

(二)样本的选择

本次问卷调查抽取到的样本对象均来自天津农村地区,主要为在校学生。既有男性又有女性,男女比例较为平衡,年龄分布比较集中,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中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1000份,回收率100%。在有效问卷中,男性占54.1%,女性占45.9%。

(三)问卷的内容及介绍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围绕中学生受到的传统美德教育情况展开调查的。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学校开展美德教育情况以及学生对于美德教育的看法和行为等相关问题。问卷的具体内容见文末。

三、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内容主要针对天津地区农村中学的学生群体,希望通过对学生关于传统美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统计,找到最适宜、最有效的提升中学生道德素养的方法,从而付诸于实践。

在本次问卷统计当中,有90.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教育是其对中华传统美德认识的来源(之一),紧随其后的是家庭教育,占到79.8%,随后是社会活动与个人学习。由此可见,学校教育是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首要途径。因此,本文在后续的假设检验中,将着重分析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人道德行为的影响。

在形式方面,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观看电视剧、阅读课外书籍、参加民俗活动和网络宣传等多媒体融合的方式来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而在我们的调查当中,采取传统美德教育的老师更多的偏向于说教的形式,占到了72.7%。由此可见,当前许多老师采取的美德教育模式并不是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美德知识的吸收,因此学校方面可以通过本次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在举办有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方面,比如书法展、文化节等,仅有52.2%的学生认为本校经常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而通过上文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更偏向于通过实际感受、调动多感官来了解传统文化而不是仅仅简单的通过书本和说教。因此,学校可以多多考虑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来提升学校内的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喜爱。

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传统美德教育对社会进步有着很大的影响,密不可分。可见,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中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也因此,学校方面、家庭方面和社会方面也要加强对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真正使中学生的美德教育全方面的进行。

而在关于当前美德教育缺失原因的选择当中,多数学生认为是由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以及社会范围内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忽视才导致了当前美德教育的缺失,仅有17.5%的学生认为是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由此可见,相比于其他层面,学校对美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因此,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美德教育的实施。同时,学校层面需要在当前基础上加强传统美德教育,重点着眼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改进方法,促进美德教育的顺利实施。

四、假设检验及回归分析

(一)是否开展美德教育活动与学生对学校美德教育认可度的关系

XY 很好 一般 不好 小计是785(84.41%) 133(14.3%) 12(1.29%) 930否33(47.14%) 33(47.14%) 4(5.71%) 70

上表是接受我们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关于学校美德教育的真实情况,通过这些数据,能否观察出是否举办相应活动与学生对学校美德教育的评价有没有关系?

我们假设:活动对评价并无影响,即=0。那么我们先来计算一下这两种的被调查者当中对学校美德教育认可度高的人所占的比例之差的95%置信区间。

解:-=(-)1.96

=()1.96

=0.37

∵0(-)

∴是否开展相关活动对学生对学校美德教育评价的影响在95%的置信区间内是可以分辨的,即我们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美德教育的认可度。

(二)是否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实际行为的影响

学校的美德教育是中学生美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促进行为的改变。笔者采用上面相同的方法,以下面这八组数据为例,进行具体的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探究学校的美德教育是否会对学生产生行为层面的影响,从数据层面分析学校开展美德教育活动是否会对学生品德方面产生正面作用。

1.有人不尊敬师长,您认为

XY 非常不对 也有同感 与我无关,我坚持尊敬就行了小计是 786(84.52%)26(2.8%) 41(4.41%) 77(8.28%) 930否 45(64.29%)6(8.57%) 7(10%) 12(17.14%)70社会尊师水平每况愈下

上表是接受我们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关于面对相应情境的具体行为的调查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能否观察出是否举办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采取更加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假设:教育对行为并无影响,即=0。那么我们先来计算一下这两种的被调查者当中认为“不尊敬老师非常不对”的人所占的比例之差的95%置信区间。

解:-=(-)1.96

=()1.96

=0.21

∵0(-)

∴是否开展相关活动对学生是否尊敬师长的影响在95%的置信区间内是可以分辨的,即我们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程度,在行为层面产生影响。

采用同样的方法又对以下7个方面进行了验证

2.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您会

XY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约几个人打他一顿想办法整他主动化解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等着他认错,然后再和解不再理他 小计是 428(46.02%) 10(1.08%) 5(0.54%)454(48.82%)22(2.37%) 11(1.18%)930否 26(37.14%) 7(10%) 2(2.86%)29(41.43%) 3(4.29%) 3(4.29%) 70

分析: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在处理同学矛盾时所采取的行为并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3.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会做到吗

XY 一定 有时 从未 小计是780(83.87%) 140(15.05%) 10(1.08%) 930否54(77.14%) 13(18.57%) 3(4.29%) 70

分析: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在面对承诺时所采取的行为并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4.您借用别人的物品时,会怎样

XY 完好无损,按时归还有时忘记归还,归还时有些小损坏很少归还 等主人来要才想起来,已经不知道放哪了小计是 885(95.16%)31(3.33%) 9(0.97%) 5(0.54%) 930否 64(91.43%)2(2.86%) 3(4.29%) 1(1.43%) 70

分析: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归还所借物品时所采取的行为并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5.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您会

XY 很羞愧,以后再也不犯了小计是 911(97.96%) 10(1.08%) 9(0.97%) 930否 60(85.71%) 5(7.14%) 5(7.14%) 70无所谓 下次继续作弊,争取不被发现

分析: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是否选择作弊行为可以产生直接影响。

6.在路上遇到老师,您能主动打招呼吗

XY 不管什么时候都会主动打招呼教我的老师打招呼 都不打招呼 看心情 小计是 817(87.85%) 76(8.17%) 6(0.65%) 31(3.33%) 930否 47(67.14%) 10(14.29%) 4(5.71%) 9(12.86%) 70

分析: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是否选择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可以产生直接影响。

7.做错了事情,受到老师或长辈批评或惩罚时

XY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从此怀恨在心 想办法报复 小计是 879(94.52%) 40(4.3%) 7(0.75%) 4(0.43%) 930否 59(84.29%) 4(5.71%) 3(4.29%) 4(5.71%) 70认为太狠,但又不敢说

分析: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是否认为“犯错就该受到惩罚”可以产生直接影响。

8.拾到别人遗落的物品时,您能做到拾金不昧,物归原主吗

XY 能 看情况 不能 小计是878(94.41%) 47(5.05%) 5(0.54%) 930否57(81.43%) 8(11.43%) 5(7.14%) 70

分析: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是否拾金不昧可以产生直接影响。

通过对以上预设的八种情境中学生的行为选择情况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可以发现,在这其中,有五组数据证明了学校开展相关的美德教育活动会促进学生行为层面道德的进步。而在另外三组情境中,虽然数据显示,接受过学校美德教育的学生会有更高的比例选择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做法,但是接受美德教育与学生的行为之间不存在必然性,因此出于对课题研究需要谨慎对待的考虑,这里不将其算作学生由于学校美德教育而产生的行为改变。

由于学校开展了美德教育的相关活动而产生行为改变的五种行为分别是尊敬师长、不作弊、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认为犯错应该受到惩罚和拾金不昧;而并未产生改变的三种行为是宽以待人、言而有信、按时归还所借物品。

五、结论

可以发现,学校开展的美德教育对于学生对师长的态度和在学校中的学习行为有比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影响较小,并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由此可见,学校开展一定的美德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约束其在学校的行为,养成更好的道德习惯。而学校所开展的美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学习和教育方面,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帮助,多方协调,才能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美德中学生
诚实是美德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助人为乐是美德